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伟  黎连修  辅小荣 《无损检测》2003,25(7):374-375,384
磁粉探伤时在工件缺陷处产生漏磁场 ,漏磁场的两极与磁粉的两极相互作用 ,磁粉被吸引并移动到缺陷处。漏磁场的磁力作用在磁粉微粒上 ,其方向指向磁感应线最大密度区 ,即指向缺陷处 ,漏磁场的宽度要比缺陷宽度大数倍至数十倍 ,所以磁痕能将缺陷放大 ,使之容易检测出来。工件磁化时 ,磁场方向尽可能与缺陷方向垂直 ,才能产生足够的漏磁场 ,缺陷才最清晰。为发现各个方向的缺陷 ,开发了不同的磁化方法[1] ,即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和复合磁化法。周向磁化是利用周向磁化变压器的次级产生低电压大电流直接通过接触夹头进入工件 ,产生一个环绕工件…  相似文献   

2.
对钢轨裂纹进行高速漏磁巡检时,钢轨的磁化强度直接影响缺陷漏磁场的产生及检测灵敏度。研究了巡检速度、励磁激励和磁轭磁极距被测钢轧的距离(提离)三个因素对钢轨材料磁化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缺陷漏磁检测信号的幅值、检测磁路空气隙处的磁场强度、钢轨材料的磁导率变化得出:巡检速度在2~55m/s范围内时,巡检速度提高,有利于提高高速漏磁裂纹检测的灵敏度;同时,励磁激励电压增加和提离减小都将有利于钢轨材料的磁化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高速漏磁裂纹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5,(10):2580-2582
介绍了中频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损耗类型,并通过改进供电电路实现中频炉的效率提高;设计了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该电路能降低电感应线圈中的电流、提高进线功率因数、具有较好的滤波功能,从而能够降低电感应线圈铜耗和电气设备附加损耗;以某铸造企业实例验证,该串联电炉比传统并联电炉效率提高14.5%,实现了中频炉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4.
张维  许占显 《无损检测》1999,21(3):133-133,135
磁粉探伤在航空维修中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利用缺陷处产生的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的原理来检测的。随着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航空兵部队所采用的磁粉探伤要求缺陷处形成的磁痕观察要更方便及更容易。但是,由于飞机部件形状和结构各异,例如,飞机主要结构件的螺栓内孔,其磁痕观察就很不方便。为此,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即  相似文献   

5.
陶旺斌  宋凯 《无损检测》2007,29(6):322-325,344
分析了控制磁粉检验系统综合性能的标准环形试块的作用机理。首先建立了计算漏磁场的简化数学模型,然后解标量磁位的二维拉普拉斯方程,求出被磁化的环形试块上通孔产生的漏磁场,计算了环形试块表面的磁粉受力情况。理论分析表明,①通孔缺陷中心处漏磁场切向分量值最大,垂直分量值为0。②磁粉受力的切向分量在通孔缺陷中心两侧各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极值。③当通孔直径不变时,随通孔深度增加,其表面处漏磁场和磁粉受力的切向分量均迅速下降。④当通孔距表面距离不变时,随通孔直径减小,其表面处漏磁场和磁粉受力的切向分量均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6.
对于具有两个柱体叠加组成的铸件,采用单漏漏模机就不太适用,极易在脱模时造成叠加相交的尖角处扒砂,使铸件轮廓不清和产生夹砂缺陷,影响工作效率和铸件质量。山东益都阀门厂设计的双漏漏模机构(见图),解决了这一难题。该机由漏板、托板、导向柱、机架及传动机构等组成,其中上托板也是漏板。标志销固定在托板的四个角上;上本体和下本体分别固定在下板托和上托板上。工作时,由脚踏机构  相似文献   

7.
由于石油石化行业储罐大角焊缝处于特殊位置并且容易产生缺陷,对大角焊缝的检测并没有太有效的方法。用漏磁检测方法对大角焊缝进行检测,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大角焊缝模型,分别模拟罐壁板左侧是否余出水平钢板、大角焊缝处有无缺陷以及缺陷存在于焊趾处和角焊缝热影响区时,得到漏磁场相关对比曲线,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电焊机》1973,(10)
一、概述三组动绕组焊接整流器系一具有对称结构的活动绕组变压器和三相桥式整流器组成。变压器做成对称结构的目的是使各相的漏磁磁路对称,减少焊接电流的脉动。由于变压器的漏磁通主要地是分布在三个铁芯柱之同的空同,所以它的漏磁电抗可以看成是线性的。如同其他类型高漏磁变压器组成的焊接整流器一样,它的外特是下降的,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9.
铸坯裂纹漏钢在连铸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它严重影响着铸坯质量,并可能造成中断生产和损坏设备的事故。产生裂纹漏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阐述了钢水的温度、成分等因素与裂纹漏钢的关系,对连铸生产操作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Y2O3含量对钇稳定氧化锆(YSZ)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YSZ陶瓷,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复介电常数测量.结果表明,当Y2O3含量从2%(摩尔分数)增加到12%时,复介电常数实部在19.49到23.39之间变化.当Y2O3含量为6%时,微波损耗达到最大值0.0789.对YSZ陶瓷的微波损耗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由于氧离子空位随交变电场的震动和移动而产生的漏导电流是电磁波损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电、冶金及石油化工等热力系统因热漏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在评述传统测量热损耗方法,如热流测试法、导热传热法、对流传热法及焓降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红外热像诊断技术测量热损耗,评价热力设备保温效果的方法。通过对吉林石化某厂圆柱型热反应器设备进行实测与计算,得到了热漏超标部分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红外热像诊断与保温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粘结漏钢产生的原因及粘结时坯壳的特征,对结晶器漏钢预报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得出发生粘结漏钢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及发生漏钢预报后铸坯出结晶器不漏钢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启停泵工况下,由于边界条件突变,压裂管柱内初始流动平衡体系被打破,产生水锤现象,从而造成管内液体流动参数随时间突变。水锤现象将引起管柱的剧烈振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管柱破裂与失效。为定量分析启停泵工况下压裂管柱的水锤效应及振动响应,建立了压裂液-管柱的流固耦合四方程模型,采用特征线法和空间插值法分析了井口及不同井深处管柱内的流速、动压力、轴向振动速度以及轴向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启泵过程中,由于压裂泵组排液流量具有一定周期性,会引起压裂管内液体流动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管柱附加应力,可能引发管柱振动;压裂液的压力波动值及管柱轴向振动速度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减小。停泵阶段,受管内液体压力积聚影响,井口附近产生水锤压力波,并向井下传播,此时井口压力变化值最大,井底最小。此外,受管内压力变化影响,压裂管柱产生附加轴向拉力,且井口处最大、井底处最小。相较启泵工况,停泵工况更容易对管柱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启停泵工况下,由于边界条件突变,压裂管柱内初始流动平衡体系被打破,产生水锤现象,从而造成管内液体流动参数随时间突变。水锤现象将引起管柱的剧烈振动,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管柱破裂与失效。为定量分析启停泵工况下压裂管柱的水锤效应及振动响应,建立了压裂液-管柱的流固耦合四方程模型,采用特征线法和空间插值法分析了井口及不同井深处管柱内的流速、动压力、轴向振动速度以及轴向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启泵过程中,由于压裂泵组排液流量具有一定周期性,会引起压裂管内液体流动压力变化,从而产生管柱附加应力,可能引发管柱振动;压裂液的压力波动值及管柱轴向振动速度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减小。停泵阶段,受管内液体压力积聚影响,井口附近产生水锤压力波,并向井下传播,此时井口压力变化值最大,井底最小。此外,受管内压力变化影响,压裂管柱产生附加轴向拉力,且井口处最大、井底处最小。相较启泵工况,停泵工况更容易对管柱产生破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凹槽类零件感应淬火梯度硬度不合理、精度保持性差的问题,对GCr15钢滚珠丝杠滚道凹槽产生的漏磁、磁力线散逸现象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阐述了漏磁对滚道凹槽淬硬层深的影响,提出了在丝杠凹槽处涂覆铁氧体,减少漏磁与散磁的感应淬火方法,并进行了对比淬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漏磁控制淬火方法,丝杠滚道硬度到达900~1000 HV0.1,等硬层深度达到3~5 mm,提高了丝杠使用寿命和精度保持性。  相似文献   

16.
漏磁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之一,它针对管道壁变薄、有腐蚀或者凹坑等缺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漏磁检测系统通常分为管内检测、管外定位、数据处理三个部分,其中地面标记器是管外定位的核心设备。文章根据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实际需要,研制出一种操作简洁、定位精度高的地面标记器。在对地面标记器的工作特性和性能要求进行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地面标记器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制作,其中包括充电电路、供电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和MCU控制电路;完成了数据采集和计时程序的编写,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标记器能够有效监测到强度相当于地表以下3m处的管道中经过的检测机器人发出的漏磁信号。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热镀锌双相钢表面的亮点缺陷,并用能谱分析了钢板正常部位与缺陷部位处的成分。结果表明,双相钢在镀锌过程中产生的亮点缺陷的原因是:双相钢内部合金元素成分含量高,镀锌过程中容易在表面氧化富集,从而影响基板表面的浸润性,造成漏镀缺陷。通过提高炉内露点和提高锌锅铝含量,能够减少Si、Mn等合金元素氧化引起的漏镀,避免双相钢表面亮点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取向硅钢和非晶薄带两种样品在搭接处无压力和压力为1N的情况下,软磁性能测量结果存在的差异不同。测量结果显示,硅钢搭接处有无压力对激磁功率和损耗测量结果影响不大;而非晶薄带搭接处有压力时的激磁功率和损耗测量结果明显高于无压力时的测量结果,当磁感强度为1.4T时,激磁功率高出约15%,损耗值高出约5.8%。  相似文献   

19.
基于轴向漏磁检测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牵拉试验对管道环焊缝的漏磁场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焊缝余高以及焊缝中心处椭球型凹坑缺陷的尺寸,得到了描述漏磁场特征的磁通密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焊缝中心无缺陷时,漏磁信号呈典型的增厚型特征,且随余高增加,磁通密度径向分量峰峰值、轴向分量峰谷值均非线性增大;焊缝中心存在椭球型凹坑时,漏磁信号出现复合现象,即表现为外侧焊缝的增厚型与中心缺陷的减薄型漏磁信号的叠加,且随余高增加,焊缝处缺陷的减薄型信号特征减弱。相同缺陷在管壁、熔合区、焊缝中心处的漏磁信号依次减弱,说明同样缺陷在焊缝中心时最不易被检出,该结果与牵拉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中度合格,但卡头偏斜的电子万能试验机会给拉伸试件产生附加应力。本文介绍了对这样一台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引起附加力的测试,分析了试中的附加应力,并总结了它与σb之比对断口位置的影响,阐明 对卡头偏斜度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