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马来酰亚胺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橡胶、纳米材料、晶须、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二元胺、烯丙基化合物、液晶等方法增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改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热塑性树脂(TP)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的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热塑性树脂增韧BMI的机理,分析了影响增韧效果的因素(TP的韧性、TP的分子量、TP的添加量、TP的活性端基、TP的耐热性、TP与BMI的相容性及延展性、体系的粘弹性及界面粘结力、固化温度和乳化剂)。结果表明:热塑性树脂能在不降低树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韧性。但更高韧性的改性树脂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辐射、耐潮湿、耐腐蚀等特性,在先进复合材料工业中受到普遍重视。BMI树脂同环氧树脂一样,也有固化物交联密度高,材料显跪性的弱点。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多年来BMI树脂改性研究的主要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环氧类改性剂对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体系进行改性,探讨改性剂对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BT树脂的研究和改性情况。介绍了BT树脂固化机理的研究情况和优异的综合性能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在PCB行业)。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BT树脂改性研究的进展,并且对我国BT树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环氧类改性剂对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体系进行改性,探讨改性剂对该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型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B树脂)的合成,并利用红外光谱方法研究该树脂的合成过程及该树脂的结构.结果表明,该树脂含有醚键,双键封端,100℃下即可流动,170℃则可迅速固化,极易与环氧树脂混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酯(CE)树脂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环氧树脂(EP)、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苯并噁嗪树脂(BOZ)或多元化合物共聚改性氰酸酯树脂(CE)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上述热固性树脂改性氰酸脂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氰酸酯树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国内氰酸酯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用热固性树脂、橡胶、热塑性树脂、纳米粒子、晶须、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增韧改性氰酸酯树脂的研究进展。预计氰酸酯树脂将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聚酰亚胺(PI)和环氧树脂(EP)之后的又一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基体。  相似文献   

11.
刚性聚醚酰亚胺改性双马来酰亚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勇波  李玲 《绝缘材料》2006,39(6):16-18
研究了刚性聚醚酰亚胺(PEI)改性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体系粘度特性和凝胶特性,以及PEI/BMI/RS/玻纤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I的加入使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延长,导致树脂熔液在低粘度时的温度范围缩小和粘度增大。在PEI含量5%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弯曲强度提高了28.0%,冲击强度提高了26.1%。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无溶剂双马来酰亚胺/氰酸酯浸渍树脂(HBC60),探讨了该树脂配方对树脂的成型工艺性、耐热性、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BC60树脂的成型工艺性取决于其组成的配比,所有配方都具有优良的工艺性,即低粘度、长工作期和良好的反应性;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突出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300℃)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聚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及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3′-二乙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DEDADPM)、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采用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了马来酰亚胺预聚体,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和无机组分(铝溶胶)对其改性。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及界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拉力试验机对其拉伸强度进行了测试;对其介电性能(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anδ)和热分解温度也进行了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亚胺化时间越长亚胺化越完全;铝溶胶很好的分散于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交联剂(DAP)的引入使薄膜的韧性有较大提高,较原膜约提高80%,而加入铝溶胶使其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比原膜高;由于DAP及铝溶胶的引入使得介电常数ε有所提高,介质损耗tanδ降低,同时热分解温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刘润山  刘景民  张雪平 《绝缘材料》2007,40(1):36-39,43
介绍和评述了双马来酰亚胺(BMI)/烯丙基苯基化合物(APC)/环氧化合物(EP)高性能多元共聚树脂的化学结构与固化反应,以及在耐热电绝缘材料、高性能覆铜板、半导体封装材料和耐热胶粘剂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聚丙烯进行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PP增韧改性的众多方法中,物理改性其成本低、见效快,成为应用广泛的增韧方法;PP的增韧改性研究仍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增韧改性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用E-51环氧树脂作为基体,以经过有机改性的钠基纳米累托石为改性剂,采用浇注成型工艺制备出了有机累托石(OREC)改性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有机粘土对树脂体系粘度、凝胶特性、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耐湿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粘土的加入可缩短树脂的凝胶时间,但幅度不大;有机粘土对相同温度下树脂体系的粘度影响不大;对OREC/EP体系而言,累托石含量为3%时综合性能提高幅度最大,冲击强度提高了6.25%,弯曲强度提高了8.39%,热变形温度(HDT)提高了30℃;随着累托石含量的增加,体系的耐湿热性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不饱和聚酯的增韧改性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立新  王小萍  贾德民 《绝缘材料》2004,37(1):52-54,59
在17篇文献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不饱和聚酯及团状模塑料(BME)增韧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除可通过合成新的韧性不饱和聚酯品种外,还可通过改变不饱和聚酯交联网络结构、添加第二组分以及通过对不饱和聚酯接枝和嵌段来达到增韧改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