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中华文明和以欧州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形成了源自于各自哲学思想的不同的审美意识及艺术理论,在绘画、雕塑和音乐等不同艺术领域中具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点。文章从地理环境因素出发,以绘画艺术为例,多维度深层次分析中西绘画各自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所产生的原因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线条是中西方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是人们认识和反应自然形态时最简洁、最明确的表现形式,同时是构成各种视觉艺术形象的基本因素之一。由于文化传统与美学观念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中西方传统绘画对线的认识与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绘画中线条运用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的不同点,以求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线条运用的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点石斋画报》出现的历史条件及受众定位;分别从版式设计演变和绘画风格上做了分析。版式设计上,与传统版式相比融合了西方审美,借鉴了西方版式设计,在文字与图形的关系上有了创新,提高了图形的地位,形成以图形为主的叙述新闻形式,同时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版式设计;绘画风格上根据新闻内容不同,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白描手法,融合借鉴了西方绘画手法,将透视和素描同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最后阐述了《点石斋画报》的艺术价值及对后续中国连环画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和"彩"是水彩艺术最为突出和重要的特征和绘画元素,中国水彩艺术工作者在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精神、研究西方美学核心内涵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在西方传统水彩艺术以水性美为审美趋向的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对水的理解和体味,同时结合西方绘画中对形、色的认知和理解,创造出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当代中国水彩艺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图像分类与情感分析是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人类绘画图像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在人类绘画艺术作品保护与作品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更好地实现绘画作品的研究与创新,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国内外的绘画分类与情感分析相关文献,进行详细地整理与分析。方法 本文以广泛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分析中西方绘画的不同表征方式及形成原因,归纳总结支持向量机、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绘画图像分类中常用机器学习方法,并概述各类方法的优劣;重点围绕绘画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绘画情感分析两个方面,对当前文献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总结。结果 系统概括了当前绘画图像研究中常用绘画数据库;以绘画图像的笔触特征、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留白特征等方面为依据,详细综述了中西方绘画特征提取技术与分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简要梳理了绘画图像分类模型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常用评价指标;主要从颜色特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西方绘画情感分析的研究进展,为中国传统绘画情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当前绘画分类和绘画情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结论 绘画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成果,未来会涌现出更多的研究算法与探索思路,本文内容对绘画图像分类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中国传统水墨画情感分析和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研究,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绘画的多层性的语言方式来源于西方绘画的传统,这与绘画材料紧密相连,随着绘画材料地位的逐渐突显,多层性也逐渐形成独立的审美属性。它体现了绘画的独特视觉效果,开拓了不同的观看方式,同时体现绘画空间性时间性;同时通过层次的重复性强化主题主张,拓展新的表达方法,为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绘画艺术的表现也相异。产生这些区别的本质原因是各自思维方式的影响。西方人理性思辨的思维方式使西方绘画反映客观的形体关系和空间关系,并形成对事物观察的体系。中国人的思维中更注重研究人生存的道理和对生命的态度。因此在绘画中反映人对自然的主观认识,追求画中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莱茵河两岸形成了两股不同的表现主义势力,分别是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云集至巴黎的艺术家自觉形成的前卫派艺术运动,还有德国北部的德累斯顿和南部的慕尼黑为主的团体,后来成为表现主义的代表。这些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从绘画的主题、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探索出由具象走向抽象的现代主义进程之路。他们颠覆了艺术在传统上的观念和原则,有的以画表情,有的试验不同绘画形式,但不变的是他们将鲜活的灵魂通过画面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早期现代主义艺术是在对传统艺术的叛离,革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传统的积淀,创新和叛离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所以在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就面临着如何看待传统的艺术价值,如何依照自己的艺术观念进行取舍,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凡高是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代表画家,在他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传统对其绘画创作的影响是十分强大而深远的,体现在他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观念之中。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表现主义的形成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近几十年来,西方表现主义的大量引入,反过来又深刻影响了水墨画这一东方艺术。两者之间的情结是当代水墨画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结合西方表现主义的观念以水墨的表现性来体现当代语境一直是当代水墨画家的主要课题。本文主要以水墨人物画为中心,探讨传统中国水墨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表现性的本质异同,以期窥探出当代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影响新疆国画人物画内在的艺术特点中对于龟兹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绘画、波斯细密画四个方面的因素,从能够收集到的新疆国画人物画资料中,列举有代表性的画家及作品,并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对比。为新疆国画人物画的发展趋势。走向继承写实传统,融合现代意识,开拓时代精神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石涛与塞尚是中西方两位极具个人艺术特色与性格的艺术大师。他们都历经波折,在几番崎岖与辗转后终于形成各自的风格,并深深地影响着后辈,在美术史上都留下了浓墨的一笔。本文略从两位大师的历程、作品、艺术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谈一谈中西两位画者的相似之处,研究中西绘画存在的相近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仕女画早在初唐就受到重视,此后,历代都有名家涉足此领域,仕女画也成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代版画家易阳近年来创作的《天籁》铜版系列藏书票是他的重要代表作,该系列按题材分类,当属现代仕女画。整个系列由一条无形的脉络串联一起。时而轻柔舒缓,时而宁馨激越。《天籁》系列最鲜明的艺术特征是那种东方韵味的铜版线刻与西洋铜版画作品特有的厚重的色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结合积极探索,一个新的艺术潮流正在形成"仿"和"变"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阐释了自己对"仿"和"变"的理解和实践。这其中既有对古代与现代工笔人物画的"仿",又有创作过程中属于自己的"变"。中国工笔人物画讲求一种情感的传达。对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视角的独特性,材料的多样性,手法的丰富性,让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距离产生美     
国画和油画是分别具有典型东方和西方文化气质的画种。自古以来它们的展示方式就不同。但是在当代,油画的大空间墙壁式展示却成为一种主流,在各种画展中几乎一统天下。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疑问,并选择从视觉心理的角度进行探讨,发现由于国画和油画的最佳观看距离是不同的,所以适合油画的展示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国画。欣赏艺术作品就是欣赏文化,中国画需要与之对应的文化氛围和展示及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环境条件,一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精神的条件,是因为有书法文化环境的存在,才有的书法化的中国画。本文通过对中国原始书画的某些共生现象和历史上一些代表性书画家的创作实践及意识等因素,论证书法艺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以及无法估量的艺术价值,处处体现着中国的文化艺术内涵。作为当代画坛极具民族装饰特点的传统画种——漆画。它的发展是离不开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装饰艺术。中国传统装饰图形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特点,引发了当代漆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装饰美感和表达意境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8.
画中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表现方式,它与西方艺术中传统的色彩之白与近代表象艺术中的空白存在不同。中国画中的空白是艺术创作追求神韵、造境的重要方式,它通过视觉上的隐与藏的减法处理方式达到空间想象与艺术感受上的加法效果。对中国画中"空白"的理解不应拘于老庄之论,更应理解成是"中国的艺术都是活的,与生命相关"的艺术思想和生命哲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中国的平面设计在加快融入国际先进设计领域的同时,正在不断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水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极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形成了极具东方审美意趣的文化艺术表现符号。文章通过分析水墨的传统审美性及其独树一帜的艺术表现语言,试图探讨其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