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浅谈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玉华 《广东建材》2008,(3):172-173
园林植物配置,又称植物造景或景观种植,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进行自然景观的营造,即按照植物生态习性、生态原理、景园空间与构图艺术原理、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创造优美、实用的园林空间环境,以充分发挥园林综合功能和作用,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本文从植物的色彩、形态和空间布置等方面进行论述,简要的说明了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构思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张浪  朱祥明 《中国园林》2007,23(6):58-61
上海世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以塑造城市会展植物景观环境、恢复和营建公园绿地生态系统为设计理念,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植物生态群落构建,应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先进的科技措施,解决了世博会间、会后绿地功能相冲突的矛盾,建立集生态、展示、游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景观体系,为公园植物种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植物景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需要符合科学、生态的原则,反映社会的需要、技术的发展、新的美学观念和价值取向。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植物景观对于环境、文化、社会、感知等方面的功效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刘祥平 《天津建设科技》2007,17(B07):272-273
以天津大港区为例,利用植物材料营造绿色景观,增加城市植物绿量,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将植物作为绿化的主体来考虑,不断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6)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生态驳岸面积逐渐减少,破碎化、孤岛化严重,加剧了自然驳岸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生态驳岸植物的生存空间变小,植物种类和数量也开始减少,驳岸的植物空间分布和群落组成发生变化,群落稳定性下降。该文分析南京锦江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建设的苗木基地及其项目,力求在可利用的生态驳岸中创造更多的水体植物景观设计,并利用丰富的地方特色植物物种,体现景观的人文特征,以实现城市水体景观中植物和植物景观的层次多样性,为建设生态驳岸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超祥 《山西建筑》2007,33(13):306-307
结合公路沿线气候、地形、地理环境特点,根据公路绿化环境的要求,从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及环境美学的角度,阐述了公路不同部位绿化设计与植物防护的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使公路绿化与植物防护达到和谐统一,具有明显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庄  李腾 《山西建筑》2014,(8):234-236
通过对大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植物景观营造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设计、湿地生态恢复和植物造景理论,探讨了大庆城市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植物的品种选择与配置的研究,结合其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环境栽植,再根据几种典型的生态园林植物群落类型,最后提出3个代表性地区的植物群落组合典范,对生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梁  龙岳林  郭强 《山西建筑》2011,37(13):201-203
通过对温室生态餐厅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温室生态餐厅植物景观的作用,明确了温室生态餐厅的植物种类,提出了不同功能空间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从而为温室生态餐厅营造科学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3.
浅探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与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泉林 《山西建筑》2008,34(16):352-353
分析了当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介绍了生态、生态设计和生态园林的概念,根据多年从事植物景观设计的实践,归纳总结了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手法,以此指导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使生态理论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睿  朱玲 《中国园林》2021,37(9):112
近年来,草本植物由于其自身的景观优势和生态优 势,在中国风景园林学术研究中备受关注。基于国内外草本植 物群落的研究成果,从草本植物群落构建原理和生态种植2个 方面梳理了草本植物群落发展与应用的研究热点,并总结了 草本植物群落生态种植关于草本植物种类筛选、群落空间设计 和群落混播建植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方法。立足于风景园林学 科,提出了草本植物群落发展与应用中“建立修复性草本植物 群落设计示范”“探究延长草本植物群落观赏周期的设计方 法”“构建景观尺度的草本植物群落生态服务功能评价”3个 未来有待于深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塘西河因污染日渐加重,环境日益恶化,也给河道的防洪排涝带来隐患。为此,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塘西河上游生态防护林的景观设计分别从景观总体规划、植物种植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生态驳岸规划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目前正在实施之中,旨在将上游建成生态防护林带。  相似文献   

16.
陈蓉蓉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2,38(6):115-120
生活环境需求的提高要求景观绿地不仅要加强观赏性和体验性,同时要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目标。城市更新下社区花园呈现迅速发展趋势,然而其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基于此,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切入点,结合社区花园的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植物生态景观营造研究,提炼出基于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的社区花园植物景观营造目标与原则。从社区花园的空间分区设计、植物群落层次、植物组团配置及重金属污染分级修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探索,提出基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下的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社区花园的长远发展和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生态湿地的保护和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湿生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备受业界的关注。由于湿地环境的特殊性,其植物景观营造存有较多技术难点。通过对宁波植物园湿生木本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和营建技术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重点解读了宁波植物园湿生木本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思路及其营建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同时,总结了该专类园规划设计和营建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湿生环境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进行定位,对其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求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和时间中的合理布置方法,同时,通过从三维空间中对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的轮廓线进行丰富,利用时间上植物季相景观的自我更新与变化,对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景观的意境进行创造,进而研究适合于现代城市生态景观环境的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春阳 《中外建筑》2010,(5):144-145
在当今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景观设计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设计理念与园林设计实际的结合。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运用园林景观设计及生态学一般原理,详细阐述了城市生态风光带或生态走廊的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思路;并结合邵阳资江风光带实际应用实例,对于地域人文与园林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滨水临江城市生态风光带的园林景观特点与特色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