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分析扬州写意绣的艺术特色与中式毛呢服装的设计特点,探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的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与中式毛呢服装的契合点。就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图案进行分析,明确在中式毛呢服装中适用的图案类别。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分析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在现代中式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图案选择、应用方法、工艺处理,以及扬州写意绣花鸟题材在中式毛呢服装中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中式毛呢服装个性化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保护与传承扬州刺绣传统手工艺以及促进新中式毛呢女装创新发展的目的出发,以扬州刺绣中的工笔绣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及扬州工艺美术馆等场所进行调查研究,从题材、色彩、针法角度,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工笔绣的艺术特色。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从不同风格塑造角度分析其在新中式毛呢女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新中式毛呢女装个性化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保护、传承扬州刺绣工艺技艺,促进针织毛衫服装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扬州刺绣花卉图案的艺术特色和工艺特点,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刺绣不同工艺技法产生的花卉图案特色。同时,就扬州刺绣花卉图案在针织毛衫设计中的时尚化创新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实例明确扬州刺绣花卉图案在针织毛衫应用中的方法及风格特征,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针织毛衫时尚化设计提出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扬州刺绣图案的艺术特色及扬州刺绣在现代毛呢服装中的创新应用,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民间传统工艺扬州刺绣在服饰设计中运用的意义。同时,就扬州刺绣图案在毛呢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明确毛呢服装中扬州刺绣创新应用的图案布局、造型、色彩搭配及工艺处理方法。以此研究扬州刺绣工艺图案在现代毛呢服饰设计中运用的可行性。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及毛呢服装个性化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欣 《丝绸》2011,48(8)
刺绣作为传统的丝绸深加工技艺,在当代丝绸服装设计中仍然是面料再造的重要手段.为此,从丝绸女装设计出发,对刺绣的技艺创新、材料创新和艺术形式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丝绸》2017,(10)
扬州刺绣中的写意绣作为刺绣针法技艺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研究刺绣针法技艺的重要实物佐证。在对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和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收藏、展示及售卖的写意绣实物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写意绣绣品中的散套针与擞和针。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以上两种针法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它们在运针过程中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分析比较两种针法的表现效果。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扬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刺绣装饰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阐述满族刺绣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满族刺绣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为满族刺绣技艺与现代女装设计的融合提供参考,并指出满族刺绣运用于现代女装设计是对满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丝绸》2017,(12)
扬州刺绣作为刺绣针法技艺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研究刺绣针法技艺的重要实物佐证。在对扬州刺绣研究所、扬州工艺美术馆及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收藏、展示、售卖的刺绣实物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中各类别的套针。同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套针中的单套针、双套针、散套针和写意散套针进行比较研究,探求它们在运针方式中的区别与联系,并进一步比较了四种套针针法的表现效果。该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扬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现代服饰品等设计中的刺绣装饰手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保护与传承扬州刺绣传统手工艺,以扬州刺绣中的工笔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及扬州工艺美术馆等场所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详实准确、具有代表性的扬州工笔绣的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从扬州工笔绣的针法和色彩角度2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工笔绣的艺术特色,以及在现代针织毛衫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以及现代针织毛衫创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代刺绣工艺技术对连南瑶绣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使用电脑绣花程式来呈现瑶族手工刺绣图案,并结合现代绣花软件、面料、绣线及电脑绣花机将连南瑶绣图案呈现在服饰上,不仅可以呈现出全新的视觉感,还能保留它原来的韵味。在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将连南瑶绣与职业装相结合,通过实践总结了连南瑶绣在机绣操作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使得瑶绣这一非物质文化能得以市场化、现代化,推动现代刺绣工艺技术对连南瑶绣的创新应用和发展,从而得到新的传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