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目前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浅层工程多波勘探现状,阐述了小波分析和τ-ρ变换在高分辨率地震多波勘探中应用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项研究成果的成功应用实例。分析表明:(1)引进小波可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2)τ-ρ变换可对地震记录中折射波、反射波和面波作有效分离,提取和识别;(3)多波勘探在实际工程勘探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雪凤 《红水河》2011,(5):14-18
文章分析比较了现行的各种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及水工设计手册中有关地震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在水工抗震设计中地震主动土压力采用修正的正常土压力增大公式.该公式与水工抗震设计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结果相当,误差小,计算方便,可将此公式广泛用于前期设计中地震主动土压力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官厅水库强地面运动及其土坝地震反应特征研究苏克忠,张力飞,朱栗武,王金林,陈星银,张跃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官厅水库管理处)1前言为了监测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全过程以及在其作用下土坝结构的地震反应,以便快速做出大坝的地震安全报警。1968年水利水...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20多个小型水电工程的地震环境和抗震设计标准是根据1990年7月7日发生在岛上的一次7.7级地震的地震数据而重新确定的。本文介绍了在具有与类似坝址条件相一致的地震环境条件下,确定每个水电站坝址区抗震设计标准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三个步骤;(1)地震:了解易于发生地震的构造条件和机理,预测相应的震级;(2)地震灾害;在缺乏准确的历史记录资料的条件下,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每个工程在100年的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34个水库诱震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水库诱发地震的9项识别标志,结合四川木格措电站及春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天然应力场、地震活动性、库坝区介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实际条件,采用定性对比和统计预测法,综合模糊评判法和模式识别法(Hamming法)初步判定木格措电站蓄水以后存在诱发5.0级以上水库地震的可能 性。最后,应用经验统计判别法和应变能积累估计法,评估出木格措电站蓄水后可能诱发的最大水库地震震级为5.5级,震中烈度有可能达到Ⅷ度,但不会超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了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值(Ⅸ度)。  相似文献   

6.
浅论可液化地基地震液化判定计算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液化判定计算的原理及液化机理的讨论出发,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可液化土层的结构等地质因素的地震反应机理及其对地震液化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对现行规范(GBJ11-89)中的地震液化程度判定结果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7.
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F.霍尔M.J.道灵(美国)1概述非线性特性往往是拱坝对强震地面运动反应的重要部分[1]。这种反应的特点包括收缩缝的张开及由于收缩缝的垂直定向可能在水平面形成拉裂缝。一些水平开裂的迹象可从接缝的小比例尺模型试验中看到[2,...  相似文献   

8.
1前言地震学理论表明,在距震源一定距离处,瑞雷波的能量最强,特别是在松散土层中尤为突出SWS系列多功能面波仪的问世,以其快速的存储采集功能使进行固定偏移距的面波剖面采集成为可能因此,在工程物探中一种新的方法出现了,人们暂称之为“高密度多波列地震影像法”应用得知,它在探测地下埋设物、空洞、浅部岩溶、土洞调查、浅部构造、堤(坝)松散或软弱层隐患、堤坝的横向不均性、地下暗滨等诸多方面有着其它常规工程物探方法所不具有的快速、准确、直观等特点高密度多波列地震影像法是以固定的偏移距激发宽频带弹性波,以共偏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利》2008,(10):85
垂直地震剖面法又称VSP(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法,是一种地表激发.井中接收、垂直观测人工波场并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得到井孔及其近旁垂直剖面的地震方法,所得剖面称垂直地震剖面。这种方法由于是在钻孔中接收,减少了表层干扰,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加之可与钻孔资料对比,解释精度很高。它对改进地震勘探方法,提高地面地震勘探精度以及发展岩性勘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用时域法求结构地震行波反应的基本方法为依据,根据富里叶变换的有关性质,提出了用富时叶变换法求结构在地震行波作用下的地震惯性力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测深法、地震反射波法、地质雷达技术对天津干渠地层岩性进行探测,基本查明了沿线砂性土与粘性土(大层)的分布特征,满足了任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震对新西兰马塔希纳坝的影响M.D.吉隆C.J.牛顿主题词大坝监测,坝肩,沉降观测,济流观测,安全运行,事故调查,工程维修引言1987年3月2日下午1点42分(当地时间)新西兰普伦蒂地区东部湾发生了里氏6.3级浅层地震。震中位于埃奇克姆镇西北约ski...  相似文献   

13.
V形河谷中非均匀土石坝振动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振中  徐志英 《水利学报》2002,33(3):0074-0079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析V形河谷中三维非均匀土石坝横向振动及其地震反应的近似解析方法。在考虑坝体的剪切模量随深度呈指数变化的情况下,运用三维剪切楔理论,导出了土石坝横向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并采用分离变量法和伽辽金逼近方法,得到了计算土石坝横向振动前三阶振型自振频率的代数公式。然后,应用反应谱技术,给出了相应的估计土石坝横向地震反应的最大位移、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以及最大应力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地震反应分析的算例。  相似文献   

14.
因水力机械模型试验中无法满足代表粘性力相似的雷诺准则,只规定了雷诺数最小值,远小于真机雷诺数,因此使模型和真机中各项损失值产生差异故必须进行效率换算。近年来国际上对基换算公式进行了修正,用IEC995(1991)规定代替原IEC193(1965)。灯炮贯流式水轮机(以下简称灯泡机组)的效率换算亦应采用国际上推荐的新公式。  相似文献   

15.
浅层地震映像法在堤坝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达到准确而有效地对堤坝裂隙(或裂缝)进行无损检测之目的,在建立垂直裂隙(或裂缝)反射波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垂直裂隙(或裂缝)模型进行了数字模拟和超声波物理模拟,对其结果作了综合讨论和分析。并对某钢筋混凝土大坝采用浅层地震映像法检测的实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震映像法探测垂直裂隙时,必须采用偏移距不为零的等偏移距映像法才能得到垂直裂隙(或裂缝)的反射,否则难以对垂直裂隙(裂缝)进行有效检测;不管激发和接收点处于什么位置,在水平界面上的反射点均在与激发和接收点同侧,距垂直裂隙1/2偏移距处;浅层地震映像法是一种无损检测堤坝裂隙(或裂隙)及不良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库设计、建议和运行需考虑许多环境因素。大多数水库选址和运行都未考虑到环境因素即水库对地震活动的影响。实际情况表明,水库中的水体重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产生额外的应力,由此导致各种震级的地震。水库水位的升高也可能使水库附近潜在滑动面(断层)上的地下水压力增加,从而减少了断层阻抗地震的抗滑阻力。本文对与水库运行直接有关的地震活动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阿斯旺高坝对地震活动影响的一些资料。有些水库的资料表明,地  相似文献   

17.
地震次生水灾史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是地震分布广泛和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发生后,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地震破坏性的后果还将引发其他灾害,即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中次生水灾是主要类型,表现为地震后地表形变造成的水环境改变,引发的浪涌、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以及水利工程破坏(如溃坝、渠道断裂)等,由此导致洪水泛滥。  相似文献   

18.
翟世龙 《新疆水利》2002,(1):1-8,25
克孜尔水库自1991年8月下闸蓄水以后,穿过水库大坝的F2活断层(克孜尔断层)出现了水平和垂直形变的特大异常变化,分析后认为是因期前期水库施工开挖土石方,填筑土石方及水库蓄水引起地面负荷变化的综合效应所致,同时地震活动规律也产生了与形变同步的异常变化。综合测震,水文,地质分析认为:(1)水库蓄水可以诱发地震,震级主要在Ms3.0级以下。(2)蓄水诱发F1活断层(却载塔桥活断层)上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比较大。诱发F2活断层上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19.
工程投资变化分析的目的是为工程管理中投资控制和投资变化原因分析服务。目的不同,采用的分析计算公式也不同,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均应分析投资的实际值是否小于或等于投资的计划值(或称目标值、期望值);公式(1)、公式(2)主要用于工程投资控制中,也可用于工程项目投资的结算,公式(2)可直接用于建设期工程项目投资的价差调整;公式(3)、公式(4)主要用于投资变化原因及性质分析中。投资变化分析计算公式可在0实  相似文献   

20.
管道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管道设计中,经常遇中部阻力系数确定的问题。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系数ε1=(1-A1/A2)^2是通 。通过对三种A1/A2情况下的局部阻力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ε不但与两过渡以断面有关,而且还和流速有关。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ε1与流速V1及A1/A2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只要设计速V1与A12/A2就可能采用相应的ε1进行管的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