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在车辆开发过程中,车身结构强度是评价车辆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来对汽车白车身结构强度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缩短汽车白车身研发过程,并优化车身制造成本。以某轿车白车身为研究对象,以车身结构强度及不同工况下乘坐安全性为导向,对轿车白车身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首先,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轿车白车身模型;接着,结合轿车实际工程,在制动工况下对车身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最后,对安全带固定点以及驾乘座椅连接位置进行应力及变形分析,并对当前白车身提出有效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分析,可在保证车身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某轿车白车身后围板结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CAE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了其几何建模、单元离散、计算分析和形貌优化整个过程。通过对后围板结构进行形貌优化,获得了凹型加强肋布局,计算数据反映出其刚度得到加强,频率得到提高,更能满足白车身总体结构动态设计要求。研究表明,应用形貌优化技术生成加强肋结构,有利于改善和提高结构动态力学特性。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优化设计手段,可为白车身零部件结构设计提供重要的概念参考。  相似文献   

3.
邢栋  黄文亮 《中国机械》2014,(24):154-155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追求一些高层次的生活。现如今,轿车逐渐走入人们生活的平台,进而为现代化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化轿车车身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轿车车身的优化控制,本文研究了轿车车身NVH特性的动态分析以及其优化控制的过程,首先对轿车车身结构模态的相关理论作了主要的介绍,然后分析了轿车车身的模态,最后总结分析了轿车车身NVH性能的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4.
论述有限元模态分析基本理论,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汽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通过optistruct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得到白车身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各阶模态的应 变能分布,确定车身结构弹性变形最大位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车身的局部刚度用以提高固有频率,最后计算出优化后的...  相似文献   

5.
轿车白车身动力学模型修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单元为主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以该车模态试验为依据,通过调节各构件间结合面的连接刚度,修正了模型,得出了与实际结构力学特性相吻合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的灵敏度分析和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汽车覆盖件制造中多采用专用检测夹具作为主要检测手段,用于控制工序间产品质量。覆盖件检具对精度要求高,受使用环境温度影响产生的热变形不能忽略。针对某车型后门总成检具设计,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检具热变形进行数值仿真,并将其与优化技术相结合应用到结构优化中,有效地降低了检具热变形。  相似文献   

7.
以某国产轿车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运用Radioss求解器对该模型进行刚度分析,计算白车身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绘制车身扭转刚度曲线、弯曲刚度曲线并计算车身主要开口部分的变形量,分析比较刚度的分配情况,然后对车身结构件进行优化,使车身刚度有所提高,白车身质量减少8.2kg。  相似文献   

8.
以UG软件为设计研究平台,依据市场或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决定树状与网状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型。通过设定产品的高层几何定义和约束,使得详细设计可以在概念设计完成之前开始实施,产品设计可并行开展。利用WAVE技术建立车身产品的控制结构和控制参数编辑器,采用WAVE和克隆装配技术完成车身的变形设计。克隆装配可以创建与已有装配共享类似结构的装配,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轿车装配尺寸偏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轿车车体装配过程误差的基础上,根据车体制造从零件到白车身的装配过程知识,建立了白车身装配过程的树结构,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大量的CMM测量数据中将零件偏差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几何偏差模式。针对整车总装过程中出现后桥装配干涉的实际案例,利用CMM测量和传统样架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与案例相关零部件的CMM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处理,最终实现了对后桥装配干涉案例的误差源诊断,结果表明在冲压过程形成的零件偏差将保留于下游的装配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刚度灵敏度分析的轿车白车身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桌型轿车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身结构优化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刚度准则,在加载工况下对车身进行刚度灵敏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了优化实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车身结构、刚度和灵敏度更为合理,在车身刚度不变的情况下,车身总质量减少了8.9kg.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轿车前保险杠曲面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TIA V5的快速建模与曲面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前保险杠划分为主特征和附件特征,然后应用CATIA V5提供的多工作台混合建模功能,创建了轿车前保险杠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最后结合A级曲面的定义与评价标准,应用多种曲面质量分析方法对前保险杠曲面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轿车前保险杠曲面达到了A级曲面的各项要求,进而可为后续的轿车前保险杠系列化与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的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汽车的车架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前部车架必须能够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同时保证乘员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针对一款燃料电池小车的车架,利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正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的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对改动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强度与模态灵敏度分析的轿车前副车架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轿车前副车架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前副车架有限元模型。在转弯、制动、垂向冲击和倒车4种工况下对前副车架进行强度分析,然后分析与前副车架有关的各种扰动激励频率对前副车架振动特性的影响。根据长期研究,提出了前副车架结构模态评价原则,依据此原则,得到前6阶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最后确定出轻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汽车后视镜雨天视线模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电振子作为驱动源的汽车后视镜除雨器,设计了除雨器的结构,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整体和关键部件压电振子进行了仿真分析.制作了样机,并对影响后视镜除雨效果的镜面振幅变化规律进行了测试,测试了在对称波正弦波作用下振幅随频率、电压幅值的变化情况.另外,还对除雨效果与Z型振子的角度的关系进行了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镜面振幅在谐振频率处得到最优除雨效果;镜面振幅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除雨器的除雨效果随Z型振子角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Z型振子角度为60°时除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前摆臂和副车架作为底盘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其受力状况相对复杂,对其进行强度的校核工作至关重要。以某乘用车的前摆臂和副车架为研究对象,在不影响其结构的基本力学特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必要的简化处理,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 Works软件进行强度分析。由副车架的强度分析结果可知,原结构中的薄弱位置主要集中于副车架上板左右两端,故从结构优化的角度考虑,采取在薄弱位置添加加强板的优化方案,对该薄弱位置进行优化和改进。对优化后的结构再次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副车架上板左右两端位置优化改进后满足副车架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车型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系统,利用ADAMS/car模块,对该悬架进行建模和车轮上、下跳动的动特性仿真,分析悬架的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偏距的变化规律,评价悬架系统数据的合理性,并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轿车前轮角输入的随动转向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简化的2自由度随动转向力学模型,建立了动力学微分方程.分析了车速、整车质量、转动惯量和轮胎侧偏刚度对车辆随动转向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某轿车后桥随动转向的仿真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所得方法的正确性,为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使用通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建立了国产某轿车的整车正面碰撞模型,在LS-DYNA中求解出碰撞全过程,通过分析碰撞结果研究该车防撞性能,为CAE技术在整车碰撞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汽车座椅前座纵向调节性能的检测要求,研究设计对国内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各类车型配套座椅具有广泛通用性的柔性化自动检测设备。基于机械设计、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座椅性能指标,对检测设备的主体构成、工作原理、体现设备通用性的叠加式交叉导轨、可倾式工作台等关键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和分析。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企业生产实际,提升了企业对产品性能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In the current paper, bird strike to a typical helicopter windshield is investigated using smoothed particles hydrodynamic (SPH)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ve types of lay-ups in a windshield (single layer stretch acrylic, single layer glass, two-wall cast acrylic, acrylic with Polyvinyl butyral (PVB) interlayer and glass with PVB interlayer) is considered and in each case the thickness which prevents the bird from perforating the windshield is calculated. Since helicopters can have lateral movement in addition to their longitudinal movement, the effect of incident angle on the integrity of windshield is also investigated.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among the five cases presented, glass with PVB interlayer can be the best choice for being used in windshield against bird strike. Another conclusion is that for the same initial velocity, the angled impact can cause more damage in the windshield than the direct imp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