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SAP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针对目前主流的大客户专线接入技术进行分析及探讨,分析传统大客户专线接八方式及MSAP平台对大客户专线接入网的优化及应用前景、阐述MSAP业务接入平台的技术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39(6):123-123
近日,在江苏广电举行的集采招标中,烽火网络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产品顺利入围。作为国内主流的电信级网络设备供应商,烽火网络将与江苏广电实现深入合作,通过MSAP产品优化大客户专线,全面提高江苏广电光纤利用率,有力支撑广电业务的扩展空间,助力广电双向网改造。据了解,随着广电三网融合业务的逐步深化,MSAP越来越成为各地广电运营商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信运营商的大客户业务的不断增多,其对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专线大颗粒带宽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SDH/PDH接入方式,2M接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管理复杂、设备类型众多、网络管理差、线缆连接复杂、占用空间大、带宽升级困难等,给电信运维工作带来巨大难度,也成为电信大客户业务发展的瓶颈。MSAP技术的推出,给电信大客户专线业务组网业务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向电信大客户提供E1/V.35租用线、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等多种业务接入,满足多样的客户组网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江苏广电举行的集采招标中,烽火网络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产品顺利入围。作为国内主流的电信级网络设备供应商烽火网络将与江苏广电实现深入合作,通过MSAP产品优化大客户专线,全面提高江苏广电光纤利用率,有力支撑广电业务的扩展空间,助力广电双向网改造。  相似文献   

5.
常红 《通讯世界》2012,(7):71-72
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Multi-Service Access Platform)主要是定位于SDH传输网接入层的技术,融合了现有的SDH、MSTP、PDH、以太网等各种技术,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提供TDM和以太网业务的接入、汇聚和传输,从而快速低成本实现运营商的大客户接入等各种应用场景,可提供E1/V.35租用线和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并且提供统一的网管平台。MSAP技术标准现状目前,国际上没有相关组织对MSAP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研究,发布相关的技术标准。在国内中国通信标  相似文献   

6.
于逸心  刘刚 《电视技术》2012,36(4):43-45
从"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业务发展集团大客户入手,介绍了目前广电网络集团大客户接入网现状,然后阐述了MSAP技术的本质和相关标准,再列举了MSAP技术在广电网络集团大客户中的应用方式,最后对MSAP技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业务发展集团大客户入手,介绍了目前广电网络集团大客户接入网现状,然后阐述了MSAP技术的本质和相关标准,再列举了MSAP技术在广电网络集团大客户中的应用方式,最后对MSAP技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MSAP技术特点及标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客户专线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协议转换器进行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推出了MSAP技术。MSAP向用户提供E1/V.35租用线和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本文对MSAP的关键技术、互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标准的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广电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广电运营商的电视业务、FTTX业务、其他增值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各种新媒体业务等)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业务已经趋于多样化、高带宽、广覆盖。相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广电传输接入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耍具备更大的传输容量、更远的传输距离、更灵活的业务调度、更丰富的业务平面及成本优势。而目前广电传输网部分城区、县乡层而覆盖深度不够、容量较小、光纤资源匮乏,严重阻碍广电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客户专线接入组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训礼 《电信科学》2006,22(10):63-67
如何优化网络结构、规范大客户专线的组网方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大客户专线接入需关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种接入方式的比较,介绍了MSAP(多业务接入平台)技术及其在大客户专线接入组网应用中的特点,提出并阐述了MSAP与MSTP(多业务传输平台)有机衔接的大客户接入传输网络的组网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客户专线接入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协议转换器进行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推出了MSAP技术。MSAP向用户提供E1/V.35租用线和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本文对MSAP的关键技术、互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重要的组网方式进行解析,突出组网优势和用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信息》2008,(11):34-34
一年一度ICTC得到了包括广电运营商和有线数字电视产业链上所有厂商的高度重视。目前广电行业正处于全国双向互动数字电视转换的历史时期,除了传统广播电视业务运营外.广电运营商通过开展互动数字电视、宽带数据和语音通信以及面向大客户的专网专线、视频监控等多种业务,实现综合性全业务运营,已成为业界普遍认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客户专线大颗粒带宽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采用协议转换器进行点对点的接入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设备类型众多、管理复杂、线缆连接复杂、占用空间大、网络管理差、带宽升级困难等问题,给运维工作带来巨大难度。而随着MSAP技术的推出,大客户专线业务的解决方案变得非常容易,可以向客户提供E1/V.35租用线和专线业务以及以太网专线业务等。  相似文献   

14.
MSAP技术的推出有效解决了集团大客户业务传统接入方案的课题。文章描述了对MSAP的背景及大客户传统接入模式分析,并对MSAP设备应用于集团大客户接入业务的方案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以太专线网络建设模式及演进出发,结合PTN、PON、MPLSVPN等新技术的发展,探讨全业务运营环境下运营商开展大客户以太专线网络建设的新模式,通过新模式与传统MSTP、MSAP、PDH三种接入方式在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持续发展性及建设运行成本方面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的选择策略建议,最后对我国当前以太专线网络建设需注意的问题给出简要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MSTP的综合专线网络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客户是运营商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面对大客户的业务中,专线是最重要的一种业务形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余浩泽撰写的《基于MSTP的综合专线网络解决方案》一文,详细分析了目前运营商提供专线的几种形式,指出未来的专线技术将围绕两个方向发展,即基于MSTP的综合专线和基于IP网络的MPLS技术,而基于IP网络的MPLS技术目前还存在着标准、对TDM支持不够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应用重点集中在基于MSTP的综合专线网络解决方案上。该文详细讨论了MSTP可以提供的6种业务,例如TDM,点到多点以太网,SAN,波长,MPLSVPN业务等,并对专线的端到端管理和保护进行了详尽分析。本文概念清楚,条理分明,针对性强,对于目前运营商专线网络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0,(39):29-29
运营商推动政企业务的基石是大客户专线,在大客户专线的建设中,运营商越来越多地选择简单、可靠的CE技术。在近期举行的通信展上,三大运营商重点展示了政企业务,就此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目前运营商网络承载业务类型已经发展为以分组业务为主、传统话音业务为辅。事实上,正是基于IP的多业务迅速发展,特别是IP视频类业务(如IPTV、视频监控等)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喻胜  成晓雄 《电视技术》2012,36(16):49-53
三网融合已经进入全面推行阶段。面向下一代IP化的高带宽电信级全业务接入需求,作为业务的承载管道,广电接入网需要向下一代IP化Multiplay接入演进,以满足宽带中国的战略要求,为未来的全业务竞争打好基础。以广电运营商的宽带接入网承载需求演进讨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广电运营商在面向三网融合全业务接入时的接入网技术演进各阶段的技术选择,同时展望了广电接入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接入网作为直接面向用户的“最先一公里”的网络,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是城域接入网综合化的最大驱动力。在核心网趋向传送层和业务层独立发展、分别优化时,网络边缘接入层却趋向融合,允许多协议多业务综合接入,能以最低的成本灵活可靠地支持各种业务接入,扩大覆盖,适应全网的结构演变趋势。综合接入网有很多解决方案,运营商应综合考虑网络技术是否成熟可行、组网是否灵活并具有拓展性、建网成本是否具有经济性、网络和设备是否利于管理维护以及市场竞争策略等各种因素进行选择,为大客户提供综合业务、统一接入、统一维护的“一站式”服务,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蓝玉灿的《新运营商大客户业务接入方案分析》一文对新运营商发展大客户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分析,对几种大客户接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运营商选择接入方案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MSAP(Multi-Service Access Platform)产生背景、关键技术、相关标准及主流厂商的介绍,结合新形势下集团专线的业务需求特点,制定出电信运营商专线业务的建设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