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1):191-196
以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菌落总数以及感官评定为指标,研究微波功率密度为16 W/g,微波间歇比(微波工作期间微波打开时间与关闭时间的比值)为20 s-on/60 s-off时,不同微波间歇次数(0、1、2)对卤制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间歇次数越多对卤制猪肉贮藏过程中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上升的抑制效果越好,但卤制猪肉感官品质越差。同时,微波间歇次数过多,卤制猪肉TBA值、pH值会明显增大,水分含量会明显降低。基于所有评价指标,微波间歇1次处理能较好地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同时品质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2.
臭氧对冷却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测定冷却猪肉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来评价臭氧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地改善冷却猪肉在贮藏期的保鲜效果,且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臭氧的有效保鲜浓度为4mg/L。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以壳聚糖为保鲜材料 ,对鲜猪肉进行涂膜处理。结果表明 :2 %的壳聚糖溶液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明显 ,在2 0℃和 4℃的贮藏条件下 ,猪肉的一级鲜度货架期分别延长 2 d和 6d。  相似文献   

4.
冷却肉低剂量辐照后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真空包装冷却猪肉经保鲜液处理和未经过保鲜液处理,再分别经1kGy、2kGy和3kGy低剂量辐照后的理化和感官特性变化,进而确定最佳的辐照处理方式以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结果表明:经过2kGy辐照的处理组,在贮藏的过程中,鲜红色泽保持相对的稳定。冷却猪肉经过保鲜液处理 2kGy剂量辐照 冷藏(4±1℃),可以有效的延长冷却猪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乳酸、ASC、CPC及TSP对冷却猪肉的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用乳酸、酸化亚氯酸钠(ASC)、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及磷酸三钠(TSP)配制的保鲜液对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对猪肉进行浸泡处理后在5℃冷藏条件下存放7d,分别在第0、3、5、7d对经处理的样品及对照样品进行微生物指标、TVB-N等方面的测定,发现这几种保鲜液对猪肉都有一定的抑菌保鲜效果,其效果由好到坏依次为:乳酸≈CPC>TSP>ASC2>ASC1。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将优选的两种天然生物保鲜液用于冷却猪肉的保鲜处理,进一步验证保鲜液对延长冷却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保鲜液处理的冷却猪肉,在冷藏过程中其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变化非常缓慢;2#保鲜液和1#保鲜液相比效果较差,但与对照组相比效果达显著水平(α<0.05)。处理组和对照组在贮存第21d时的生物胺积累量均较低,除了亚精胺含量最高在17.75~21.33mg/kg范围外,其他生物胺含量均在0~4.36mg/kg范围内,大大低于对人体毒害剂量30mg/kg的限值。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主要以新鲜猪肉为保鲜对象,用一些常用的化学药物,配以一定量的生姜汁,采用涂膜保鲜法和喷雾保鲜法,将经保鲜液处理的猪肉,放在20~35℃的温度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以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抗坏血酸、甘油,磷酸盐及生姜汁配成的保鲜液处理的猪肉,在25~32℃的温度下,经24~36小时,猪肉的颜色和气味保持不变,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浓度蜂胶提取液对鲜猪肉的保鲜效果。以猪肉的感官指标、挥发性盐基氮值、色差a*值作为判定标准比较不同浓度蜂胶提取液在不同处理方法(涂抹、浸泡)和贮藏温度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蜂胶提取液浓度为0.015g/mL时采用涂抹法,对猪肉的保鲜效果最好,在37℃条件下可保鲜贮存24h,在0~4℃条件下可保鲜贮存12d以上。  相似文献   

9.
香蕉皮黄酮-丙酸复配剂对猪肉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香蕉皮黄酮提取物与丙酸按不同比例复配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保鲜剂,应用于新鲜猪肉保鲜,并对保鲜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香蕉皮黄酮:丙酸以1:1配比、处理浓度以1.5%可使新鲜猪肉保鲜效果最佳,在常温下保鲜期达3d,比对照多出2d;处理过的新鲜猪肉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9):232-237
以卤制猪肉贮藏过程中水溶性氮(water soluble nitrogen,WSN)、pH值、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与高温高压处理作对比,研究不同微波处理时间(微波时间为10、15、20、25 s,微波功率800 W)对卤制猪肉(3 cm×3 cm×0.5 cm)货架期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和高温高压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卤制猪肉pH值、TBA值、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上升,其中高温高压处理组、微波20 s和25 s处理组效果较好,其货架期均在30 d以上。微波20 s和25 s处理组还能较好地抑制卤制猪肉WSN含量上升,而高温高压处理组的WSN含量较高,说明高温高压处理组卤制猪肉蛋白质降解情况较严重。微波20 s处理组感官品质保持最好,而高温高压处理组感官品质保持最差。经综合评定,微波20 s处理能有效延长卤制猪肉货架期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其品质。  相似文献   

11.
电子鼻分析猪肉中负载的微生物数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猪肉在4℃和20℃保存不同天数的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合猪肉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考察电子鼻输出信号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可以区分不同储藏天数的猪肉样品;通过最小线性回归分析(PLS)建立电子鼻输出信号与细菌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4℃时R = 0.9003,20℃时R =0.9940,线性关系均良好。初步研究表明,随着保存时间不同,猪肉挥发性成分与微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检测猪肉中的有害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Regular or total trim roasted pork loin was served to 175 diner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rim level and serving size on consumption and plate waste. Diners ate more total trim pork because they selected similar serving sizes of the two fat trim levels, yet trimmed excess fat from regular trim pork. Therefore, close trimming of pork may increase consumption. Caloric intakes were similar for diners served regular and total trimmed pork because diners trimmed separable fat from fatter pork. Shifting from a fatter to a closely trimmed product may not reduce cholesterol consumption because of similar cholesterol contents of cooked separable lean and fat. To reduce the fat content of cooked muscle, trim subcutaneous and intermuscular fat before cooking.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猪肉的产量,多年来,一直雄踞世界第一,但这个第一,究竟有多少含金量,能不能百尺竿头,更上层楼呢? 2003:产量继续稳健增长 据中国肉类协会邓富江秘书长透露:2003年中国肉类(含猪、牛、羊,禽肉)产量6932万吨,其中猪肉4518万吨、占65.1%。 中国肉类生产量占世界的27%,居第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贮藏热鲜猪肉品质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禹迎迎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2,33(16):261-265
比较研究25、20、15、10℃和4℃五种贮藏温度下的热鲜猪肉在食用品质(蒸煮损失率、剪切力、肉色)、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微生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25、20℃和15℃热鲜肉无最佳消费时段,10℃和4℃最佳消费时段分别在36h和48~72h左右;25、20、15、10℃和4℃的热鲜肉一级鲜消费时段分别在12、18、36、48h和96h内。在48h内,10℃贮藏的热鲜肉与4℃贮藏相比,在蒸煮损失率、肉色(L值和a值)和TVB-N值方面无显著差异,且剪切力变化优于4℃贮藏的热鲜肉。  相似文献   

15.
质谱法评价猪肉新鲜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质谱法评价猪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方法对不同新鲜度猪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 根据猪肉挥发性物质的特性指纹图谱, 采用欧氏距离平方计算猪肉样品间的相似系数, 采用组间平均连接距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新鲜度的猪肉的挥发性成分有较大差异, 新鲜猪肉选取18个共有峰, 次新鲜猪肉选取30个共有峰, 变质猪肉选取25个共有峰。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技术和聚类分析检验猪肉新鲜度是一种客观可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Beef and beef fat tissues showed relatively higher percentages of moisture, protein and ash content but lower amounts-of fat and dry matter than pork and lard. Fresh beef showed higher levels of total solid nitrogen, total volatile nitrogen and amino nitrogen contents, as compared with pork which showed higher pH and 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s. Pork had a higher thiamine content than beef. Specific gravity and colour intensity were higher in beef than in pork. Th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nd tenderness were markedly higher in pork than in beef.  相似文献   

17.
低温保藏中上浆猪肉丁卫生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3):340-342,372
为了研究上浆猪肉丁的保质期,对低温保藏的上浆猪肉丁进行了细菌总数、pH、TVB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在4℃条件下放置108h,细菌总数增加到1.5×106cfu/g,pH升至7.0,肉浸汁TVBN含量达到26mg/100g时,上浆猪肉丁开始产生异味。进一步对细菌种类的鉴定表明,由葡萄球菌(Staphyloccus)、哈夫尼菌(Hafnia)和沙雷氏菌(Serratia)构成细菌菌相,最终由哈夫尼菌导致上浆猪肉丁的腐败。据此拟定出上浆猪肉丁的保质期为4℃下放置4d。  相似文献   

18.
The carnitine content of beef muscle postmortem was more than twofold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of pork muscle. For both pork and beef, carnitine was distributed among the fractions, free carnitine ? short-chain acylcarnitine > long-chain acylcarnitine concentration. Based on total carnitine content, the only loss of carnitine from pork muscle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cooking. Cooking also reduced total carnitine content of beef muscle. In addition, total carnitine content of the beef steaks was lower after thawing. Time in the retail case did not influence carnitine content.  相似文献   

19.
猪肉脂肪概念及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启超 《食品科技》2006,31(8):134-138
脂肪是肉品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之一,猪肉脂肪、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与猪肉品质和风味之间的关系是当今肉品科学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然而目前许多研究报道对肌内脂肪、肌间脂肪、总脂肪和粗脂肪4个基本概念仍然十分模糊,表述和使用的测定方法不正确。综述了猪肉肌内脂肪、肌间脂肪、总脂肪和粗脂肪的经典定义和规范标准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比了4种烹制方法(煮制、烤制、微波及油炸制(大豆油、花生油和葵花油))对猪肉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烹制能够促进猪肉的脂质氧化,经不同方式烹制后,熟制猪肉的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显著增加(P0.05)。不同熟制猪肉之间脂质氧化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烤制猪肉的脂质氧化程度最高,其次为微波和水煮,而炸制猪肉的氧化程度最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从熟制猪肉中共分离鉴定出68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醛类、脂肪烃类、醇类、酮类、酯类等,总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在221.09(大豆油炸制猪肉)-1084.61 AU×106/g(煮制猪肉)之间。醛类是主要的化合物,占总挥发性风味成分的73.78(葵花油炸制猪肉)-78.79%(烤制猪肉),而己醛是最主要的醛类物质。TBA值与醛类、醇类及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POV值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法(PCA)能够很好地区分经不同烹制方法得到的熟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