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近年来,仿生学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城市规划领域,为探究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演变历史,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城市规划与仿生学发展的时间脉络关系和两学科的耦合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形态模仿建城期、近代仿生命体美化期、现代仿“双生”(生物体结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期。对每个阶段城市规划、仿生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两学科交织产生的理论、成果进行介绍,发现仿生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最早对模本形态的模仿转变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模仿。根据当前研究热点,对未来的应用方向做了简要预测,以厘清城市规划与仿生学的学科发展关系,为促进两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仿生学认为,人类在建筑上所遇到的问题。自然界早已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性能与组织。建筑也应该适应自然界的这种规律,可以从中找到解决不同问题的模型并运用到设计之中去。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仿生学原理叙述了空气被动冷却的技术特点,概述了空气被动冷却技术在建筑物中的应用方式。同时结合具体实例,描绘了空气被动冷却技术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仿生建筑不仅能让人类回归自然,享受舒适生活,还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将是21世纪和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流。仿生建筑会促进建筑多元化和人类总体文明的发展,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之一。本文对建筑仿生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通过研究仿生学的文献综述,探讨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和发展的现状。列举了仿生学的研究阶段,并分别介绍了仿生原理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应用的四种形态,提出了过程仿生才是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应用体现,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目前严重的建筑能耗问题,从建筑节能现状出发,研究了建筑节能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在现今建筑物围护结构的新技术和建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节能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措施均不同程度的达到节能的效果,说明了其节能的有效性。该研究内容为实际建筑工程的节能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