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胶团萃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反胶团萃取技术理论研究及反胶团萃取体系开发工作,重点综述了反胶团萃取技术在蛋白质、日化和药物等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反胶团萃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表面活性剂的反胶团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生物分离技术。介绍了反胶团萃取技术的驱动力、表面活性剂选择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反胶团萃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反胶团萃取技术在其酶促反应和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之一—反胶团萃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反胶团萃取分离蛋白质是一种新型的、有发展前途的生物产品的分离技术。它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反向胶团,从而实现了对蛋白质的萃取,是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工程中的一种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反胶团萃取生物活性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嵌段聚合物形成的聚合物反胶团进行了萃取生物活性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体系.考察了聚合物种类和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pH值、温度以及盐浓度等对溶菌酶、胰蛋白酶和α-淀粉酶萃取的影响,为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露芳  董晓燕  白姝  孙彦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0,17(2):116-119,F003
综述了反胶团萃取蛋白质设备的研究进展.按设备形式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反胶团萃取设备分为膜萃取器、离心萃取器、混合澄清槽和微分萃取器,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强调了萃取设备的基础研究和开发新型反胶团萃取设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从两亲聚合物及聚合物胶团的形成、聚合物胶团的加溶作用、聚合物胶团加溶理论等方面对聚合物胶团萃取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作者提出并研究的聚合物反胶团萃取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实验将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和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liquat336)分别溶于异辛烷(isooctane)中,构成了两种不同的反胶团体系.通过用两种不同的反胶团溶液萃取六种蛋白质的实验,研究了水相pH值及离子强度对反胶团体系中水含量Wo和蛋白质萃取率影响的规律.实验发现不论哪种反胶团体系,水相pH值对Wo的影响都不大,但pH值却对蛋白质萃取率有很大的影响,对AOT反胶团体系而言,随着pH值的降低,蛋白质的萃取率升高;对Aliquat336反胶团体系而言,随着水相pH值的降低,蛋白质的萃取率下降.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AOT反胶团体系的水含量大幅度地降低;而对Aliquat336体系水含量的影响很小,但水相离子强度对蛋白质萃取率的影响是相同的,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两种体系对蛋白质的萃取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鱼精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质,初步研究了反胶团法提取纯化鱼精蛋白的过程。结果表明,采用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体系萃取鲑鱼鱼精蛋白,萃取率接近100%,异丙醇显著强化反萃过程。采用反胶团法萃取纯化鱼精蛋白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胶团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分离和纯化生化物质的新方法。本文介绍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技术的原理,概述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进展,评述其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反胶团系统及蛋白质萃取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反胶团系统和蛋白质萃取过程,将反胶团萃取系统按单一反胶团系统、混合反胶团系统和亲和反胶团系统划分,强调了研究开发生物相容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在反胶团系统中引入亲和作用的重要性。另外,指出了深入开展反胶团萃取设备和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AOT-磷脂反胶团体系萃取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红勤  雷夏 《化工学报》1990,41(6):702-708
研究了PC/AOT和PE/AOT混合体系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反胶团的性质及其萃取蛋白质的性能,并解决了反胶团萃取中有磷脂存在时的蛋白质浓度的分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AOT体系中加入磷脂能使胶团尺寸变大,且加入PE能提高血红蛋白和枯草杆菌a—淀粉酶的萃取率,加入PC则常使萃取性能变差.因此,在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时,影响萃取的主要因素不仅是胶团的大小,还有胶团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反胶团萃取蛋白质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胶团液-液萃取技术具有条件温和、高选择性、易放大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极好的生化分离方法。本文介绍反胶团的性质、萃取原理,并着重分析了制约反胶团萃取技术实用化的各种因素及研究现状,评述其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倍受人们青睐,超临界CO2作为有机溶剂的替代者促进了绿色工艺的发展。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或亲水性分子及金属离子,CO2并不是一种好溶剂。采用反胶团体系可解决这一难题并开发许多新的工艺。本文概述了超临界CO2中反胶团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反胶团在超临界CO2萃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反胶团酶催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述了近年来反胶团酶催化研究的新进展。在AOT/异辛烷反胶团中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Tween 85、小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等可有效降低酶与表面活性剂间的静电和疏水作用 ,显著提高酶的活性。对AOT进行化学修饰及合成结构与磷脂类似的新表面活性剂以用其构建新的反胶团体系 ,酶的活性较常用的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有显著提高。在反胶团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考虑水含量或底物在反胶团表面吸附的影响等 ,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包括开发新型表面活性剂以进一步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及有利于产物分离  相似文献   

15.
从聚合物胶团萃取和反胶团萃取的特性分析出发,提出了聚合物反胶团萃取的概念.采用PEO-PPO型嵌段共聚物和有机溶剂组成的聚合物反胶团溶液萃取不同浓度的苯酚水溶液,研究聚合物反胶团萃取平衡和萃取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聚合物PPO含量的增加,分配系数和总传质系数都增大;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分配系数和总传质系数亦增大;助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可以促进聚合物反胶团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于艳春  李咏梅  陈建龙  陈正民  钱玲 《化学世界》2001,42(11):573-575,565
以细胞色素 C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水相 p H值、离子强度、相体积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类型及萃取时间对反胶团法萃取细胞色素 C的影响 ;讨论了不同类型反胶团体系的萃取机理。结果表明 ,反胶团法的提取率高 ,且高效、快速、简便。选择合适的体系和条件 ,可以实现细胞色素 C的有效萃取  相似文献   

17.
反胶团萃取磷酸溶液中的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萃取剂二壬基萘磺酸(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Ⅱ)的性能.考察了萃取时间、水相P2O5浓度、萃取剂浓度、初始镁离子浓度、萃取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萃取剂浓度为0.5mol·L-1时,混合40min后,萃取率E基本保持不变,可视为萃取过程达到平衡;该萃取过程为阳离子交换反应,磷酸浓度越高萃取越难,该法适用于低浓度磷酸的净化;萃取反应为吸热反应,计算得到了DNNSA从磷酸介质中萃取Mg(Ⅱ)的过程热效应(△H1)为37.04KJ·mol-1;萃取分配比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萃取的镁离子不是简单地增溶入DNNSA的反胶团,而是与反胶团发生了化学反应.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拟合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MgD2·6HD,萃取的表观平衡常数(K)为59.60.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的离子头基上含羟乙基的季铵盐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反丁烯撑基双(十六烷基二羟乙基)溴化铵[G(OH)],考察了G(OH)水溶液的胶团行为。结果表明:G(OH)的临界胶团浓度(CMC)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25℃时为0.90mmol/L,胶团化过程为熵驱动过程,羟基的引入增加了其水溶液的稠度。  相似文献   

19.
反胶团具有独特的优良性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该文介绍了反胶团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反胶团技术在酶催化反应、萃取分离、纳米粒子的制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提出了反胶团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引用文献22篇。  相似文献   

20.
以碘探针光谱法和水增溶法分别测定了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_(12)-2C_(12)·2Br在正庚烷/正己醉溶液中的临界反胶束浓度crmc_l和crmc_w,并考察了助表面活性剂—己醇的用量对crmc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