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届中国普洱茶商务大会”于2007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神农用茶解毒的传说到茶马古道的传奇,从《尔雅》中最早关于茶只言片语的记载到陆羽潜心所著的《茶经》,茶在数千年历史历练和沉淀中,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养生的饮品,茶升华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刘兴全  杨俊坤 《包装工程》2022,43(18):425-433
目的 为促进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挖掘并分析“茶马古道”的多维文化内涵,寻找新视觉、新维度、新形式的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模式。方法 以“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脉络为核心,对中国茶马古道沿线相关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总结和提炼茶马古道的核心文化元素和文化因子,并进行再设计,力求构建一套以茶马古道为主线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并通过具体设计步骤和过程加以阐释。结果 基于上述方法,以茶马古道相关文化元素为核心,开展设计实践,所得文创方案在“形”“色”“意”的结合上有较好的突破。结论 通过对茶马古道文化元素和符号特征的再设计,结合现代科技和网络信息平台,寻找传统文化和创新产品的最佳结合点,使其既有符合当代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属性,又有作为精神文化传播价值的文化属性,为传统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和茶马文化在现代市场的有效传承和传播提供新思路,并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包括成渝两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亦称滇青茶,按云南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公布的定义,是指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型茶两种.普洱茶以其降血脂、减肥、暖胃的保健功效,与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理念相契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茶人士的关注.由于普洱茶市场还不够完善,有能力鉴别普洱茶质量的消费者较少.如果消费者对普洱茶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就容易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4.
刘晶  袁玮 《包装工程》2009,30(11):36-37,82
针对普洱茶这种紧压型茶叶,提出了采用泡罩包装对茶叶进行包装加工,分析了茶叶泡罩包装的工艺原理,以及普洱茶泡罩包装的设计方法和材料选择,给出了自动化茶叶泡罩包装生产线生产流程,为普洱茶泡罩包装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绮璘 《包装工程》2018,39(12):59-62
目的普洱茶作为一种地方茶,其包装设计以独特的地域美学特征在庞大的中国茶叶包装市场中独树一帜,对现代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美学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对普洱茶包装设计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包装材料、结构形态、视觉设计语言等包装设计要素,对大量普洱茶包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总结。结论通过对现代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茶文化、茶历史、地域景观情境体验、少数民族地域人文等民族文化语境中的地域美学特征及其艺术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解读,指出在进行普洱茶包装设计时应植根于普洱茶地方文化情境,强调茶叶地域文化信息的传递,同时思考现代生活方式和饮茶文化的更迭,在保留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不断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生产能否遍地开花?这个随着普洱茶的热销而倍受人关注的问题随着普洱茶被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发布实施,应该尘埃落定了。然而,即便如此,在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被人们普遍认可的同时,也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不时传出。所谓“理不争不明”,笔者也想在此就自身对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理解,谈一点对普洱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孙宁娜  张博 《包装工程》2021,42(8):293-299, 303
目的 研究通感多觉叠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完善通感设计理论,探究多觉叠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流程与方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研、焦点小组等研究方法,以普洱茶茶饮为设计对象,从用户对普洱茶茶饮的情感体验出发,在主题设定、感知关联、感官综合体验、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探讨,补充提出通感设计中以主题性为核心的设计策略,构建通感多觉叠加的产品设计理论和应用模型.结论 丰富通感设计中的多觉叠加理论,梳理出通感多觉叠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流程.以琥珀为主题,设计出一款基于个人休闲场景多维度体验的普洱茶茶具与茶包,丰富了用户在普洱茶饮用过程中的多感官情感体验,对通感多觉叠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常萱 《中国计量》2011,(8):85-88
普洱茶是原产于云南普洱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传统名茶。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普洱熟茶具有滋味醇厚、汤色褐红、陈香显著、叶底红褐等品质特点,并具有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通过规范普洱茶质量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普洱茶茶梗为原料,基于烟草中分离获得3株菌株发酵制备烟用香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茶梗发酵香料进行提取分析,通过GC/MS成分分析发现发酵物中苯乙醇、植醇、棕榈酸等部分香气成分增加,并采用发酵物对卷烟进行加香评吸,发现对卷烟抽吸感官有着明显的提升。通过烟草分离出来的菌株能对茶梗进行很好的产香并改善卷烟感官品质,该文可为进一步研究发酵香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普洱茶的生产经营,规范茶市场的健康发展,日前,从云南省质量技术局获悉,《云南省普洱茶综合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相似文献   

11.
《质量探索》2009,(5):18-19
再过一个多月,广东生产加工的普洱茶就不能再叫普洱茶,而且不允许在市面上流通了。普洱茶新《国标》规定,非云南11地产不得称"普洱茶"。去年12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法规正式实施,规定只有原材料取自云南大叶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双版纳是茶的故乡,普洱茶名重天下。我曾在这难以忘怀的热土上生活了十三年之久,可以这样说,从当知青时开始,我至今已喝了三十年的普洱茶。当今普洱茶成为防病保健的康乐饮料,也是边疆各族人民治穷致富的主要门路。  相似文献   

13.
北川羌绣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然而受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羌绣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北川茶马古道是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对古道上的背夫至今鲜有研究。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茶马文化为出发点,结合北川羌绣非遗文化。深入剖析羌绣文化传承与历史文化交叉研究,依托自身设计优势,从羌绣创作题材、内涵上找突破,为羌绣的传承与发展做新研究。  相似文献   

14.
《质量探索》2008,(8):50-50
近年来.普洱茶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但有关专家指出.所谓"普洱茶越陈越好"的说法.其实是饮茶的误区。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中的黑曲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温  相似文献   

15.
新碟荟萃     
《音响技术》2008,(3):76-77
《茶马古道音乐素描》跨界音乐青年作曲家黄小秋历时两年潜心作曲,用清新的多民族原生态民歌、雄浑的交响乐语言、全景式的壮丽音画讲述了一个多彩的远  相似文献   

16.
勐阿镇大叶群体品种是优良的有性繁殖群体品种,也是做普洱茶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普洱茶越来越热,使得用勐阿镇大叶群体品种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也越来越受一些普洱茶爱好者的追捧,勐海县茶农和企业在建立新茶园时,大都采用了勐阿镇大叶群体品种。本文从茶果的采收、茶子的贮藏、苗圃地的建设、播种、苗圃管理等工序人手,详细地阐述了勐阿镇大叶群体品种的育苗技术,以供勐海县茶农育苗参考。  相似文献   

17.
周莉  梁葵 《包装工程》2022,43(18):441-448
目的 研究茶马古道文旅融合下的羌族羊皮鼓发展现状,给处于发展滞后的羌族羊皮鼓创新设计提供方法与思路,实现羌族地区特色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性转化。方法 根据茶马古道文旅发展下的文化产品需求,分析当下羌族羊皮鼓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方向,探索羌族羊皮鼓创新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文旅融合,丰富产品类型;加强特色发掘,增强文化创意;加强材料与工艺开发,增强材质与技术创新;加强科技融合,增强数字化产品创新等来实现羌族羊皮鼓的创新设计。结论 对处于茶马古道文旅发展下的羌族羊皮鼓传承与创新设计,需根植羌族特色文化,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多元化的文化创意思维认识和新材料、新技术革新的手段来探索羊皮鼓的产品特征、审美意识、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带动产品的销售,推动羊皮鼓在现代生活中的活态发展,促进羌族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鲍僮 《上海包装》2007,(4):44-44
世界四大饮料之一的茶叶作为养生的保健饮料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近年来炒得火热的云南普洱茶,更使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也成为一个新兴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说明:作品"中秋礼品茶包装设计"为普洱茶包装系列作品,有"七星伴月"和"皓月双韵"两种规格包装。其中"七星伴月"包装有一款,内有大茶饼一饼和小茶饼七饼;"皓月双韵"包装有两款,内有大茶饼两饼。包装盒正面的主体图形均采用中国古代圆形玉璧的形象做变形设计,以契合中秋月圆和普洱茶饼的外形,同时也暗示茶盒中茶饼的摆放位置;标题文字采用中国传统手写书法字体,包装盒的主色调为普洱茶的红褐色,底图采用中国传统壁画图案,整体力求传达出质朴、醇厚、深沉、悠远的普洱茶韵。  相似文献   

20.
李克难  倪畔 《包装工程》2022,43(18):434-440
目的 倡导将茶马古道元素运用到出口茶叶包装设计中,并通过对字母文字的汉字式设计,使中国文化和茶道精神随出口茶叶得以广泛传播,提高出口茶叶产品文化附加值,进一步拓展茶叶出口市场。方法 通过分析证明茶马古道元素运用对出口茶叶包装表现中国文化和茶道精神的代表性作用;通过反思现阶段出口茶叶包装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证明出口茶叶包装设计中对字母文字的汉字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中西文字形式差异总结字母文字汉字式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实例验证字母文字汉字式设计的可行性。结果 要让茶叶包装设计使茶马古道元素有效产生沟通、共情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字母文字的汉字式设计问题。合理运用对字母文字的汉字式设计,能有效避免现阶段出口茶叶包装设计与西方饮品包装设计趋同的问题。结论 当代国际关系背景下,要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出口茶叶国际竞争力,在出口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合理运用以茶马古道元素为典型代表的中国茶文化内容。通过对字母文字的汉字化设计实现出口茶叶包装设计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助于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茶道精神,并将在更深的文化层面上强化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