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模糊聚类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车身覆盖件变形同趋势区域分类的一种方法。以某轿车前轮罩配合曲面为例的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解决前轮罩、前纵梁配合曲面的变形区域的划分 ,为评价车身零部件之间的匹配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以模糊聚类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车身覆盖件变形同趋势区域分类的一种方法。以某轿车前轮罩曲面为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前轮罩、前纵梁配合曲面的变形区域的划分,为评价车身零部件这间的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前轮罩的位置,决定前轮的定位.在车身焊接过程中,通过设计栓具对前轮罩定位夹紧工装进行调整,并对前车体焊接总成中前轮罩位置正确与否进行检验,其检具设计简单、操作简便,配合水平仪的使用,使前轮罩位置测量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4.
《机械强度》2016,(1):202-206
车身在轻量化过程中,车身结构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引起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款面包车的白车身分别进行了满载、1g制动、0.8g转弯、右前轮抬高150 mm、左后轮抬高150 mm、右前轮左后轮同时抬高150 mm,6种工况的强度分析,得到整车各工况下应力分布状况,找出车身危险区域。通过满载应力应变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定性地评价白车身的结构设计提供充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动力总成是汽车的主要振源,设计一套良好的动力总成隔振悬置系统是获得整车良好振动噪声特性的主要任务之一。悬置系统的设计优化、解耦程度的评价及其固有频率与汽车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一般都基于动力总成-悬置的简化子系统进行。系统简化必然引入一定的误差,因此有必要对设计结果进行修正。基于动力总成-悬置-车身-悬架系统的垂向振动全模型,详细分析了作为动力总成基础的车身质量以及悬架刚度对动力总成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指出了动力总成-悬置简化子系统的设计分析结果的修正方法,阐释了自由-自由模态测试中悬吊刚度对模态频率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以及耦合系统对各子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这些结论对汽车动力总成隔振降噪的设计开发及试验验证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车身总成组合检具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车身总成件各部件之间的安装关系和各部分的匹配精度,结合实例介绍了一种新型总成组合检具的设计方法。这种总成组合检具能及时发现零件和总成件的设计缺陷,识别和排除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车身制造成本,对车身总成件制造的质量检测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车身扭转刚度计算和评价方法反映的是车身整体刚度以及大梁或门槛的扭转曲线,无法评价刚度匹配特性和各区域对车身的贡献。针对这一问题,将各区域的应变能及应变能密度作为分析对象,提出基于区域贡献量的刚度匹配评价方法。同时,提出一种可视化方法,将区域贡献量数值可视化。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某国产商用车,建立车身框架贡献量可视化模型并分析车身的刚度匹配特性。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车身扭转刚度匹配更加合理。结果表明,通过贡献量可视化模型可以直观形象地分析评价刚度匹配特性和各区域对车身的贡献,指导车身结构刚度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8.
陈晨书 《机电技术》2022,(2):89-91,114
文章以某独立车架车型在综合耐久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左右前轮罩R角区域开裂问题,系统的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从问题现象、品质、设计、对标车结构等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真因,模拟成车转向、制动、悬空等工况对车身强度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从问题根源出发,以更轻量化、更优结构、更低成本的思路制订改善方案.为白车身耐久试验零部件开裂问题的改...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新型客车在整车可靠性道路试验中出现的左前轮罩钣金开裂问题,基于CAE模拟对左前轮罩板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分析,并对轮罩板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结果确定了最终的结构优化方案,并经过了整车可靠性道路耐久试验的验证,合理解决了轮罩板的钣金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运用RADIOSS商业软件对某SUV车型进行25%小重叠偏置碰撞对标分析,根据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车辆安全性的要求,得到碰撞仿真车体结构的评级结果。碰撞力通过前轮罩外板加强板、A柱、门槛等传递,造成前舱、门环以及门槛变形较为严重,C-IASI评级得分为"Poor"等级。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掠过+吸能"的碰撞策略,通过改变前轮罩外板加强板特征、增加导向部件以及合理的布置传力路径等方式实现了车身结构优化结果等级从"Poor"到"Good"的提升,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车身在线检测的应用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有效应用在线检测的100%测量数据的问题。传统的尺寸偏差诊断方法的数据存在依赖工程经验进行诊断报警,费时费力且准确度低的缺点;提出了用时间序列模式识别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白车身尺寸偏差诊断,实现误差源模式识别和自动报警诊断,并开发相应工具软件在轿车车身实际生产中得到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利用汽车车身的二维照片重建出其三维模型的算法。通过车身在不同方位的两张照片,选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该方法能够计算出照相机的内外参数,进而得到车身表面对应特征点的三维几何信息,并利用UG软件完成曲面拟合以及进行装配。试验结果表明,文中采用的方法能达到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车身制造问题,提出了利用实例推理技术构建面向车身制造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在集成车身制造各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公理设计原理,建立故障诊断和分析的推理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系统知识库构建效率和方案生成过程中的准确性问题,并以生产实例说明了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4.
江景涛  隋仁东  胡彩旗 《机械》2007,34(7):16-18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车身覆盖件检具概念设计,以检测特征的7个分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检具类型分量作为输出,对构成的神经网络用生产中的100个实例作为样本进行训练,达到误差平方和小于0.001的目标,得到检具概念设计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车身一零件检具概念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可行,从而达到在一族相似零件的众多检具概念设计方案中进行优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crash analysis of a front side member in an auto-bod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fabrication. The front side member is fabricated with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es that induce forming histories such as plastic work hardening and non-uniform thickness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LS-DYNA3D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forming effect on the crashworthines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rash analysis of the front side member with considering the forming history leads to a different result from tha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forming effect. The analysis calculated crash mode, the reaction force and the energy absorption for crashworthiness assessment with the forming effect. The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esign of auto-body members should be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the forming history for accurate assessment of crashworthiness.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特征和知识的车身点焊智能CAPP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车身零部件面向装配的特征模型,提出了装配过程中“特征演化”的概念,以简化零部件特征的定义;研究了点焊工艺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的总体结构、工艺事实和工艺条件表达,并面向知识匹配过程对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基于零部件特征和工艺知识的推理技术,包括规则匹配的算法、冲突消解的策略和产生式推理方法,采用线性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工艺方法与工艺条件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能取得与实际相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具有节省成本和开发时间的优点,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结构进行振动和噪声分析已经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应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相结合的技术对汽车乘员室进行噪声分析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并能保证计算精度。具体地,计算声压响应时,首先应用有限元法进行车身结构的频率响应分析,然后将计算所得的结构壁板速度响应作为内部声腔的边界条件,采用边界元法计算乘员室内部的声响应。最后对声压峰值处的结构进行壁板贡献度分析,并对贡献度最大的板件进行阻尼处理,有效地降低乘员耳部的声压响应峰值。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车身开发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车身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将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应用于车身开发过程。首先构建了面向网络、分布开发环境下的集成于车身开发过程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实现环境,在Oracle8i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并成功应用于某汽车制造企业轻型卡车车身开发项目的管理。该系统能有效地管理车身开发中的产品数据,提高了车身开发的效率,支持车身开发的并行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