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Gleeble-3500实验机上对新研制的非调质冷镦钢进行了低温轧制模拟实验,分析了变形和冷却速率对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大于5℃/s,得到的基本为粒状贝氏体组织;冷却速率增加,粒状贝氏体中铁素体基体由块状向板条状转变.奥氏体形变促进铁素体的形核和长大,对粒状贝氏体的组织结构也有影响,在大变形情况下发生形...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X100管线钢进行热模拟试验,研究了过冷奥氏体的相变规律,提出了一种得到以粒状贝氏体+板条贝氏体为主的混合组织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度,分析了精轧变形量、冷却速度及终冷温度对实验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实验钢的微观组织逐渐细化,高强度的板条贝氏体含量减少而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多;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和终冷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组织中的板条贝氏体含量明显提高,组织也逐渐细化;组织中板条贝氏体含量较高时实验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过多的板条贝氏体和针状M/A岛对材料的韧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3Cr2Mo塑料模具钢连续冷却相变行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调节塑料模具钢3Cr2Mo的组织,以实现在线预硬化,使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研究3Cr2Mo钢变形及未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相变组织.实验结果表明,3Cr2Mo钢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在所研究的实验条件下,连续冷却过程中没有出现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而是发生贝氏体和马氏体相变.热变形使奥氏体发生了机械稳定化,贝氏体相变推迟到较低温度下才完成.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贝氏体的形态由常规板条状变成粒状,最终可获得粒状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4.
王建泽  康永林  杨善武  周建 《材料工程》2006,(Z1):252-254,258
对ULCB钢的主要相变组织粒状贝氏体与板条贝氏体进行了力学性能比较,结果显示粒状贝氏体与板条贝氏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较高温度相变产物粒状贝氏体组织较为粗大,对强度和韧性有不利影响,而较低温度相变产物板条贝氏体组织对强度和韧性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低碳SiCrMn2Ni4钢钢连续冷却过程,采用金相显微镜、SEM和TEM对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在连续冷却后,只存在粒状贝氏体和板条状贝氏体组织。随着冷却速度的加快,组织逐渐由粒状贝氏体向板条状贝氏体转变,当冷却速度增加至5℃/s时,出现粒状贝氏体与板条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大于等于20℃/s时,组织全为板条状贝氏体。  相似文献   

6.
BAINITE IN SOME ALLOY STEELS AND ITS MECHANICAL BEHAVIOUR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合金钢中温转变组织计有:粒状组织、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有时可获准贝氏体。与马氏体回火后比较,准贝氏体、粒状组织、粒状贝氏体或它们的复合往往具有低屈服强度、一定高的抗拉强度,高的韧性、高的疲劳寿命和相当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7.
钢中贝氏体及其力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金钢中温转变组织计有:粒状组织、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有时可获准贝氏体。与马氏体回火后比较,准贝氏体、粒状组织、粒状贝氏体或它们的复合往往具有低屈服强度、一定高的抗拉强度,高的韧性、高的疲劳寿命和相当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真空冶炼炉和可逆式轧机制备出试验材料,将其在940℃奥氏体化后分别水淬到550℃、650℃和75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现分别主要为下贝氏体、上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上贝氏体组织和下贝氏体组织均以扩散机制形成,而区域冷却速率的差异是造成粒状贝氏体组织基体形貌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液化天然气储罐用9Ni钢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9Ni钢经历热循环后的显微组织类型包括贝氏体和马氏体两种。低冷却速度条件下,9Ni钢经历热循环后的主要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包括粒状贝氏体和上贝氏体两种类型);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组织类型由粒状贝氏体向上贝氏体转化。高冷却速度条件下,经历热循环后的转变产物为马氏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2MnTiNb 钢中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变形和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拉伸应力作用下,粒状贝氏体组织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铁素体基体中,(M—A)岛属于延性可变形粒子。微裂纹主要在(M—A)岛和基体的界面处萌生,并在铁素体一侧长大成微孔。裂纹沿剧烈滑移带或原母相的晶界扩展长大。最后的断裂是由相邻的微裂纹和主裂纹扩展相连所致,呈塑坑断口,属延性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孙曼  植涌  刘浩吾 《工程力学》2007,24(1):162-166
采用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对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模型由加载产生的滑移、掀起(脱空)和裂缝三类损伤进行检测。试验经历了静载、300万次循环疲劳加载和破坏三个阶段。结果表明在静载和疲劳试验阶段未出现滑移、掀起和纵向裂缝,传感器测得FBG布控处的混凝土应变值。破坏阶段中,组合结构相继出现裂缝、滑移和掀起损坏,利用FBG传感器测到发生此三种损坏的临界应变值并追踪其发展。结果表明: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能够检测组合结构的断裂损伤,并追踪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该技术对组合结构的健康检测和优化设计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纯 Zr、添 Y_2O_3的 ZrO_2和添 MgO 的 ZrO_2为靶材,以射频溅射方法生成 ZrO_2薄膜。研究了这三个系列薄膜的物相结构,以及退火和研磨对物相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ZrO_2薄膜为单斜相,Y-ZrO_2和 Mg-ZrO_2薄膜为单斜相和正方相,且以正方相为主。它们的退火规律也各不相同,这与稳定剂的加入与性质有关。同时研磨并未诱导正方相向单斜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机械结构相位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极点零点模型和波动理论应用于相位特性估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讨论了相位特性与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PVC/PP-g-MAH共混物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射线能谱微共分析方法对PCV/PP-g-MAH共混物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共混物断面元素的面分布图,并对面分布图像进行了相分析,从亚身观层次揭示了PCV/PP-g-MAH共混物的相结构,通过对元素面分布图的面积计,研究了共混组成与相容性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共混物力学性能与面分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胆甾型液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术了纤维毒素衍生物胆甾型溶致液晶结构的纤维素衍生物的复合物的结构研究的进展。纤维素衍生物能在多种溶剂中形成胆甾型溶致液晶,其液晶相具有多重织构特性,即它的多种织构的存在与外界条件如溶液的浓度、温度等有很大关系。在纤维素衍生物的胆甾型液晶溶液中还可观察到多种向错结构,含纤维素衍生物的高分子复合物的合成一方面使纤维素衍生物胆甾型液晶结构的研究进入了更微观的层次,另一方面其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集总参数SR(sway-rocking)模型,建立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影响的简化分析模型,并经严格推导得到了模型动力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由此可将常规非隔震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延伸到隔震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通过算例分析,与复模态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对绝大多数工程场地都有很好的适用性,但是相比复模态方法该文方法更加简单实用。算例分析同时表明SSI对于高层隔震结构的影响比中低层结构大。该文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是隔震结构初步设计评估SSI效应的简便有效的工具,同时为隔震结构考虑SSI效应的基于反应谱理论的设计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三种工程常用的铁碳合金,观察、分析了晶界、相界曲率对溶质分布的影响及过冷奥氏全分解产物的成核与生长。研究表明:在渗碳体(Fe3C)-奥氏体(A)界面,珠光体中渗碳体优先形核于A内凹处的内侧。对于A-A界面,上贝氏体及魏氏组织铁素体优先形核于A晶界外凸的内侧,淬、回火后碳化物分布密度随界面曲率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聚砜类合金分离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 PSF类合金膜的特点、相容性及其对 PSF合金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埋入光纤进行复合材料中的应变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光纤传感器所具有的特点, 把光纤埋入复合材料内部进行应变测量, 从而监测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变, 是随着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本文用弱波导理论的有关结果研究了光纤在受到力作用时, 光纤应变和其中传输光的位相改变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Corning 光纤在轴向应力作用下的应变-位相灵敏度, 为形成干涉型光纤传感器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给出了单向受力情况下的实验验证, 分析了误差原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原位制备了(Ti,Zr)C均相固溶体粉末,用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粒度大小,分布与形貌,X射线粉末衍射和Raman散射谱表明制得的粉体均匀的单相固溶体,通过DTA-TG热分析研究了由溶胶混合物形成固溶体的反应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