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质和胶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立新  曹国英  陆世维  刘泉 《化学世界》2005,46(9):521-523,540
利用光学显微镜-摄像-录像-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研究了大庆原油的沥青质和胶质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证实,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与沥青质和胶质浓度有关,沥青质和胶质的分散状态是决定界面膜强度或刚性进而决定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当沥青质浓度在0.3%~0.5%(质量分数),胶质浓度在1%~2%(质量分数)范围时,乳状液水珠聚并的比例随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沥青质浓度增大到0.7%(质量分数),胶质浓度增大到3%(质量分数)后,聚并水珠的比例随表面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形成的乳状液的液滴数量也减少.  相似文献   

2.
沥青质/胶质影响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沥青质和胶质作为天然的乳化剂,对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沥青质的分散性是影响乳状液油水界面膜强度的重要因素,胶质是沥青质的良溶剂,和沥青质具有强的协同作用,同时发现在稠油中添加溶解剂对沥青质的分散性有较大的改善,从而增强了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认为,胶质含量为4%,沥青质含量为0.5%的情况下,乳状液稳定性较好,并且随着两者的大量增加或者减少,都不利于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曙光稠油乳状液粘度大、破乳难、破乳温度高等问题,以曙光稠油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出沥青质和胶质,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其主要官能团,考察沥青质和胶质对稠油乳状液粘度及破乳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含量胶质、沥青质对稠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证实,沥青质比胶质含有羟基多,分子间氢键作用强烈,更容易造成原油粘稠。随着叫(胶质)、训(沥青质)升高,稠油乳状液脱水率降低,w(沥青质)超过2.1%,或w(胶质)超过32%时,稠油乳状液的破乳十分困难。w(胶质)、w(沥青质)的增高会使破乳剂水溶液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增大,w(沥青质)增加0.7%比叫(胶质)增加7%原油的界面张力升高还要大,所以训(沥青质)的增加对油水界面张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胶质沥青质及石油中的其他重质组分的沉淀会对石油生产与加工造成诸多损害.本文对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结构、聚集和沉积机理、沉淀点和实验方法,吸附的机理和模型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胶质沥青质及石油中的其他重质组分的沉淀会对石油生产与加工造成诸多损害。本文对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结构、聚集和沉积机理、沉淀点和实验方法,吸附的机理和模型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荧光微观驱替模拟实验,定量评价原油在地层流动时,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在流动过程中的滞留程度。从理论上证明稠油井油层内在堵塞深度要比外来流体堵塞大得多。对胶质、沥青质的性质研究,研究出胶质沥青质分散剂使其结构变得松散,从而分散胶质沥青质,增加其流动系数,经过两年的现场应用,对胶质、沥青质堵塞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原油中沥青质的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原油组成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的改变等原因,沥青质在原油的开采、储运、后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沉淀现象;在沥青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沥青质的老化也会给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油藏、采油、储运、炼化、沥青产品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了胶质沥青质所带来的影响,结合前人的实验分析,针对胶质沥青质的危害,提出了改善胶质沥青质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稠油中含有的胶质沥青质是引起原油粘度高、密度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原油输送环境的不断变化,胶质沥青质在原油开采、储运和后处理过程中更易产生沉淀,给原油生产加工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油藏、采油、储运等方面分析了沥青质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改善胶质沥青质对原油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化工设计通讯》2016,(5):49-50
大量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是导致稠油高粘的主要原因。胶质沥青质的结构特点为带极性基团的稠环芳烃。胶质沥青质的这种结构特点,导致胶质沥青质之间产生大π键及氢键的作用,使其容易紧密排列,最终使原油高粘且流动性差。针对稠油本身的特点,研究者们合成了多品种的油溶性降粘剂,用于稠油降粘的应用。总结大量的资料,目前所合成油溶性降粘剂大多是将功能性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游离基聚合的方式或者是缩聚的方式合成出支型或梳型的高分子化合物,这些油溶性降粘剂上既有亲油基团,又有亲水基团,而且结构不规整。将油溶性降粘剂加入稠油中,能够破坏其紧密排列的结构,达到降粘效果。目前油溶性降粘剂的合成思路不断扩展,品种越来越多,可以合成不同特点的适用于不同油田原油特征的油溶性降粘剂,解决油田的生产难题。  相似文献   

10.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塔河油田#AD19原油进行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胶质、沥青质分子含有可形成氢键的羟基、胺基、羧基、羰基等极性基团,说明原油中胶质分子之间、沥青分子之间及二者相互之间有强烈的氢键作用,具有很强的极性,并借助方程式CH2/CH3=2.93×A1460/A1380-3.70,研究了nCH2/nCH3比值,结果表明三者的碳链支化程度均较高。沥青质和胶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并与模型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峰相比较,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相似,主要含有3~4个环的共轭芳香片,而胶质中还含有少量多于5个环的共轭芳香片。  相似文献   

11.
裴贤丰 《洁净煤技术》2011,(4):43-46,50
对沥青质和胶质的分离与表征是低温煤焦油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笔者借鉴原油三组分分离法将样品分离为沥青质、胶质和轻质组分3个组分,前两者的质量分数为53%~63%。由^1H—NMR谱图信息计算获得的结构参数可知,沥青质芳香度较高,芳香环缩合度较低,环烷烃含量较高,链烃含量较少;胶质芳香度较低,芳香环缩合度较高,环烷烃含量较少,链烃含量较高,碳链较长。  相似文献   

12.
原油乳状液的稳定与破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原油乳状液中天然表面活性物质 ,如沥青质、胶质、固体颗粒物以及石蜡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破乳机理和破乳剂组成、HLB值等物化性质、破乳剂用量、复配与原油破乳脱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几个系列破乳剂。  相似文献   

13.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流动性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栋  李季  黄燕山  张洁  鄢园姣  元艳 《应用化工》2010,39(7):1100-1104
以塔河油田12区特稠油中的AD15、TK1225号油井原油作为研究对象,用扭矩式流变仪测定原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用氧化铝柱层析法测定原油族组分及其含量,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法分析族组分中胶质和沥青质的主要官能团,分析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起着主要的增稠作用,其结构对原油的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鑫杰  张淇  许仁辞 《当代化工》2021,50(2):326-330,334
易凝原油在我国原油中占比较大,一直是我国储运研究者的关注重点,对其凝点、析蜡特性的研究也是提高管输运行经济性的关键.介绍了塔里木油的密度、凝点、黏温关系及四组分,分析其作为胶质沥青质组分来改变人工蜡油配比的可行性.接着通过改变柴油、石蜡、塔里木油的配比获得不同组成比例的人工蜡油.然后以人工蜡油为实验对象,观察了不同蜡、...  相似文献   

15.
胶质和沥青质油水界面膜黏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道山  王德民  康万利 《化工学报》2003,54(8):1164-1168
引 言原油被乳化形成乳状液后 ,油 /水界面膜黏弹性是决定乳状液稳定的关键因素 界面膜主要是由胶质、沥青质及极性分子组成的 研究表明 ,这些膜类似于固态或半固态 ,它在液滴聚并过程中降低了液膜的排液速度 ,从而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1,2 ] 原油在油藏内部形成过程中 ,胶质和沥青质沉积在岩石表面形成亲油膜 ,这层油膜对原油黏附力大 ,阻碍原油流动 ,因此研究界面膜的性质对化学驱油也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人们对油相中胶质和沥青质与水相形成界面膜性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界面张力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关系 ;②不同比例胶质…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文  龙军  任强  蔡新恒 《化工进展》2019,38(5):2158-2163
沥青质的聚集与其相行为、流动性、结焦、沉积等密切相关,是影响重油加工的关键。沥青质分子结构的高芳香性、高杂原子含量等特点,使其存在多个易发生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活性位点,是沥青质发生聚集的主要原因。描述沥青质聚集行为的模型主要有Yen-Mullins模型、超分子组装模型、类线性聚合模型以及溶解度模型等,本文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各种模型的特点。文中指出Yen-Mullins模型通过沥青质分子、纳米聚集体、团簇描述了沥青质聚集过程;超分子组装模型基于超分子化学,认为沥青质聚集是多种相互作用累积形成的超分子结构;类线性聚合模型和溶解度模型都是对沥青质聚集行为进行简化,主要用来预测沥青质的分子量和溶解行为。沥青质的分子结构是产生各种相互作用及聚集行为的基础,而现有的分离和表征主要是基于沥青质团聚体,因此高效分离和精确表征得到沥青质单分子结构是研究沥青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及聚集机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原油输送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沥青质作为原油体系中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的物质,在输送条件变化至一定范围时将发生失稳、沉积.沉积物可能造成诸多危害,例如管道有效截面减小、管道湿润性改变、管输设备效率降低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完全阻塞流道.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沥青质失稳研究进展的调研,归纳并总结沥青质失稳的危害,结合沥青质失稳机理,分析原油生产中致使沥青质失稳的诱因,并提出失稳控制和解决思路.文章的研究成果对原油中沥青质失稳的分析与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控制沥青质失稳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沥青质沉积对油田生产会造成严重危害。介绍了常用的沥青质清除方法;总结了沥青质分散剂的不同评价方法;归纳了近年来研究的沥青质分散剂的种类;阐述了不同种类的沥青质分散的抑制机理;最后对沥青质分散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近红外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水包沥青质模拟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考察了2种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沥青质浓度以及盐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油水界面张力及油珠表面的Zeta电位与乳状液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SDBS稳定的乳状液要比SDS的稳定;在所考察的条件范围内,沥青质浓度越高,乳状液越不稳定,盐能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有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而Zeta电位可能不是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