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有着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合成了2,2′-联咪唑的单硝基NO2Hbiim和二硝基(NO2)2biim两种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二者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结构的共平面性对其与DNA的插入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2-硝基苯胺或取代2-硝基苯胺为初始原料,利用保险粉直接还原缩合"一锅法"合成目标产物2-(2-羟苯基)-1H-苯并咪唑系列化合物。测试了该类化合物荧光性质及紫外光谱性质,发现了化合物具有较强荧光性质,研究了其荧光、紫外光谱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各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及紫外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1,4-二(3-氨基丙基)哌嗪(BAPP)与对羟基苯甲醛(PHBA)为原料,合成了含哌嗪环的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碱,N,N'-二(4-羟基苄基)-1,4-二(3-亚氨基丙基)哌嗪;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确认。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的相互作用,发现紫外吸收光谱出现了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DNA的相对粘度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这些现象说明该双Schiff碱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  相似文献   

4.
以1,12,15-三氮杂-3,4∶9,10-二苯并-5,8-二氧杂环十七烷为原料,合成了含1-萘甲基的N3O2大环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大环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3O2大环化合物通过嵌插方式与DNA结合,结合常数为Kθ298.2 K=3 517.1 L/mol,Kθ308.2 K=5 427.3 L/mol,两者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以吡咯、p-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丙酸为溶剂,130℃ 条件下制得四(p-甲氧苯基)卟啉(TMOPP);然后在100℃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TMOPP和乙酸铜为原料,DMF为溶剂,制得目标化合物四(p-甲氧苯基)卟啉铜(Ⅱ)配合物 (CuTMOPP)。采用电喷雾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基本一致。进一步采用紫外光谱、CD光谱、FRET熔点实验、PCR-Stop实验考察了目标化合物与c-myc G4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可能与c-myc G4 DNA以静电方式结合,从而抑制其复制,进一步对其生物功能的影响还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用5-硝基水杨醛合成了5-硝基,N(对氟苯基)水杨醛亚胺Schiff碱,其结构用红外光谱和共振谱表征,并对其生物活性作了初步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具有比较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7.
许瑞波 《精细化工》2014,31(11):1376-1379
以1,4-二(3-氨基丙基)哌嗪(BAPP)与对羟基苯甲醛(PHBA)为原料,合成了含哌嗪环的双对羟基苯甲醛Schiff碱——N,N'-二(4-羟基苄基)-1,4-二(3-亚氨基丙基)哌嗪;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进行确认。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黏度法研究了标题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发现紫外吸收光谱出现了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DNA的相对黏度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这些现象说明该双Schiff碱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  相似文献   

8.
紫外光谱在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紫外光谱法在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中的应用。紫外光谱法是一种研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最简便、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判断配合物与DNA间的作用模式,还能够准确表征两者间的作用强度,在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二正丁胺、亚氨基二丙酸为原料,合成2(3)-(N,N-二丙酸氨基)-9(10),16(17),23(24)-(N,N-二-丁氨基)锌酞菁(FPC).通过IR谱、UV-Vis谱、元素分析和1H NMR谱表征其结构,比较了产物在TiO2薄膜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UV-Vis谱.结果证明,所合成的化合物FPC在DM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发生集聚现象.FPC的UV-Vis谱发生明显红移,能级与纳米TiO2薄膜匹配,适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化合物N,N’-二(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草酰胺的合成。3,3’,5,5’-四氯-2,2’,4,4’6,6’-六硝基草酰苯胺(Ⅰ)在DMF中,室温下与叠氮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化合物3,3’,5,5’-四叠氮基-2,2’,4,4’6,6’-六硝基草酰苯胺(Ⅱ),收率79.8%。化合物(Ⅱ)在丙酸中,110℃左右进行热解脱氮得到目标化合物N,N’-二(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草酰胺(Ⅲ),熔点220 ℃(分解),收率79.1%,并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由密度瓶法测得化合物的密度为1.86g?cm-3,根据氮当量公式计算的理论爆速为8.529km?s-1,爆压为33.31GPa,根据氧平衡指数值计算的h50值为70.02cm。  相似文献   

11.
以4-硝基邻苯二甲腈、亚氨基二乙酸、二丙胺等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不对称氨基锌酞菁,即2(3)-(N,N-二乙酸氨基)-9(10),16(17),23(24)-(N,N-二丙基氨基)锌酞菁(TPC)。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其结构,比较了产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及敏化的纳米TiO2薄膜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结合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曲线和差分脉冲伏安曲线,确定了基态氧化电位和激发态氧化电位能级位置。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一定浓度范围内在DMF中不发生集聚现象,紫外.可见光谱发生明显红移,能级与纳米TiO2薄膜匹配,可用于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N,N'二(3-硝基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席夫碱及其Cu(Ⅱ),Ni(Ⅱ),Zn(Ⅱ),Mn(Ⅱ)的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电子光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席夫碱配体进行^1H NMR和MS表征,给出了化合物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4,4’-二胺基二苯醚(ODA)与苯甲醛及衍生物反应制备系列双希夫碱,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对系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光谱数据显示,UV在337~376nm范围内出现较强的吸收带;IR在1604~1626cm^-1范围出现C=N的强伸缩振动吸收峰;^1HMNR中HC=N的质子信号以单峰的形式出现在(8.34~8.63)×10^-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Phen)EFe—Im—Fe(Phen)2](BF4)5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摩尔电导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改进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在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320nm)处检测了其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活性。结果表明:模拟化合物在25℃、0.1mol·L-1Tris—HCl缓冲溶液(pH=8.2)条件下,具有明显抑制O2·活性的作用,是较好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其IC50值为24.34mg·L-1。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作溶剂,合成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配体化合物,同时制备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与Mg(Ⅱ)的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洛美沙星与Al^3+及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能够与洛美沙星(LMX)形成二元配合物,并且一定浓度范围内Al^3+对DNA和LMX的结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讨论了LMX—AI(RI)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机理,证实LMX—Al(Ⅲ)配合物通过沟槽结合的方式与DNA结合,为进一步研究洛美沙星药物的抗菌杀菌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三聚氯氰、二乙胺、对硝基酚、1,2-二溴乙烷、水杨醛、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和异香草醛为原料,采用高度稀释法合成了一类含三嗪环的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并通过IR、1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席夫碱大环Ⅴ对Fe3+离子有专一性识别作用。  相似文献   

18.
9,10-蒽醌-2-磺酰-L-氨基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5种9,10-蒽醌-2-磺酰-L-氨基酸化合物,其结构经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经过对合成条件的摸索和探讨,找到了最佳的分离和纯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世界》2021,62(8):502-507
合成了N,N′-二甲基-5-硝基-2,2′-联咪唑配体及其镍、铜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等测试手段分别对所得配合物进行表征和对化学组成进行了推测。以紫外光谱分析和黏度法研究了配体及其镍、铜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镍、铜配合物与ct-DNA之间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20.
张蕾  张学俊  张丹 《河北化工》2011,(11):47-50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2-(4-咪唑基苯乙烯基)-8-羟基喹啉配体以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通过荧光光谱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576 nm;热重分析实验也表明了金属锌配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