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晓国  吴家皋  姜爱全 《电子学报》2005,33(8):1432-1437
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多播应用的迅猛发展对多播拥塞控制提出了要求.分层多播是适应网络异构性较有效的方案.针对现有分层多播存在的问题,将主动网技术思想引入到分层多播拥塞控制中,提出了一种逐跳TCP友好的主动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HTLMA),采用主动标记分层、逐跳探测TCP友好可用带宽,以及主动速率控制机制.仿真实验表明,HTLMA方案大大改进了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的性能,具有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较好的稳定性和TCP友好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播路由协议及多播源分发数据报文的机制,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主动网络层次的多播体系结构,在自治系统AS中的分枝节点,亦可以根据该策略,构造以分枝节点为根的动态管理方式,从而可以动态地构造层次多播体系结构,在动态层次多播路由的具体实现中引入了agent和主动网络的概念,从而可以动态的加载多播路由,使得网络体系结构灵活与可编程.  相似文献   

3.
IP多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叙述了IP多播技术的基本概念、多播协议以及正在发展的新协议,并简要描述了多播主干(Mbone)和多播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涛  刘谦峰 《通信工程》2007,(3):31-33,38
下一代网络(NGN)除提供语音、图像和多媒体等业务外,IP多播广播也是它的追求目标。网络向着以IP为构架的NGN方向演变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用于IP多播分配限制的AAA技术。重点探讨了多播MPLS技术,以及保证多播不间断传输的方法,阐述了多播VPN可视化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终端协作多播技术,因其能有效改善广播多播吞吐量的瓶颈问题而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针对当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流行,对传统广播多播的缺点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协作通信与协作多播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协作多播技术的研究现状,从中继节点的协作方式、协作策略与协作中继选择、多阶段协作多播三方面展开阐述,概括出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吞吐量与降低系统功耗两方面。最后,对协作多播提出了展望,说明了协作多播走向商用还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无线Ad hoc网络中的多播路由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目前无线Ad hoc网络的多播路由协议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阐述了它们的工作机制,分析了它们的特色与优劣,定性地比较了它们的性能指标,指出了它们的使用范围。最后总结了无线Ad hoc网络多播路由协议应具有的特性,并指出了目前的多播路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从IP多播技术的概念、基础知识,IP多播路由及其协议。IP多播路由中的隧道传输机制。IP多播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IP多播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IP多播路由协议,如距离向量多播路由协议、协议独立多播、多播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和基于核心树的多播等,并对这几种IP多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
IP多播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的广泛使用,多媒体业务等在网络中的增加,IP多播技术成为学术界、网路设备制造商、服务供应商等关注的热点,对未来网络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介绍IP多播技术的发展,讨论IP多播技术以及其体系结构,叙述几种常见的IP多播路由协议以及新发展,并分析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播     
从IP多播业务的发展趋势出发,阐述了IP多播的相关协议和技术,分析了IP多播组网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分析了IP多播路由技术的产生,对IP多播体系结构及IP多播地址进行了阐述,并重点介绍了我国所规定的IP多播路由协议技术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温海波  李乐民 《通信技术》2001,(7):20-23,64
随着Internet的广泛使用,多媒体业务等在网络中的增加,IP多播技术成为学术界、网路设备制造商、服务供应商等关注的热点,对未来网络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介绍IP多播技术的发展,讨论IP多播技术以及其体系结构,叙述几种常见的IP多播路由协议以及新发展,并分析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与IP多播技术都是当前通信领域的热点。首先简述了固定IP作为多播接收端的技术,接着分析移动IP作为多播接收端所带来的问题,最后重点 比较和探讨了移动IP作为多播接收端的三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LTE系统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技术在逻辑架构、业务模式及传输方式等方面不同于3G。对LTE网络中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技术原理、流程进行了分析,基于目前运营商网络架构,给出了部署方案建议,最后对多媒体广播多播技术的业务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因特网上使用的各种IP多播路由算法及优缺点,基于具体多播模型,重点介绍因特网IP多播路由标准。最后对实验性多播良干网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丈章给出一种基于移动组的全序可靠多播协议-MGTOM(Mobile-group-based Totally Ordered Reliable Multicast)协议,借助于逻辑令牌环来实现.MGTOM协议实现了移动组多播的原子性和全序性,原子性用于保证多播消息能够最终传递到移动组内的所有移动Agent,全序性则保证任意一对多播消息都按照相同顺序被所有组内移动Agent传递.在多播算法中,为了保证原子性,所有收到多播消息的组成员必须回复,然后持有令牌的组成员作为Sequencer,对多播消息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7.
一种多约束QoS多播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令山  丁炜 《通信学报》2003,24(7):30-36
提出了带宽时延约束、代价最小的QoS多播路由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求解该问题,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试验证明,该算法是稳定有效的。它能够在满足两种约束的情况下,使多播树的代价优化。  相似文献   

18.
对IP网上的多媒体应用中的多播技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了以构造生成树为主的多播路由算法和以RSVP协议为主的多播服务质量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ATM承载IP中实现多播业务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eMBMS业务被提上了日程,作为承载eMBMS业务的PTN回传网络同样需考虑支持多播业务。本文针对网络部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PTN支持多播业务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分析介绍了几种典型的IP多播路由协议,如DVMRP、PIM、MOSPF和CBT等,并对这几种IP多播路由协议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