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综述了热塑性树脂(TP)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的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增韧BMI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TP的韧性、TP的分子量、TP的添加量、TP的活性端基、TP的耐热性、TP与BMI的相容性及延展性、体系的粘弹性及界面粘结力、固化温度和乳化剂)。结果表明:热塑性树脂能在不降低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韧性。但更高韧性的改性树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耐腐蚀等特性,在先进复合材料工业中受到普遍重视。BMI树脂同环氧树脂一样,也有固化物交联密度高,材料显跪性的弱点。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BMI树脂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B树脂)的合成,并利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该树脂的合成过程及该树脂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树脂含有醚键,双键封端,100℃下即可流动,170℃则可迅速固化,极易与环氧树脂混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酯(CE)树脂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环氧树脂(EP)、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苯并噁嗪树脂(BOZ)或多元化合物共聚改性氰酸酯树脂(CE)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上述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脂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氰酸酯树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刚性聚醚酰亚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刚性聚醚酰亚胺(PEI)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粘度特性和凝胶特性,以及PEI/BMI/RS/玻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I的加入使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延长,导致树脂熔液在低粘度时的温度范围缩小和粘度增大。在PEI含量5%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弯曲强度提高了28.0%,冲击强度提高了26.1%。 相似文献
12.
13.
聚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3′-二乙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DEDADPM)、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采用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了马来酰亚胺预聚体,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和无机组分(铝溶胶)对其改性。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及界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拉力试验机对其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对其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anδ)和热分解温度也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亚胺化时间越长亚胺化越完全;铝溶胶很好的分散于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交联剂(DAP)的引入使薄膜的韧性有较大提高,较原膜约提高80%,而加入铝溶胶使其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比原膜高;由于DAP及铝溶胶的引入使得介电常数ε有所提高,介质损耗tanδ降低,同时热分解温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用E-51环氧树脂作为基体,以经过有机改性的钠基纳米累托石为改性剂,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出了有机累托石(OREC)改性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有机粘土对树脂体系粘度、凝胶特性、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耐湿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粘土的加入可缩短树脂的凝胶时间,但幅度不大;有机粘土对相同温度下树脂体系的粘度影响不大;对OREC/EP体系而言,累托石含量为3%时综合性能提高幅度最大,冲击强度提高了6.25%,弯曲强度提高了8.39%,热变形温度(HDT)提高了30℃;随着累托石含量的增加,体系的耐湿热性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