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如何使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节约建设经费,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从加固效果和经济效果综合考虑出发,介绍了广西某高速公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方案的比选。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桥头路段由于不均匀沉降带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的建设,如何使桥头路段的地基处理方式既可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又可以节约建设经费,是桥头路段软基处理的一个难点。通过对高恩高速公路南龙大桥桥头采用的桩-网复合地基处理后的沉降观测及数据分析,将原设计采用堆载预压法修改为预抛高方案进行处理,分析推导出一种曲线拟合法中的三点法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很好的预测出工后沉降量从而求出预抛高值。该法计算简单,其结果能很好的满足施工要求,在工程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变桩长与变桩距技术在处理桥头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时,“桥头跳车问题”是一个技术难题,利用变桩长与变桩距的预制管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桥头软基上设置过渡段,可使堆载排水固结法处理的一般路段与桥头之间的工后沉降平稳过渡,缓解了此两种工法处理路段的沉降差异,并能减小桥头段的纵坡率,利用该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段高速公路试验段的桥头软基处理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对漳龙高速公路某桥桥头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的加固处理,分析了高压旋喷加固方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可行性。经过通车后一年多的使用,加固效果明显,可以应用于已建高速公路的路基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5.
吴铠 《福建建设科技》2005,(5):15-15,68
本文根据对漳龙高速公路某桥桥头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的加固处理,分析了高压旋喷加固方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可行性。经过通车后一年多的使用,加固效果明显,可以应用于已建高速公路的路基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6.
现今,预应力管桩在工程地基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于处理高速公路软基路段的施工案例,该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质量可靠,处理深度大,能有效控制工后沉降,防止桥头"跳车"等问题。本文结合预应力管桩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标准,可为同类施工提供了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于波 《广东建材》2007,(7):108-110
通过介绍佛山一环南延线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设计和施工,阐述了高等级公路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质检办法,提出在深厚淤泥层上修建高等级公路在设计上应合理确定的主要参数,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置换率和加固深度达到适应高等级公路沉降过渡要求,从而解决桥头路段"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   

8.
某高速公路第3标软土地基长约3km,处理方法共4种: (一)对浅层软基进行换填处理; (二)对涵洞进行预应力砼管桩复合地基处理; (三)对桥头路段采用粉喷桩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现浇筒桩和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组成的复合地基加固软弱路基的作用机理及效果,介绍了某高速公路桥头筒桩处理中进行的地表沉降、分层沉降、深层土体位移、孔隙水压力、桩土应力等项目的现场测试成果。结果发现:该处理方法具有经济合理,承载力高,沉降小等特点,为解决软土“桥头跳车”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土工格栅可以很好地调节荷载分布,使荷载更多的向桩身集中;超静孔压不大,且有规律性,不影响沉降稳定性;地基侧向变形小,变形速率在时间和深度上都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0.
郑久富 《安徽建筑》2010,(2):100-102
CFG桩复合地基常用于高速公路桥头或构造物等行车重要路段的软基处理,以达到消除桥头跳车的目的,对工后沉降要求较高。开展CFG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的研究,对于计算其固结沉降,预测工后沉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中基于谢康和的双层地基固结理论,对路堤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的固结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龚志刚  朱晓龙 《山西建筑》2008,34(3):127-128
以某高速公路1号试验典型断面为例,对水泥搅拌桩处理桥头路基的效果进行了仔细地分析,得出了水泥搅拌桩能有效减少软土路基总沉降和差异沉降,搅拌桩处理路段稳定性好能提前工期的结论,从而推广水泥搅拌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桥头跳车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声利 《山西建筑》2008,34(13):282-283
从减小高速公路桥头高填方路基的绝对沉降变形出发,对桥台和填方区路基产生相对沉降差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探讨了其桥头跳车的处理技术,为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高速公路预应力箱梁在拆架后测量发现桥墩有较大不均匀沉降的情况,通过对桩基下沉原因进行分析,利用钢管支架顶升箱梁及采用嵌岩桩对桩基加固的处理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避免同类事故及处理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就框架结构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场地条件的限制及加固施工处理原则,研究了可行性加固措施,并根据加固技术分析和施工工艺进行对比,选出可用于实际施工的加固方案。结构加固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的加固处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以珠三角地区某软土地基高速公路试验段为工程背景,基于沉降板及位移边桩实测数据,分析了地表沉降及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对填土极限高度进行了理论计算,获得了针对该地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软基的路堤填筑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6.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典型软基特性及处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建武  侯辉 《土工基础》2005,19(3):12-15
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软基路段上部土层具有超固结特性,软土与粉质粘土或粉砂交互成层出现,有利于软土排水固结。针对不同的软土厚度和实际工况条件,提出分别采用清淤换填、湿喷桩、素混桩和预应力薄壁管桩(PTC)等软基处理措施,在保证现有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新旧路基差异沉降、确保结合部的拼接质量,避免纵向裂隙产生等预期效果,为软土地基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异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军  温庆杰 《山西建筑》2009,35(7):303-304
从拓宽后桥梁上部结构整体性能和拼接部位不产生混凝土裂缝出发,提出了新旧桥梁基础沉降差容许值的概念。结合江苏某高速公路桥梁拓宽的技术条件和结构分析,介绍了容许值的确定方法和在施工中控制的工程对策,对典型桥梁的沉降观测结果证明了计算模式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是世界性难题,为此,依托于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统计分析100余公里路基段3a运营期的沉降监测数据,将工后沉降划分成可以评价沉降控制效果的4个等级,并结合沉降推测评估,将其区划为稳定、基本稳定、临界超限与超限4个状态;针对地基处理措施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分析中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当量软弱土厚度"概念,可量化分析地基处理措施的工后沉降控制效果。分析表明:高铁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当量软弱土厚度成正相关关系,不同处理措施加固地基存在一个"临界"当量软弱土厚度,桩-板结构处理的地基沉降处于临界超限时,对应的当量软弱土厚度是桩-筏复合地基的1.7倍,是桩-网复合地基的2.2倍;桩-板结构处理的地基单位当量软弱土厚度工后沉降值仅为桩-筏复合地基的59%,桩-筏复合地基是桩-网复合地基的76%。  相似文献   

19.
姚爱军 《山西建筑》2007,33(29):290-292
为了解决台背过渡段的差异沉降问题,从台背地基处理、桥头路基设计和路面处理等方面探讨了常用处理方法。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软基处理的方法,结合台背沉降防治措施,提出用于台背回填区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有效防治桥头跳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