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丛树宇 《山西建筑》2004,30(10):42-43
介绍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西延线TA2 5标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层降排水施工方案的选定及实施 ,阐述了真空管井的结构型式及施工程序 ,经试验证明其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下简称CFG桩)在湿陷性黄土、粘性土、粉土、砂土地区已经被应用和推广,但在人工填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中能否应用,工程界尚未统一认识。通过CFG桩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变形及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的设计计算,并在静载试验和沉降计算中进行检验,证明了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实用性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量纲分析法并结合广州南沙某石化仓储软基处理工程,确定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软基处理中影响孔隙水压力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冲击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孔压增长模型,以供该地基加固方法前期参数确定及后期沉降计算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冲击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的一些性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己有对饱和软粘土再固结性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饱和软粘土在偏压应力状态下的再固结性状、土性及塑性指数对再固结变形的影响、冲击荷载作用下超固结土的孔压和变形性状、残余孔压与剪应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机理、扰动固结问题以及偏压应力状态下地基土沉降和强度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钉墙支护淤泥质粉质粘土型基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饱和淤泥质粘质粉土中的深度为7.2~8.2m的深基坑,开挖时极易产生流土现象,且轻型井点降水和钢板桩基坑支护无法实施,采用了较经济的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并论述了土钉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基坑开挖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采用不同应力路径时的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论述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水土分算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强夯置换加固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邯郸粉质粘土固结不排水试验归一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土的强度和变形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反映区域性土的本构关系实验参数,本文根据归一化幂因子理论,从围压和平均固结压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土的归一化理论,通过对邯郸粉质粘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用两种归一化方法分析了邯郸粉质粘土的性状,得到了归一化参数,为邯郸粉质粘土的本构关系研究提出了基本参数,可用于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8.
上海淤泥质粘土的Mesri蠕变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引入Mesri模型,即采用双曲线型应力应变硬化模型描述土体的弹塑性性质,采用Singh-Mitchell应变速率-时间关系方程描述土体的蠕变特性,结合上海淤泥质粘土的有关室内试验,分析并得出了上海淤泥质粘土的蠕变型式.模型具有参数少、适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南方某钢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例,通过分析室内土工试验,总结该场地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变形性,建立起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分析该地基处理后软土的沉降规律,为经济合理的使用软土地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淤泥质软粘土动力学性状进行了分析与实验对比,并对动力学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淤泥质软粘土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计效应与变化,为淤泥质海底工程建设、物理模型实验和其他相关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针对重塑软黏土进行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然而有关结构性软黏土循环荷载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却很少.因此,文中通过对杭州结构性软黏土进行了室内循环三轴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下有效固结围压、振动频率以及动应力比对软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围压对于土体的软化指数有着显著的影响,增大有效围压可以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电渗软黏土电导率特性及其导电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的Miller soil box中采用4相电极法分别模拟和研究电渗过程中含水率、温度和孔隙水含盐量的变化对软黏土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土电导率随含水率变化经历3个阶段:含水率小于塑限时,电导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含水率大于液限时,电导率随含水率增大而缓慢减小;含水率在塑限和液限之间时,电导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大.黏土导电性与受含水率影响的土体结构相态有关,导致土体电导率变化的导电途径依次为固液相互层、双电层和液限.温度的升高会导致电导率增大,二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含水率越高电导率随温度增长的速率越慢.黏土电导率也随孔隙水含盐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黏土含水率越高,孔隙水含盐量变化对电导率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地区软土与其他软土地区软土相比具有高含盐特性,且以Cl-、SO42-和Mg2+为主,若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法对其进行加固,土中的易溶盐会对桩身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高含盐量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Mg2+、Cl-、SO42-都对水泥土强度具有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其中Cl-对三个龄期的强度都有影响;Mg2+从中期开始发挥作用;SO42-则对水泥土长期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分别对单、双向激振下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固结的杭州软黏土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循环应变幅与孔压幅值增加速度加快,导致土样在较小循环次数发生破坏.双向激振下,随着初始剪应力的增加,峰值孔压以及孔压幅值未见明显变化,这与单向激振的结果不同.双向激振下,饱和软黏土还存在着门槛径向循环应力比.当径向循环应力比小于该值时,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不能加速土体的破坏.随着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在半对数坐标下双向激振下饱和软黏土的转折应变近似线性增加,以该应变为破坏标准可得到双向激振下土体的动强度曲线.随着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土体的动强度降低.与单向激振循环荷载相比,双向激振下的动强度曲线更为陡峭,土体强度衰减更快.由此可知,在实际的抗震设计中,如果忽略双向振动对土体强度的影响,显然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双向激振下饱和软黏土动模量与阻尼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GDS双向动三轴系统对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的动模量与阻尼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径向循环应力增加,孔压比增加,双向激振对孔压的影响仅限于对初始孔压的提高,且初始孔压提高的幅度近似与径向循环应力相等;双向激振对门槛循环应力比的影响不明显;径向循环应力对动模量与阻尼的变化规律有显著的影响,在动应变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径向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动模量降低,阻尼比增加。随着径向循环应力的增加,小应变弹性模量随之减小,且近似与径向循环应力比成线性关系,据此实现了Hardin公式的修正,建立了双向激振下小应变弹性模量经验模型。径向循环应力及围压对 及 关系曲线影响不明显,通过对双曲线型模型修正,建立双向激振下饱和软黏土动模量与阻尼随动应变变化的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应变软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将发生应变软化现象。而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土体的各向异性固结对软黏土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并且以往对循环软化的研究大多采用低频循环荷载方式。通过对杭州饱和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循环次数、循环应力比、固结比、频率、超固结比对土体应变软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次数的增加,循环应力比的提高,都将加快土体软化;循环荷载作用下,软黏土存在临界循环应力比,当循环应力比较小或较大时,软化指数与lgN近似为线形关系,而当循环应力比在临界循环应力比左右时,两者表现为明显的曲线关系。随着频率的提高、土体超固结性的增强,土体软化程度降低。当土体为各向异性固结时,在循环应力比较小的情况下,随着固结比的增加,软化指数逐渐减小;当循环应力比较大时,在循环初期,土体的各向异性固结加速了土体的软化,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各向异性固结土体的软化指数逐渐要大于各向同性固结土体。同时,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反映土体软化规律的经验公式,利用该公式并结合修正的Iwan模型对软黏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7.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应变累积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杭州饱和软黏土进行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研究循环应力比、振动频率、超固结比及固结比对累积塑性应变对饱和软黏土循环软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塑性应变的增加,软化指数减小;在循环初期,软化指数衰减缓慢;随着累积塑性应变的逐渐增加,软化指数衰减显著,但当累积塑性应变达到一定时,软化指数未见明显衰减.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加,累积塑性应变增长加快,软化指数与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曲线显著右移;当振动频率较低时,随着振动频率增加,软化指数与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曲线逐渐左移;但当振动频率较高时,不同振动频率下软化指数与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曲线近似重合.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加,曲线左移,软化指数与累积塑性应变关系曲线逐渐向右、向上移动.在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综合影响参数对试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建立饱和软黏土累积塑性应变模型.通过将该模型引入到修正的Iwan模型,并对饱和软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描述,并得到了与实测值较吻合的结果,从而也证明所提出累积塑性应变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周建  龚晓南  李剑强 《工业建筑》2000,30(11):43-47,4
利用应力控制的循环三轴试验 ,研究分析了循环应力比、加荷周数、频率及超固结比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应变和孔压的影响 ,确定了杭州市正常固结饱和软粘土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和门槛循环应力比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汪君  刘永明  傅旭东 《工业建筑》2005,35(Z1):537-539
粉质粘土饱和度与其密度、含水量、试验条件及土样运输和保存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粉质粘土饱和度大于1现象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了含水量为最大因素,系统误差是其最终原因,并针对此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