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瓷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做好陶瓷翻译,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陶瓷文化、推动学术研究以及促进不同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策略。本文以陶瓷翻译为研究对象,探讨归化和异化在陶瓷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龚萱 《江苏陶瓷》2023,(1):73-74+79
20世纪各类艺术派别汇集成现代艺术思潮,波及到陶瓷艺术领域,现代陶艺一词随之出现。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入侵翻开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新篇章,改变了陶瓷艺术的创作倾向和艺术思想。本文将论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对现代陶艺家的作品进行举例论证深入分析,更好地引导青年陶艺家的陶艺创作。  相似文献   

3.
现代陶艺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发展至今,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审美评价标准的叠新不断地发生变更。今天,现代陶艺呈现出各式表现形式,其审美本质相较传统的陶瓷艺术审美标准已呈更多元化形态发展。本文从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运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现代陶艺审美创造的本质入手,以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瓷艺术的审美转变来讨论现代陶艺的审美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陶瓷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与中国时代艺术和艺术思潮的发展紧密相关,这些陶瓷艺术从陶艺的风格和流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就现代陶瓷工艺而言,现代陶瓷艺人制作的陶艺已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陶艺分道扬镳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显示出其个人特有的鲜明时代艺术特征,与传统的陶瓷作品相比,现在的陶瓷作品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和思想观念更具有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涵,并突破了传统陶瓷艺术守成趋同的表现模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认知图示理论与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关系出发,分析图示共性与个性对翻译的影响,讨论图示理论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进而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文化翻译中归化,异化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上海世博会的胜利举办,中国与外界陶瓷文化交流活动也变得日益频繁。作为陶瓷专业院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这种大环境下,在陶瓷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优秀的陶艺作品也逐渐走出国门、面向世界。但是在陶艺作品的翻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陶艺作品意境的不可译性等等。为了更好地把作品的意境展示给国际友人,就应该探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不可译性。本文立足不可译性的相关理论,试图探讨陶艺作品相关翻译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陶艺经过20年的磨练,烧成工艺在陶瓷创作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陶瓷材质开始作为艺术媒介的一种,用以传达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观念。与此同时,当代陶艺的某些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和现代艺术形式相重叠和融合,在艺术互融的趋向下,怎样使陶艺作品和其它艺术作品不同,是值得陶艺创作者思索的新问题。同时,当代陶艺创作虽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作为发展基础,但是,要走出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陶艺之路,除具备观念更新、工艺发展、材质多样。仍需在陶瓷烧成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体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蕴。现代陶艺是以审美功能为主的陶瓷艺术,当代社会审美的多元性给现代陶艺创造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本文通过对现代陶艺的独特性的阐述,分析了现代陶艺与传统的陶瓷艺术在审美意蕴上的不同,旨在促进现代陶艺在现代人精神文化领域的新生,使现代陶艺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9.
栗翠 《景德镇陶瓷》2007,17(4):36-37
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中国现代陶艺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到今天也有了近30年的历史。从作品的形式和作品所传达出的艺术理念上来说,现代陶瓷艺术包括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两个部分的内容。传统陶艺以实用和装饰为主,作品的造型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蕴,含蓄而内敛;现代陶艺则跟现代艺术一样是多元而开放的,主要以传达陶艺家的现代观念为主,作品的外在形式表现出强烈个性,自由而奔放,同时,强调实验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钟国文  王爱红  江筱琴 《中国陶瓷》2006,42(3):66-68,62
现代陶艺是在现代艺术运动的带动下,派生出来的一种新艺术表现形式。现代陶艺作品与其它的门类艺术作品一样,都有着它自身的特殊语言因素,无论是一件恢弘复杂的力作,还是简单小巧的饰品,都有其内在的语言内涵。我们对现代陶艺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研究及全面认识和把握,是为了能有助于自己深入地认识现代陶艺作品的特质和顺利有效地从事陶艺作品的创作活动以及以审美角度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1.
胡璇 《陶瓷研究》2020,(1):88-90
景德镇陶瓷文化具民族特色鲜明,且各民族文化即有差异性又存在共同性,语言翻译其实是文化翻译。景德镇是中华传统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那么,要做好翻译工作就必须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特点。同时陶瓷传统工艺现在不容乐观,因此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层面下,陶瓷文化的翻译与传播应当利用景德镇丰富的陶瓷资源,把陶瓷文化传播出去,增进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国际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以城市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体现入手,以景德镇为例,阐述了陶瓷艺术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表现形式,认为景德镇市城市公共艺术,应把握陶瓷艺术的语言特点,合理地继承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以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粤东梅州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和岭南佛山石湾民间陶瓷造型的主要特征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两地不同的陶瓷艺术形式。一方面迁徙的历史、纯朴的客家文化造就了大埔民间陶瓷造型务实、简约、实用的思想,一方面丰富的岭南文化背景促进了佛山石湾陶瓷造型的浪漫、浑厚、生动传神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共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从实用和美观上升到文化和艺术的追求。陶瓷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显现出鲜明的文化时代特征。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运用陶瓷艺术,可以增添公共环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诸领域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进一步的觉醒,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陶瓷艺术的现代转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超越实用"及陶瓷艺术观念的解放、传统文化复苏及中国陶艺创作本土化趋势等方面来论述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16.
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陶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生活陶艺以其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品格日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不仅具有陶艺的一般文化内涵 ,而且以实用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因此生活陶艺对陶艺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探讨文化情境中当代陶艺与当代文化之间的表达空间。现代陶艺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约30年的语言实验过程,经历了由形式问题到媒介语言实验到文化关注,由淡化意识形态到重回意识形态到将意识形态风格化的演变。容纳当下的体验和拓展文化视野的功能,在当代艺术体系中通过与纯粹西化艺术形式的对应,使陶艺文化精神得以弘扬。摘要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传统的肯定和尊重。德化青花瓷艺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青花瓷艺术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发展的时代,青花瓷艺的传承却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一方面是陶瓷产业的结构对其产生重大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尊重青花瓷艺的文化,同时创新的核心一定要稳抓,发展青花瓷艺文化创新产业就要打造出过硬的青花瓷品牌为出发点,同时青花瓷艺的文化特区要积极开发,并做好青花瓷文化旅游保护性发展,就此让德化青花瓷艺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颜琴 《中国陶瓷》2012,(7):45-46,59
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发展很快,为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提供了机遇,而构建陶瓷文化生态圈对于景德镇陶瓷艺术产业发展亦有极大的激发作用。在陶瓷艺术产业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圈的构建必须更加积极地采取一些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