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23个软土地区逆作法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逆作法工程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曲线,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及位置与开挖深度的关系,墙后地表沉降曲线形态,墙后土体最大沉降与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的比值随工况的变化趋势,将这几方面与顺作法工程变形规律作比较,并对各变形规律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对现有逆作法工程设计方法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
王营彩 《工程勘察》2022,50(5):19-23
为了归纳对比超深基坑变形特点,以上海某项目一、四号工作井工程为例,通过对围护结构及周边地表变形情况监测,分析探讨了软土地基超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边地表变形特点,根据分析得出:对于超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尺寸效应明显,三轴搅拌桩及旋喷桩加固手段对于控制超深基坑变形效果极为明显;地表最大沉降量位于墙后0.5H~0.65H处(H为基坑开挖深度),地表沉降主要在基坑周边2H范围内;地表最大沉降量约为围护结构深层最大水平位移的0.83倍;与相关规范给定结论基本吻合,结果符合预期,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邹雪 《江西建材》2023,(9):205-207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涉及复杂土体-结构相互作用问题,例如土体变形、应力分布、支撑结构稳定性等。文中以南方地区某地铁车站项目为依托,应用有限元软件,围绕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变形、降水对基坑变形的影响等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开挖1工序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成反比,地连墙顶部水平位移最大为3.1 m,底部水平位移最小。开挖2、3、4工序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地连墙腹部处达到最大。地表沉降曲线呈V形,距基坑边缘约15 m左右处地表沉降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广东佛山市某地铁站深基坑的支护形式及监测点布设。通过对深基坑开挖过程动态实时监测,得出了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墙体水平位移、周边地表沉降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围护结构和多层内支撑对开挖变形有明显限制作用,地表沉降最大位移发生在0.6倍开挖深度处,最大沉降的位置不随施工进行发生改变;墙体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变化曲线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抛物线形;地下水位变化幅度不大且小于控制报警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华地区土岩组合地层地铁深基坑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了土岩组合地质条件下基坑水平位移曲线与周边沉降曲线的关系和特点,得到了基坑最大水平位移量、最大地表沉降量、基坑影响范围与基坑开挖等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坑最大水平位移量平均值为0.023%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下同);地表最大沉降量均值为0.035%H;最大水平位移深度出现在约为0.59H处;基坑影响范围约为1.5H;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地表最大沉降大体呈线性关系,上限和下限差异值较小。该文结合基坑水平位移曲线特点,提出两种预测桩体水平位移的方法,为金华地区以及其它相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超载作用下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结构外地表沉降的曲线与无超载时的曲线形状没有大的区别,宜山路车站监测表明,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深度位于开挖面附近,结构后地表最大沉降值为最大结构水平位移的70%左右,位于结构后开挖深度的21%附近,结构外地表沉降范围在距结构2倍的开挖深度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整理了北京地区15个深基坑案例、共计112个剖面的变形监测数据,在深基坑支护结构和地表变形机理分析基础上,经统计分析研究得出北京地区深基坑工程引起的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周围地表变形规律和特征。在与国内外关于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特性研究成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支护结构变形形态与最大变形发生位置;支护结构优势变形区间及频数分布;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外地表沉降形态与最大沉降发生位置;地表沉降优势分布区间、频数分布及最大沉降值与开挖深度比值;地表变形时空效应。根据本文研究成果,结合北京地区经验,设计和施工人员可以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支护结构及地表变形进行合理预测,并就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奥永区间隧道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和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混凝土(钢)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基坑外地下水位、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监测参数均未超设计的预警值,表明该区间隧道采取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形式的设计可以使基坑开挖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9.
依托深圳某深基坑工程,开展了城市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力学行为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实际监测数据,深入解析了基坑围护结构及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的机理。监测数据表明,当基坑底部一次开挖进尺过大,且未及时跟进施工支撑时,将导致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过大。在及时跟进支撑并严格控制一次开挖进尺后,地表沉降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均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软土地区中,邻近建筑物的存在将对深基坑变形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结合具体深基坑工程实例,针对邻近建筑物对深基坑变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从而对基坑邻近建筑物对其变形所产生的影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邻近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将导致邻近一侧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坑外地表沉降增大,还将使得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坑外表沉降曲线分布型式由凹槽型转变为三角型分布,且最大沉降点发生在围护墙后,但建筑物的存在却减小了坑外地表沉降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常导致周边建筑物变形过大。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研究深厚软弱土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地下连续墙水平变形、土体水平位移和建筑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变形曲线呈“鱼腹状”;端头井处墙体和土体水平位移大于标准段;地表变形曲线呈“漏斗状”;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建筑物竖向位移影响较小;距离基坑较近处,建筑物变形表现为沉降,距离基坑较远处,建筑物变形表现为隆起,既有建筑物主要表现为向基坑内侧倾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江漫滩高承压水地基,以南京青奥轴线-梅子洲过江通道基坑为依托工程,开展格栅地连墙和普通地连墙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分别测试研究其墙顶水平位移、墙体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随基坑开挖及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 墙顶水平位移在支撑设置后均有回弹变形趋势,变形受支撑架设、预加轴力及拆除影响较大;(2) 2种墙体深层水平位移随深度均呈“胀肚型”变化趋势,两者最大侧移均发生在埋深中上部区域;(3) 格栅地连墙在基坑开挖初期,地表先小幅隆起,普通地连墙无隆起现象,且沉降明显偏大,两者随距墙体距离增大沉降逐步变小,且不同距离处差异沉降在基坑开挖后期均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天津站交通枢纽基坑工程2标段施工监测资料,对超深逆作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及墙后土体水平变形、竖向位移等进行了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逆作基坑地连墙水平变形随深度变化近似呈弓形分布,在坑口处有向坑外的变形;水平变形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开挖面以上约1/3深度处,与顺作法发生在基底开挖面附近有显著不同。墙后土体的水平变形与墙体变形趋势大致相同,但变形值要小。在竖直方向上,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地连墙不断隆起,层板浇筑后隆起值变小,最终变形趋于稳定。通过对逆作基坑开挖的监测分析,得出了有别于顺作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规律,体现了逆作法变形小、整体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工程实测,对土钉墙支护的深基坑变形性态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呈悬臂型分布,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地表处,在基坑开挖深度附近,其土体的水平位移逐渐趋于零;坑外建筑物沉降在0.5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沉降值最为显著,而在(1.0~2.0)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建筑物沉降值则明显较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漫滩地铁深基坑的变形实测资料,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总结了悬挂式帷幕基坑变形规律,给类似工程设计和监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悬挂式帷幕基坑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形,地表沉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大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地下连续墙的最终形态为内凸胀肚型,墙顶水平位移不完全是朝坑内移动,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与基坑挖深的比值和全止水帷幕基坑差异不大,最大水平位移点深度位于坑底附近;由降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占总沉降量的比值约为0.54;地表沉降范围可以划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和微弱影响区;地表沉降曲线可根据影响分区选用不同的函数表达式;最大地表沉降点位置大于同等条件下全止水帷幕基坑约1.0~3.0 m。  相似文献   

16.
圆形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文怀  裴成玉  邵旭 《施工技术》2006,35(11):15-17
结合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实测资料,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侧向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墙体垂直沉降、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及墙体内力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岳建勇 《建筑技术》2012,43(12):1070-1073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地下连续墙多个槽段的成槽成墙施工,研究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墙后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周边土体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随着施工槽段增多,墙后地表沉降增大,这种影响随施工槽段至影响点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按算例中的槽段布置方式,施工15个槽段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约为施工单个槽段引起的最大地表沉降的3.3倍。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盖板与建筑荷载的存在,既有建筑下半盖挖深基坑承受偏压荷载,对基坑与支护结构变形造成影响。依托南京山西路地铁车站半盖挖深基坑,采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既有建筑对半盖挖深基坑变形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地连墙最大侧移量δhm随上部建筑层数增大显著增大,随地下室层数增加显著减小;最大侧移位置Hm随上部建筑层数增大而上移,随地下室层数增加而下移;既有建筑导致地连墙侧移曲线整体发生向基坑内的移动;随着上部建筑层数的增大,建筑侧坑外最大地表沉降δhm显著增大,最大地表沉降位置dm向坑外移动;存在地下室时,最大沉降均发生在建筑靠近基坑侧;δhm随开挖深度H呈二次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常州地铁2号线怀德站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利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不同接头型式作用下的地下连续墙接头位置的水平位移变化以及接头型式对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头处的最大水平位移多发生在基坑开挖的上部,据此可以指导工程设计与安全防控,避免接头位置的位移变形过大及大面积渗漏水情况的发生;较柔性接头而言,刚性接头与地下连续墙整体性更好,可以增强围护结构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降低支护体系受力,提升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常州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设计中接头型式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