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催化剂负载化制备了一种磁响应性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纳米级超细活性氧化锌,用水热法制备出磁性Fe3 O4纳米粒子,将其超生分散在溶有碳纳米管的无水乙醇中,形成碳纳米管包裹Fe3 O4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将该微乳液插于纳米氧化锌中,形成一种稳定体系,通过控制水解,使氧化锌纳米粒子于磁性Fe3 O4纳米粒子共...  相似文献   

2.
康永 《陶瓷》2020,(1):39-44
纳米材料又称超微颗粒材料,是由纳米粒子组成,具有纳米尺寸效应。纳米材料用于化学反应会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反应性能。磁性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独特效应,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及顺磁效应等,这些效应使磁性纳米粒子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光、电、声、热、磁敏感特性。近年来有关磁性纳米材料的研究备受瞩目。特别是Fe3O4纳米晶,由于其优异的磁性和表面活性及其在磁流体、微波吸收材料、水处理、催化、生物医药、生物分离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正在成为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Fe3O4纳米晶的磁性纳米催化剂兼有了磁性纳米材料的所有独特性能,将其应用于催化领域,会呈现出常规催化材料所不具备的催化性能。目前液相制备Fe3O4纳米晶的液相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微波超声法等。这几种方法制得的Fe3O4纳米晶有较大的差异,往往因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Fe3O4纳米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采用共沉淀法在无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在15 nm±4 nm之间的Fe3O4纳米晶。考察了n(Fe^2+)/n(Fe^3+)、晶化时间、晶化温度、pH值对Fe3O4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在Fe3O4纳米晶表面裹负SiO2,提高了其抗氧化性能并增强其表面修饰性能,为进一步表面裹负金属活性组分制备磁性纳米催化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Fe3O4由于有磁性且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而被大量应用于涂料和油墨等领域;纳米Fe3O4粒子还被广泛用作磁记录材料、固定化酶、免疫诊断、靶向药物、催化剂载体、磁性微球和生物探针等。近年来有关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合成和改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用Na OH沉淀Fe3+/和Fe2+混合溶液合成磁性纳米Fe3O4粒子,考察了n(Fe2+)/n(Fe3+)的比例、反应温度对Fe3O4纳米粒子磁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振动磁强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n(Fe2+)/n(Fe3+)为1:2,反应温度为60℃条件下得到磁性能最佳的Fe3O4纳米粒子。所制得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纯度较高,形貌为规则球形,平均粒径为57 nm,其饱和磁强度为65.86emu/g。  相似文献   

5.
以L-半胱氨酸为表面改性剂与粒径调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磁饱和强度测定仪(VS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L-半胱氨酸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形貌、粒径分布、晶型结构、分散稳定性等的影响,理论推导了L-半胱氨酸改性后的Fe3O4纳米粒子(L-Fe3O4纳米粒子)的生成机制,将该材料作为载体吸附金种后探讨其在催化对硝基苯酚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沉降22h时,调节pH值为7.0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沉降高度大约是L-Fe3O4纳米粒子的6.5倍;吸附金种后的L-Fe3O4纳米粒子催化效率大约是未改性Fe3O4纳米粒子的5倍。L-半胱氨酸有效的改善了Fe3O4纳米粒子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相容性,保护并改善了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在污水处理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Fe_3O_4/PANI抗氧化水基磁流体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氮气保护条件下,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并通过表面原位合成法将颗粒用聚苯胺(PANI)包裹,由此获得兼具磁性和导电性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聚苯胺(Fe3O4/PANI)材料。作者称其为Fe3O4/PANI抗氧化水基磁流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明,该法制备的Fe3O4/PANI复合粒子的粒径在30~50 nm,其分散性能比包裹前的Fe3O4粒子明显改善。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发现,Fe3O4粒子及Fe3O4/PANI复合粒子具有不同的物态和晶相结构。对纳米复合粒子的抗氧化性能和磁性能的检测证实,原位合成的Fe3O4/PANI复合粒子不仅能有效防止在空气中被氧化,还可在磁场环境中实现快速富集、定位,为Fe3O4/PANI纳米复合粒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对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性靶向给药、磁性分离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综述,可望获得对Fe3O4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医学应用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合成方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对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概述了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核磁共振成像、磁性靶向给药、磁性分离等方面的应用。通过综述,可望获得对Fe3O4纳米粒子的化学合成方法和生物医学应用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9.
采用改进St?ber法制备超顺磁Fe3O4@SiO2复合粒子作为催化剂载体,再通过浸渍法将H3PW12O40(HPW)负载在Fe3O4@SiO2载体上,制备了一系列超顺磁负载型催化剂HPW/Fe3O4@SiO2。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氨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和振动样品强磁计(VS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PW固定并均匀分散在Fe3O4@SiO2载体上,40%HPW/Fe3O4@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强度(30.1 emu·g?1)和较大的比表面积(303.6 m2·g?1),并可用外加磁场进行分离。采用40%HPW/Fe3O4@SiO2催化噻吩与1-辛烯组成的模拟汽油的烷基化脱硫反应,在160℃下反应2 h,噻吩转化率达到85.5%,有较好的催化脱硫性能,且可以多次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超顺磁性Fe3O4@SiO2纳米复合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其作为催化载体在催化剂分离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各种制备方法的比较,认为经由稳定的磁性Fe3O4液体(或称Fe3O4磁流体)是制备均匀包覆的Fe3O4@SiO2样品的比较理想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表面修饰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因其具有特殊的磁效应、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丰富的化学反应性等优异特点,在生物医药领域核磁共振造影剂、药物的磁靶向运输、免疫测定、磁热疗和细胞分离中显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对高分子修饰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做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Pt/Fe3O4@C磁响应核壳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Pt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碳层上,Pt/Fe3O4@C催化剂显示了良好的超顺磁性。研究了Pt/Fe3O4@C磁响应催化剂上肉桂醛(CAL)的选择性加氢反应,结果显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O加氢活性,在考察的条件下,肉桂醛转化率在60%左右时,肉桂醇选择性可达96%以上。催化剂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高效地从液相反应体系中分离,经多次循环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将Fe3O4纳米粒子负载到金属有机骨架La-MOF中,然后向其中引入Pd/Ni活性位点,制得含磁性纳米粒子的Pd/Ni双金属异相催化剂(Fe3O4@La-MOF-Schiff-Pd/Ni),并通过SEM、TEM、EDS、ICP、PXRD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3O4纳米粒子被成功嵌入到了La-MOF中,经过后合成修饰后,Pd和Ni活性位点被均匀分散在MOF框架中。该催化剂在Suzuki偶联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以碘苯(1.0 mmol)和苯硼酸(1.2 mmol)为反应物时,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无水碳酸钾为碱、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用量8 mg,在此条件下联苯产率达95%。该催化剂可以通过外加磁铁进行分离回收,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物产率为82%。Suzuki偶联反应机理探究结果表明,Pd和Ni可能具有协同催化效应。底物拓展实验表明,Fe3O4@La-MOF-Schiff-Pd/Ni双金属催化剂对含不同取代基的芳基溴化物和碘化物具有较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4.
将Fe3O4纳米粒子通过机械加工使其分散在杜仲胶(EUG)基体中,制备磁、热双响应形状记忆Fe3O4/EUG复合材料。探究Fe3O4纳米粒子含量与EUG硫化胶的升温速率、磁响应形状回复、Fe3O4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添加Fe3O4纳米粒子超过30 phr后,Fe3O4在硫化EUG基体中有轻微团聚现象。Fe3O4具有补强作用,Fe3O4/EUG复合材料在高温(Tm+20 ℃)下力学性能均有提高,Fe3O4/EUG-50比EUG的拉伸强度提升了47%。经DMA测试,Fe3O4/EUG复合材料在三次循环下的固定率和回复率均在98%以上。Fe3O4/EUG复合材料在感应磁场中随着Fe3O4添加量增加样条温升速度提高,可实现快速无接触式加热,最短在12 s即可实现形状回复。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采用氧化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粒子,将正硅酸乙酯处理磁粒子,获得Fe3O4@SiO2纳米粒子,然后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纳米复合粒子进行改性,获得表面带有-NH2的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将氧化石墨烯(GO)涂覆在经过改性的纳米复合磁粒子上,获得修饰有不同有机分子的复合纳米磁粒子.最后运用了傅立叶红...  相似文献   

16.
以纳米纤维素(NCC)为组装模板,基于氢键的交替沉积自组装磁膜材料。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分析结果表明,NCC负载纳米Fe3O4磁膜材料表面形貌和断面形貌规整,含有Fe3O4粒子为纳米级,且仅分布在NCC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NCC负载纳米Fe3O4磁膜材料为超顺磁性材料,与PVA膜相比,具有较好的紫外光阻隔性、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特殊的氧化降解能力;在Fe3O4固含量为1.1%时,磁性膜拉伸强度较PVA膜提高了17.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弱磁场辅助氧化共沉淀法制备正八面体型和六方体型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产物具有尖晶石结构,结晶良好且纯度高.扫摇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产物Fe3O4纳米粒子均为二次粒子,由更小的粒子生长而成.经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各种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都具有良好的磁性能.由于六方体型Fe3O4纳米晶形状的各向异性,其饱和磁化强度小于正八面体型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同时,初探了弱磁场影响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同时具有卟啉的生物功能特性和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磁特性,如利用磁分离方便地解决纳米催化剂难以分离和回收的问题,提高催化剂寿命。合成了众多卟啉-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复合物,它们在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结合文献,综述了近年来该类复合物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合成方法,及其在非均相催化氧化、光动力治疗及磁热疗等多个领域的进展,并展望了此类复合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热分解法及共沉淀油酸同步修饰法制备了2种可以在油相稳定分散的Fe3O4纳米粒子,并对热分解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热分解温度、熟化时间对颗粒粒径、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通过TEM、VSM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2种方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的油相分散稳定性、颗粒形貌及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表面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表现出更好的油相分散稳定性,共沉淀油酸同步修饰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则表现出更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弱磁场诱导氧化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3O4粒子,对比了未加和施加弱磁场(≤220Gs)的合成过程.XRD分析表明,在合成过程中施加外磁场可加速诱导FeO(OH)向Fe3O4相变.研究还发现,施加的外磁场对合成Fe3O4纳米粒子的结晶度、颗粒尺寸/形貌以及磁性能均有影响.另外,在合成中使用的FeCl2浓度大小影响了合成Fe3O4粒子的颗粒粒度和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