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河河源区水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河唐乃亥以上黄河河源区是黄河上游主要产水区.近几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河源区水资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河川径流减少,源头区出现前所未有的断流现象,使该地区草原退化、植被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文中分析了黄河河源区水资源特性的变化和引起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分析了水资源变化对上游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国庆  王云璋  尚长昆 《人民黄河》2000,22(9):40-41,45
首先简要介绍了黄河月水文模型,然后在分析气温变化对黄河流域发能力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假定气候方案,分析了黄河主要产流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后根据全球气候模型GCMs输出的降水、气温结果、估算了温室效应对主要产流区水资源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得出:黄河未来几十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汛期径流和年径流的约分别减落25.4和35.7亿m^3,其中兰州以上减少最多,占总减少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青海境内)在仅占黄河流域23.8%的面积上产生了黄河50.2%的年径流量,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针对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水利》2009,(5):62-62
本年度黄河来水偏枯三成.其中上游来水偏枯一成多。这是水利部黄河委员会近日在兰州召开的“2009年黄河上游水量调度协商会议”所通报的情况。据通报,根据前期来水实况和后期来水预估.本年度黄河来水偏枯三成,其中上游来水偏枯一成多:5—6月份。全河来水偏枯三成。其中上游来水偏枯近两成。受来水减少和前期流域应急抗旱的影响.干流五大水库可调节水量比去年同期少30亿立方米左右,因此,后期调度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5.
2007年黄河上游水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上游的三大区间唐乃亥、龙羊峡-刘家峡区间(以下简称龙刘区间)、刘家峡-兰州区间(以下简称刘兰区间)2007年的水文情势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阐述了降水-径流的变化过程,对黄河上游的来水来沙进行了量的分析,为黄河下游水量调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保证了黄河下游水量的调度。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地形、环流的影响以及下垫面的不同,黄河上游流域水沙异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水沙量不断减少,进而造成各粒径组沙量的减少,本项目依据长期实测水文资料,对黄河上游流域水资源特性、河流泥沙分布状况、泥沙颗粒组成及规律、水利工程对河流泥沙的影响进行客观分析,论述黄河上游水资源特性及河流泥沙组成,找出黄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变化规律。揭示了黄河上游的泥沙组成及变化规律,对黄河上游可持续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治黄对策及黄河上游治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民珠江》2021,42(5)
沿黄取用水对黄河流域径流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黄河干流主要控制站实测径流量资料和水资源公报资料,初步分析了黄河干流上下游主要断面径流量变化及沿黄取用水对干流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兰州(1919—2018年)、花园口(1919—2018年)、利津(1950—2018年)三站实测年径流量长期系列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上游兰州站表现为非显著性趋势,而中下游两站均为显著性减小趋势;(2)1998—2019年黄河干流11个主要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则呈一致性增大趋势,初步分析表明流域面平均降水量增大是可能原因之一;(3)1998—2019年流域取水、耗水总量的变化均呈增大趋势,表明沿黄取用水量不断增加,取用水对上游兰州以上断面的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贡献低于20%,在流域中下游分区,取用水、水库蓄水等影响增大,特别是在龙门—三门峡分区,地表还原水量占河道天然径流量的比例达到55.4%。  相似文献   

8.
研究黄河上游径流复杂度变化特征,对揭示区域径流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采用灵活样本熵和多尺度熵对该区域干、支流12个水文站1956-2015年的年、汛期及非汛期径流复杂性进行测度,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复杂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干流的年径流呈不显著减小趋势,汛期径流减小的同时非汛期径流增大。支流除湟水民和站外,其他站年、汛期及非汛期径流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黄河上游干流贵德站至兰州站、支流湟水民和站的年、汛期和非汛期径流复杂度差异明显,径流复杂度变化具有指示人类活动影响的作用。人类活动在单一时间尺度下对年和非汛期径流的影响作用强于汛期,在多时间尺度下对汛期径流的影响作用强于年和非汛期,而对湟水民和站径流的影响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时段下差异较大。同时使用灵活样本熵和多尺度熵能详尽测度径流复杂度的变化特征,识别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差异。基流对黄河上游年径流和非汛期径流的补给比例大于全流域,其变化对年径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河上游水电规划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黄河上游规划过程,主要成果及开发现状;阐述了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发电、灌溉、防洪、防凌等综合利用效益,尤其是龙羊峡、刘家峡水库对水资源调节配置的作用;揭示了黄河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上游(青海境内)在仅占黄河流域23.8%的面积上产生了黄河50.2%的年径流量,不仅是黄河发源地,也是黄河流域主要产流区和水量的供给区之一,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等的逐步实施,黄河的作用和战略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多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水利水保工程和气候因素的双重作用 ,使得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入黄水沙锐减 ,虽然减沙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减淤 ,但减水特别是含沙量较小区的减水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量增加并逐步细化 ,且使下游断流现象加剧。本文经分析指出 ,多沙粗沙区必须加速治理 ,少沙清水区和黄河下游要节约用水 ,才有可能缓解黄河下游的断流和中常洪水高水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于涛  邓义祥  富国  郑炳辉 《人民黄河》2007,29(12):27-28,30
收集了黄河重要干流水文站和一些主要支流近50年的输沙量及径流量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输沙量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多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站输沙量相对径流量有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站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为减少或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大量水库的拦沙作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造成的;各支流输沙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径流量变化也以减少或不变为主,但黄河中游产沙区的几条主要支流在径流量下降的情况下输沙量相对径流量却没有显著变化,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水沙影响评价模型及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是黄河水、沙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沙影响评价模型及效益评价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基础。本文对第三期黄河水土保持科研基金项目第三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合分析了现有水沙评价模型和孤山川流域水沙变化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土保持措施对产流产沙机制的影响,遴选了用于研究的水沙评价模型,并对研究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对水沙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黄河源区径流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晓燕  常晓辉 《人民黄河》2005,27(2):6-8,14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径流量大幅度减少的现实,以及对影响径流的关键因子存在一定分歧的研究现状,对源区径流变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降水是引起径流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区域降水变化、季节降水变化以及降水强度变化等原因可能导致了径流量减少;源区气候变暖,但气温增加与水面蒸发量没有密切相关关系,二者相关性仍需要深入探讨;源区下垫面发生变化影响了降水量与径流量关系,但尚难明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对下垫面变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河流水化学特征分布规律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水化学的变化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近10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化学监测资料,分析了河川径流矿化度、总硬度和水化学类型的地区分布,统计了黄河干流沿程变化及主要支流水化学变化情况。并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除个别站点外,大多数测站的矿化度和总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个别站点水化学类型有所改变,显示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16.
黄河干流沿程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数据,结合流域内长系列年降水量资料,探讨黄河干流沿程水沙的历史变化情况。通过对17个雨量站长系列降水量资料的分析,认为气候不是黄河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黄河年径流量沿程降低,而且愈往下游降低的幅度愈大,这主要是引水量增加和水土保持措施引起的;中下游沙量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沿程增加,这主要是水土保持、水利枢纽建设及其对水沙量的调节、上游引水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和水库运行方式的改变引起了沙量的突变。分析还表明,黄河利津站年水沙量自20世纪50年代的474亿m3和14亿t大幅度减少至2000年以来6年的平均值132亿m3和1.5亿t,给黄河口的演变带来很大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下垫面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辅成  慕平  王玉峰 《人民黄河》2005,27(1):21-22,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径流量连续偏小,目前人们对于偏小的主要原因认识不一。经过对河源地区降水量与径流量关系分析,以及对中游地区渭河、伊洛河、沁河2003年汛期径流量和汛期多年径流量的对比分析认为,径流量偏小应与降水量连续偏小、超过一定量级的暴雨次数偏少、气温的增高以及蒸发量增大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气象因素的变化,主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至于河源区下垫面的破坏、中游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不应是黄河径流量变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未来径流量不需要进行降水量与径流量关系的“一致性处理”。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水沙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1986 ̄1995年黄河中上游平均年径流量为50年代以来最小值,而入黄泥沙量去未出现相应减少的异常现象,着重分析了同期的气候背景,发现流域降水、气温、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茂高原区与印缅槽区的高度场、台风活动等要素都出现了气候突变。自90年代开始热带太平洋发生了百年罕见的持续性长ENSO现象,并连续发生了3次ENSO事件,均属百年罕见。正是由于诸因素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黄河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长期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与传统分析方法,采用改进的BP网络算法,利用黄河青铜峡水文站278年(1723~2000年)的天然年径流时间序列,建立了黄河上游年径流长期变化的BP网络预测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1~2050年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论认为:①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在未来50 a变化的大趋势是丰水时段占优势,且黄河干流天然年径流变化要经历3个不同的时段,即2001~2013年以多年平均水平为基准上下波动的时段、2014~2037年相对丰水时段和2038~2050年相对枯水时段;②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黄河天然年径流中长期BP网络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分析的未来几十年黄河天然年径流变化的大趋势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