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上期 )三、红色植物染料红色染料植物中有茜草、红花、苏木以及棠叶、山石榴等 ,以前三种常用。1 茜草茜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植物染料。其别名有茹、茅、地血等。在《诗经》中已有种植茜草的记载。《郑风·东门之掸》 :“茹在阪”。《汉宫仪》注有“御园出茜 ,供染御服”等记载。茜素本身属蒽醌类媒染染料 ,《说文》曰 :“茜 ,茅也”。“茅 ,茹 ,人血所生 ,可以染绛”。郑玄释注《周礼》时列举的染草中也有茜草 ,说明自战国至秦汉时期茜草一直是一种很普遍使用的红色植物染料。在四川茜草种植的历史很悠久 ,应用很早。…  相似文献   

2.
三、红色植物染料的染色法1.茜草茜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植物染料。在《诗经》中已有种植茜草的记载。《汉官仪》注有“御园出茜,供染御服’’之说。可见那时已用茜草为贵族染服饰了。茜草属茜草科,又名红丝线,学名Ru-bia Cordifolia,为草质攀援藤本植物,生长在丛山灌木之中。茜草的色素含于根部,主要是茜素(Ali-  相似文献   

3.
荠菜俗称报春菜,又名香田荠、护生草、净肠草、鸡心菜等。荠菜以嫩茎叶供食.清香鲜嫩.自古即为珍美佳蔬。早在《诗经》中就有”其甘如荠”句.其后,食荠、赞荠不绝于古籍。《尔雅》谓“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诗人苏轼谓荠为“天然之珍”.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君若知其味,  相似文献   

4.
有一种小草,常被栽种在住宅北面的堂屋前。春来抽枝长叶,夏秋间开漏斗状黄、白、红、紫等颜色的花,它就是我们常见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萱草。尽管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并不起眼,也难言名贵,但早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了关于它的记载。《诗经·卫风·伯兮》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去打仗的丈夫,其中有两句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古人的注解说,谖草令人忘忧;背指北堂,古代多为母亲所居。而“谖”字据《尔雅》解释,原本就有忘怀的含  相似文献   

5.
甘草是我国中草药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也称美草、蜜草、国志、甜草、棒草。素有“药中之王”的雅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其入药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从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算起,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国最古老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关于甘草的记载。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甘草列为中品,并对甘草作了详细记述。东汉末年(即公元220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265个处方,其中含有甘草的就有154个,占处方总量的60%以上。南北朝时的医学专家陶弘景感慨地说:“甘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  相似文献   

6.
红枣,又叫大枣,良枣,为我国特产之一。红枣,皮薄肉厚,甘甜适中,系秋冬进补之佳品。红枣,在我国种植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山海经》、《诗经》、《尔雅》、《广志》、《齐民要术》等古笈书中对其食疗和药用均有记载。 红枣,含有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C、D,酒石酸、苹果酸等4种有机酸,胡萝卜素、皂甙、黄酮  相似文献   

7.
倪宇超  夏建明  董超萍 《印染》2022,(5):40-42+54
以茜草根为原料,选用酸提取法提取色素,并进行染色,分析了染液pH、染色温度、染色时间、茜草染料质量分数对真丝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茜草染料质量分数400%(omf),pH=3,染色温度95℃,保温时间70 min。染色织物呈“茜红”色,耐摩擦、耐日晒和耐水洗等各项色牢度基本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山药即薯蓣。它是薯蓣科、薯蓣属,一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薯芋类蔬菜,以膨大的地下肉质块茎供食用。我国栽培的山药属于亚洲种群,它包括普通山药和田薯等两个种,其原产地和驯化中心在我国的亚热带及热带地区。山药古称藷藇,其读音如薯蓣,实际上是利用切音方式表述“薯”的双音词。该名称的著录始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其《北山经》篇载有:“景山……其上草多藷藇”。晋代郭璞注解道,江南人用单音节的“藷”字称之。古时(艹佳者)、(艹肩者)都和藷字相通;薯、诸、署又和藷字同音或近音,  相似文献   

9.
继承和创新——再创大豆食品产业新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根据出土物考证,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有大豆种植,公元前留下的《诗经》、《左传》、《史记》等作中都有关于“稷、黍、稻、麦、菽”和“中原有菽、庶民採之”,以及“周子有兄而不慧,不能辨麦菽”的记载,此中“菽”字即为大豆。  相似文献   

10.
《山海经》虽被不少人视为一部记录虚构故事的奇书,但其中的佩饰描写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基于神话《山海经》中关于中国古人佩饰的描写,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对《山海经》中的佩饰进行复原分析。研究认为:在头饰方面,玉胜之原型是织机上的卷经轴;角饰“觡”源于鹿图腾,且必须与面具相组合,才能显露萨满的神秘感;冠不具有实用功能,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其原型应具有商、周时期冠的特征;瞂饰是头盔,其造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和鸟崇拜的痕迹。在耳饰方面,古人认为金环耳饰乃鬼之神所戴,具有辟邪之功能。在腰饰方面,玉璜是贵族佩带之物,其纹样体现求仙之气;剑为男子所佩之物,佩剑的社会风尚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吴敏 《风采童装》2017,(5):26-29
绛(绛)形声字。从糸,冬声。《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广雅》:“缓谓之绛。凡九旗之帛皆用绛。’’(绣:红色)后表示“深红色”。如《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为兵作绛衣行滕。”(行朦:绑腿。)又如:绛帐(绛帏。红色帷帐;对师长之尊称);绛脂(大红胭脂);绛纱(红色的纱帐);绛帻(大红色头巾。代指宫中侍卫人员);绛节(红色符节)  相似文献   

12.
板栗,又称栗子、栗果、大栗等,与枣、柿并称“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树上饭”之美名,原产于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诗经》中就有“树之榛栗”的诗句,《吕氏春秋》也说,“果之美者,有冀山之栗”。宋代晁公翔赞道:“风韵栗房开紫玉。”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记载了山药和栗子合煮的“金玉羹”。  相似文献   

13.
饕餮至死     
老猫 《食品指南》2009,(9):94-94
饕餮,羊身,虎齿人爪,大头大嘴,见什么吃什幺。《山海经》的这段记载,是饕饕最初的出处。后来《吕氏春秋》又说:“周鼎著饕饕,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饕饕为龙生九子中第五子,吃人,而且能吃。  相似文献   

14.
紫苏(Penrila frutescens Var,Crispa)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桂茬、苏子、山苏、赤苏、白苏、回回苏,《尔雅释草》则称之为“苏”。它既是营养丰富的特菜,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也可用作庭院观赏植物,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棚室栽培的紫苏,主要用作特菜,其栽培技术与其他模式有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5.
家常荸荠肴     
荸荠,古称乌芋、凫茨等,据《本草纲目》载:“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因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不过今人对荸荠的释名更有趣。荸荠,又名马蹄,也称地栗称它马蹄,仅指外表,称它地栗,不仅指其形状像栗子,还因为它生长在泥巴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日益关注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服装品牌设计风格成为吸引消费者和增强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山海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之一,蕴含了丰富多样的异兽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将《山海经》中的异兽元素应用到服装品牌设计中,不仅可以赋予品牌以独特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还能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文章旨在探讨《山海经》异兽元素在服装品牌设计中的应用,并概述其对品牌创意、文化传承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分析《山海经》古今相关创作中异兽元素相关设计、图形创意如何表现《山海经》异兽形象、以及如何更好地为服装品牌设计需求服务,为品牌设计师提供启示和指导,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服装品牌形象设计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古时,人们过春节有饮“舂酒”民俗。《诗经·幽风·七月》云:“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是说,每到农历新年,人们喝“舂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陶潜《读山海经》诗云:“欢言酌舂酒,摘我园中蔬。”张衡在《东京赋》中也写道:“因体力以息勤,致欢欣于春酒。”  相似文献   

18.
许加祥  吴英 《新食品》2007,(16):66-67
10年前,一位国企老总说:“做白酒就是要做文化”,一句话让白酒企业家们茅塞顿开。于是,白酒文化风在随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长盛不衰,从回归历史,到追本溯源;找遍了文物古迹,又开始翻阅《诗经》《论语》。总之,传统的名字加上古朴的包装就成了一种所谓的“白酒品牌文化”,若再以国画的形式画上几个古装人物,或请文字高手杜撰出一些与酒沾边的传奇故事。“文化白酒”就堂而皇之地走向市场了。  相似文献   

19.
郭嘉 《北京纺织》2011,(1):80-84
他的第一部戏是胡玫导演的《汉武大帝》,他演青年刘彻;因为出演了《敌营十八年》、《51号兵站》等“红色”剧,被人们称为“红色偶像”;他的演艺之路没有因父亲而一帆风顺,反而起步还很艰难;他,阳光,青春,充满朝气;努力、勤奋,相信付出就有回报。他是杜淳,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新生代演员。  相似文献   

20.
紫苏,又名苏叶、紫苏梗.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花或带花茎叶。《尔雅》称”苏”,又称桂荏,民间亦有山苏、香苏、紫菜、苏子、苏叶之称谓,为居家常用的调味食物。《调鼎集》载:“平时将薄荷、胡椒、紫苏、葱、香橡皮、桔皮、菊花及叶同晒干,捶碎收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