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俗"所指的是设计中商业化元素,也就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大众化元素;"雅"指的是在设计中的艺术性以及对书籍本身的内涵以及文化性的表现。俗与雅是个矛盾统一的关系。只有了解把握好设计中的俗与雅,才能使装帧设计变得更加成熟,更适合现代书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种造型艺术,在创作上不同于一般绘画。它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设计手法与视觉语言是书籍装帧设计极为关键的元素。在设计中,我们必须结合书籍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来进行构思,努力把握书籍内容的基调,了解作者的思想,灵活地运用视觉语言,使装帧艺术成为书籍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论述我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中的装帧材料、装帧形态以及装帧艺术中的文化精神,并结合现代书籍设计的的实例来说明传统装帧艺术是当代书籍设计创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前书籍装帧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了书籍设计的立体形态理念构建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运用,并在具体的书籍设计创作过程中,提出了关于书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三点措施。而这些改革措施对书籍设计课程和实践教学研究,以及构建现代书籍装帧形态设计的教学新模式与实践体系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中考虑消费者的情感诉求是我国传统书籍设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讨论了传统书籍装帧设计如何满足读者心理需求、引发读者反思,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运用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来激发读者的民族情感,从而实现我国书籍装帧事业的民族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阳汉代画像砖石,内容丰富,题材繁多,造型艺术独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绣像的汉代史"之称。塑造手法如此丰富的汉画艺术与现代书籍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积淀出怎样的创新形式。文章将从南阳汉画艺术的形式语言着手,探析汉画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影响,让大家既能够感受到南阳汉画艺术的内涵与魅力,同时也可以透过它在现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实例,体会传统艺术元素对现代设计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符号学原理出发,分析了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符号语构层面、语意层面和语用层面对书籍内质的表达。结合设计实例分析,总结出将符号学融入书籍装帧设计中,会使信息充分释放,创造出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并在跨文化交流中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8.
书籍装帧设计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设计理念和形式,现代书籍种类、分类丰富多样,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书籍,需要书籍设计中考虑受众群的观感和需求,必须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思维表现,并通过设计手段,在有限的二维平面内,将图像、文字、表格和色彩等配合,进行情趣式的设计和编排从而将书籍中体现的情感与读者心中的文化气息达到共鸣,这是本文所要研究阐述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了各年龄段的情感诉求与情趣表现以及各年龄段书籍设计的特点,剖析了书籍装帧设计形式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心理影响,从而设计出分别适合各年龄段阅读的书籍。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设计是以书籍整体形态为载体的多侧面、多因素、立体的、动态的系统设计,书籍从设计到完成,涵盖了策划、设计、印刷、装订的整个过程。在印刷工艺高度发展的今天,设计者需要,也必须了解、重视书籍材料与印刷工艺,为优秀的书籍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来,通过对西方书籍设计的学习借鉴,我国的书籍设计在造型、版式和工艺等方面的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同时,也暴露出缺乏本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的问题。为此,国内的书籍设计师们从传统装帧艺术中汲取精华,尝试创造出能形神统一的新图书,探索出一条使中国书籍设计焕发光彩并长久发展下去的道路。文章从艺术形态,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在现代书籍设计中运用传统装帧艺术的优势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1]书刊封面中的汉字设计风格丰富多样,兼具了传达功能与艺术美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特征。如杉浦康平先生所说,"为了前进一步,回首过去。"[2]民国时期的书刊封面的设计,在中国书籍发展史及平面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归纳与梳理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对于研究封面中的汉字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归纳从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民国书籍封面。  相似文献   

12.
综观古今,从来都是审美决定流行,流行遂成时尚。然而这种决定流行的审美,更多的是一种代表流行与时尚的审美,这种审美往往突破传统的审美疲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抑或仅仅是商业利益的使然,仅仅为了标新立异,成为过眼云烟。这期间的时尚的产生与流行、存在时间的长短,它的背后,无处不存在着流行审美与传统审美的碰撞。时代呼唤一种兼备传统艺术底蕴和现代流行活力的时尚艺术出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有的传统美学根源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我们现代设计师应该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及艺术神韵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美的元素和美的思想,用以和现代设计美学相结合,才能创作出既有历史美感又有现代气质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招贴艺术设计思想,并在现代招贴艺术设计中多有体现,外来的招贴艺术在中国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传统民间美术的研究,针对其中的创造心理部分作以简要陈述,并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创造心理中的美学特征作以分析、整理,文章总结式的对其未来发展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现在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弘扬传统服装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保护着.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国家,旗袍对于国人来说,不仅是服装,而且还是艺术品。本文研究了现代旗袍设计及其存在的问题,现代旗袍设计必须深刻体味服饰民族精神和美学个性,并要融入时代特征,这对弘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历史悠久,其形制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影响极为深厚。现代书籍设计中充盈着古籍元素,无论从装订方式、材料、印刷工艺、版式设计、图形与图像应用等方面,古籍的种种形制留给现代设计师诸多源于形式或潜于内涵的设计灵感,此种灵感源自古往今来造物与创意的探寻。古代艺匠有"材美工巧"创造观,基于此的传承与沿革,现代书籍设计已发展至形制的新探寻与书境的新营造。  相似文献   

18.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图样、款式、颜色等也是相当丰富。本文从和服的分类结构、艺术审美、传承创新等方面来阐述日本和服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结婚照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西方文明、摄影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作为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结婚照承载着近代中国摄影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脉络,在民国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图形格式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