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用水全面达标和实现饮水安全的核心及根本保障,是供水企业建立完善全面的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流程。而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支撑,建立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介绍了城镇供水企业全过程水质管理理念、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的构成及建设思路,并提出了供水企业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的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2.
当前,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监测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加强水质监测的质量管理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对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我国水质监测管理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经八年的准备时间,中国耗资数亿打造奥运会安全保护圈,涉及范围广泛,水质安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相关部门启动了平安奥运水质监测方案,从常规水质监测、敏感水域强化监测、应急水质监测三个方面及时获取水资源及水环境质量信息,确保奥运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6)
为解决目前水质监测存在的单点测量、实时跟踪观测不及时、通信距离短和供电不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浮标系统、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岸站实时数据接收系统。水质多点监测的下位机由浮标系统和海底多个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组成;坐底式系统与浮标之间采用水声通信的方式实现水下数据上传,水声通信半径能达到10 km;以浮标作为中继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DTU和北斗双通信将分钟数据实时传输,解决了诸多水质监测中现存的问题。研究表明,本系统数据实时上传率达到95%以上,能够满足大范围海域内水质多点实时监测的要求,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全天候有效可靠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6)
为解决目前水质监测存在的单点测量、实时跟踪观测不及时、通信距离短和供电不便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水声通信的海洋水质多点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浮标系统、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岸站实时数据接收系统。水质多点监测的下位机由浮标系统和海底多个坐底式水质监测系统组成;坐底式系统与浮标之间采用水声通信的方式实现水下数据上传,水声通信半径能达到10 km;以浮标作为中继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利用DTU和北斗双通信将分钟数据实时传输,解决了诸多水质监测中现存的问题。研究表明,本系统数据实时上传率达到95%以上,能够满足大范围海域内水质多点实时监测的要求,可为水产养殖提供全天候有效可靠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以自来水质量为代表的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自来水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成为该领域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自来水水质监测的强化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有效策略的角度出发,结合自来水水质监测的实际,对新时期加强自来水水质监测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进行水质监控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监测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这样整个监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基于此,本文对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选取衡阳市湘江流域9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2018年的监测数据,从月度、年度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考察水质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监测方式的水质类别一致性比例为67. 6%,不一致的月份主要相差1个水质类别,月度环境质量评价得到的Ⅰ~Ⅲ类水质比例相差极小,仅为0. 9或1. 9个百分点。2种监测方式的年度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水质类别、水质状况)完全一致。对于水质状况为优或良好的河流地表水,可以逐步建立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监测模式。  相似文献   

9.
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聚类分析(CA)和判别分析(DA)探讨了水质空间差异的分析方法,旨在为水质监测网络优化提供参考。以香港新界西南部和九龙的五条河溪为例,对2000年—2007年的16个监测点的23个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层次聚类分析进行空间相似性分析,将16个采样点分为3类,分别代表水质良好、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类型。采用判别分析方法证明了聚类分析结果是可靠和有效的,逐渐筛选变量模式具有良好的指标降维能力,仅需考虑10个显著差异性指标,即可达到96.1%的判断正确率。因此可从3类采样点中分别选择1个或多个典型的采样点,监测10个显著性污染指标即可全面反映该地区的水质特征,从而优化了水质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0.
在保证城市供水水源水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配水管网水质,保证到户龙头水水质合格,是当前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影响配水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管网水质监测的主要指标、管网水质监测的现实意义、管网水质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网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并从水质仪表的选型以及水质监测点的合理选择方面分析了管网水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供水企业管网水质监测与水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有助于为开展管网建模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完善供水企业的水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水质监测是农村饮水工程建后运行管理的重点环节,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是安全饮水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的现状及特点,为建立水质监测的长效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水污染现象严重,各行业乱排放情况屡见不鲜。造成水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其次是污水处理厂水质检测数据存在不真实、不准确问题。污水处理厂作为水处理的关键机构,其水质监测的数据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对水体处理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论文从水质检测问题入手,进一步提出污水处理厂水质检验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主成分分析用于管网水质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供水管网中各种水质指标的关系,并能够综合各种水质监测指标来评价管网水的总体质量,利用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原理的主成分分析法,将多种水质监测指标纳入同一系统进行定量化研究。以北方A市某小区供水管网为例,对其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初步了解了该小区管网水质的变化情况,并按照总体水质情况对管网水质监测点进行了排序。此外,还按照水质指标间相关性的大小将所选定的13项常规监测指标分成了3组,为建立相应的宏观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进,环保领域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当前阶段,做好水环境方面的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将水质监测的及时性以及自动化全面体现出来,这是环保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以往单一的操作流程来讲,主要是从现场采样工作入手,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全方面的对水质情况进行探究,不过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有着很大的误差分析,速度缓慢,操作流程繁琐,难以及时获取相关的水质信息,再加上监测期间包含的样本数目较少,所以制定出来的水质监测报告是无法将环境实际水质情况体现出来的。所以加大大数据技术在水质在线监测中的应用力度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获取准确的数据,为后期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依据。在本篇文章中主要以大数据技术为主,重点探究了该项技术在水质在线监测期间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内饮用水水质的现状,并依据新国标的规定,对饮用水水质需满足的五方面要求进行了阐述,指出水质监测工作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同时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供水质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
目的确保饮用水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促进各水质分析实验室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全省73家水质分析实验室对下发的饮用水质控考核样品进行铁、锰、氟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的含量测定,运用国际上通用的"Z比分数"统计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69家实验室按时提交检测结果,2种不同质量浓度水平质控样品铁的检测结果满意率分别为91.2%和97.1%;锰的检测结果满意率为分别91.2%和91.9%;氟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检测结果满意率分别为90.9%和91.7%、90.9%和94.4%、90.9%和88.9%;5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满意的实验室占73.9%。结论目前全省水质分析实验室总体检测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2)
为能实时方便了解家庭饮用水源质量,设计了一个基于Arduino的小型家用水质监测仪。该监测仪利用物联网技术可智能化采集水体的浊度、 TDS、硬度、电导率、 PH值等关键水质参数数据,并实现云端存储传输。通过此设计,用户能够即时在手机或PC端通过应用程序在线查看实时与历史水质情况,从而实现家庭用户对饮用水质的在线智能监测。此外,本设计对于城市水质监测、相关部门的调研都有着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0)
水质监测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与否与诸多因素有着重大的联系,要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就一定要消除监测工作中存在的误差和解决好技术问题。本文以水质监测的意义为着入点,分析当前水质监测工作中常见误差和技术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汤浦水库是一座专用大型饮用水源水库,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水质实时监测和预警,是确保水质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分析、监测采用、配水、分析等单元分析改造,提高监测数据准确率,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物联网概念和国内外水质监测技术发展现状,结合现有供水企业中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提出了在线水质监测的发展方向,并设计了水质监测物联网应用的基本框架结构,该结构扩展了现有饮用水的水质监测范围,整合并完善了实际应用及研究中的主要水质监测技术和搭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物联网应用在水质监测中应关注和研究的若干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