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河势基本情况 长江南京河段八卦洲汊道属鹅头型汊道。左汊为支汊,长21.7 km,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不断衰退中,其近期演变格局为:洲头不断崩退,河道沿程不均匀收缩,沿程和局部阻力增加,河床淤积,分流比减小,河形向弯曲发展。使八卦洲左汊分流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有2个:上游分流区主泓的变迁和左、右汊阻力比变化。 50年代以来,上游分流区主泓总的变化趋向是左摆、下移,-20m槽尾逐渐指向左汊进口段,这一河势条件是维持左汊能长期保持一定分流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因上游河势的变化,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逐渐从主汊演变成支汊.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为此,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措施,遏制八卦洲左汊缓慢衰退的趋势.针对选用的组合工程措施,运用物理模型试验、MIKE21等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手段,对八卦洲水位、流速、左右两汊分流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主要分析了导流坝、切滩、疏浚及其组合工程措施对分流比的改善.结果表明:导流堤的分流效果较好,组合工程措施最大可增加左汊分流比4.76%.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为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并为工程进一步改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凯  边晓东 《吉林水利》2016,(12):12-15
根据长江南京江段的水流特性,采用Delft-3D数学模型,对长江南京江段滩群演变及其分流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新生洲汊道的演变对下游新济洲汊道、 新潜洲汊道、 梅子洲汊道和八卦洲汊道的演变有明显影响,在现状江道条件下,若新生洲左汊未来发展,将会引起下游新济洲左汊衰退、 新潜洲左汊衰退、梅子洲左汊发展和八卦洲左汊衰退,这样为全面地规划整治长江南京江段的工作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南京八卦洲河段演变分析及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长江南京八卦洲河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该河段近期演变特点及其河道演变趋势。目前,八卦洲左汊分流呈现缓慢减小态势,对左汊内重要企业码头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针对八卦洲河段存在的问题及两岸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八卦洲河段治理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数学模型对洲头鱼嘴、左汊进口切滩、疏浚扩卡等几类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对汊道内上坝和皇厂河两处实施扩卡,可使左汊绝对分流比增加值最大。研究成果可为本河段下一步系统整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江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缓慢衰退、分流比减小,河床淤积抬高,影响了沿岸大型企业集群的运行安全。介绍了八卦洲汊道已实施的整治工程和效果,结合汊道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保持河势长期稳定和充分利用岸线资源等汊道整治需求,提出系统整治的指导思想和初步方案,并针对具体的整治要点和难点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提供适合岸线开发利用的水域条件,促进沿岸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京八卦洲汊道河道整治工程措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卦洲汊道位于长江南京河段下关束窄段与西坝节点之间,汊道两岸聚集了南京地区大型企业的精华.经过实施洲头分水平台及两缘的平顺抛石护岸工程,八卦洲左汊衰退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现有分流段主流形势对左汊进流较为有利.为了进一步稳定甚至改善左汊河势,除了加固原有抛石护岸工程和结合其它工程目的对左汊河床进行疏浚外,在八卦洲头滩地上拟修筑围堤以阻断汛期漫滩横向水流.延长洲头分水鱼嘴的工程方案也在继续研究论证中.  相似文献   

7.
长江镇扬河段和畅洲左汊潜坝工程是首次在长江主汊中采用全断面潜坝形式实施的汊道控制工程,工程建成后使和畅洲左汊分流比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实现了工程预期目标。为研究潜坝工程对和畅洲汊道近期演变的影响,比较了潜坝工程建成前后汊道平面、断面、分流比、槽蓄量等要素的变化;分析了来水来沙条件、上游河势变化、河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汊道的影响;从两汊道阻力变化对比、相对引水深变化及上游流速分布的改变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潜坝工程对汊道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潜坝工程建成后和畅洲汊道发生了有利变化,而潜坝工程是和畅洲汊道近期演变朝着有利方向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来水来沙条件的改变,南京八卦洲汊道左汊衰退速率又有所加快,并已多次观测到12%左右的分流比。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可以对左汊的分流比进行改善,但工程在改变汊道首部分流比的同时也改变了分沙比。分沙比的改变对于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以及下游河道的走势,特别是左汊的河床冲淤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改善左汊分流比的工程措施,运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导流坝、切滩、疏浚等工程措施对汊道河床冲淤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月冲淤计算后,工程措施对左汊分流比均有较大改善,且在工程附近河床的冲淤也有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长江下游和畅洲汊道的历史演变和近期演变情况,结合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分析了该河段的演变特点,对近期和畅洲左汊分流比急剧增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和畅洲左汊口门控制工程的实施情况,对该工程的整治效果进行了评价。工程运行后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相对工程前,左汊分流比减小了2~3个百分点,遏制了和畅洲左汊分流比急剧增加的态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分汊河道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铜官山河段沙洲、边滩虽多,但除了成德洲汊道外,其它对航道影响很小.河床演变分析表明:上段成德洲顺直分汊河道高水位时,主流位于左岸左汊,低水位时位于右岸右汊.分沙比左汊大于分流比,右汊分流比大于分沙比,左汊演变胜于右汊.中下段的汀家洲至太阳洲鹅头型分汊河道受上游成德洲影响,主流顶冲安定街形成崩坍,其程度自上而下递增,崩坍部位逐渐下移,太阳洲头日益弯曲.目前,刘家渡以上护岸段渐趋稳定,下游江岸则处于坐弯形势,主流紧靠左岸,整个大江向左移动.汀家洲尾至荻港镇段河道则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下游河道以分汊河段为主,航道条件复杂且航道整治难度大,探究其汊道分流属性及分流比调整的驱动机制,对枯水期通航主汊道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下游东流水道为对象,剖析了东流水道近10 a来汊道分流比调整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9~2004年期间东港为洪水倾向型汊道,西港为枯水倾向型汊道;2005~2009年间,受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的影响,东港分流比与流量的关系不显著,西港仍为枯水倾向型汊道;2010~2018年间,东、西港汊道属性发生转变。东流水道老虎滩左汊及西港的底沙输移强度高于老虎滩左汊及莲花洲汊道,进一步加速了东流水道汊道分流关系的调整趋势。  相似文献   

12.
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近期演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业洲汊道上承仪征水道,下接六圩弯道,百余年来支汊在左、主汊在右的状况未发生改变,但汊道从稳定到左汊缓慢发展、右汊相应萎缩的变化十分清晰。从分流比、断面要素等方面分析了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近期河床演变情况,概述了近期汊道整治情况,指出了汊道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利影响,根据和畅洲汊道整治教训,进一步提出世业洲汊道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南京河段为典型的分汊型河流,五十年代以来,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研究和治理,河段自上而下依次为梅子洲,八卦洲,兴隆洲三个汊道,其中兴隆洲汊道1985年堵汊复归为单一河段,梅子洲汊道处于变道的下半段,演变不十分剧烈,通过整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八卦洲汊道演变较为复杂,且治理时机稍晚,通过整治抑制了变化速率,兴隆洲汊道的形成和发展较快,堵截兴隆洲左汊这么大的发展中汊道在长江上尚属首例,本文对三个汉道的演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长江上中游来水来沙条件影响,下游镇扬河段的世业洲左汊发展、右汊萎缩速度明显加快。鉴于主跨润扬大桥所在右汊演变对下游六圩弯道与和畅洲汊道的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河势控制措施,以稳定现有河势。通过对该汊道的河势分析和河工模型试验,为其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世业洲左汊下游修建潜坝工程,能够有效减小左汊分流比,对世业洲汊道河势有利。  相似文献   

15.
在感潮河段,汊道分流、分沙比随涨落潮过程的变化而变化,进行全潮施测较为困难。基于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扬中河段太平洲汊道的两次全潮水文测验,探讨了汊道平均分流、分沙比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涨潮过程中,分流、分沙比变化主要受涨潮流影响,变幅较大,且在高高潮前约2 h,主汊涨潮分流比、分沙比达全潮最大;落潮期间,分流、分沙比变化主要受主、支汊河道阻力对比影响,变幅较小;落潮流对分汊河道河床演变产生主要影响,故可用落潮平均分流比来代表汊道平均分流比。研究结果可为感潮汊道分流比、分沙比测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大峰  王科威  周玲霞 《江苏水利》2012,(4):35+37-35,37
1八卦洲汊道段基本情况 八卦洲汊道段位于长江南京河段浦口下关束窄段与六合西坝头节点之间,汊道两岸汇集了南京地区大型企业的精华,经济地位显著。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八卦洲左汊为主汊,江面宽阔,水深大,是一个平顺的大弯道;右汊江面狭小,水深较浅,河型弯曲。由于上游河势的变化,主流变迁,左汊逐渐淤积,河道向弯曲方向发展,而右汊河槽受冲扩大,  相似文献   

17.
长江镇扬河段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境内,上起三江口,下迄五峰山,自上而下分为:仪征水道、世业洲汊道、六圩弯道、和畅洲汊道以及大港水道,河道演变剧烈.主要从分流比、平面形态及河道深槽变化情况,对和畅洲口门控制工程、12 m深水航道潜坝2项工程建成后对该汊道河势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项控制工程对和畅洲汊道左右汊分流比的调节作用明显,但同时也引起了该汊道河势的变化调整,从而出现部分岸段滑塌崩岸,针对目前河势变化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长江八卦洲汊道河床演变对航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60年来,长江南京八卦洲汊道经历了主支汊自然易位的演变过程,左汊(宝塔水道)淤积衰退,向弯曲方向发展,河水增加,石汊(草鞋峡捷水道)冲刷发展,向顺直方向演变,河水减少。宝塔水道的航道宽度,水深因大幅度淤积而减少,制约了左汊岸线的综合开发利用,影响了左汊左岸已建国有大型企业的经济发展,在保证右汊主汊地位前提下,适当增加左汊分流比,冲刷河槽,可形成基本满足岸线综合开发利用要求的航道,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上游河势条件的改变将影响分汊河道的演变,特别是上游来水入流角度的改变,会导致主流流向的摆动,引起洲头顶冲点位置和各汊道入流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主、支汊的稳定性,改变分汊河段河床冲淤调整的趋势。选取长江中下游典型分汊河道—镇扬河段世业洲分汊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Delft 3D软件,模拟研究世业洲分汊河道上游单一段入流角度改变后,对世业洲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包括世业洲分汊河道左汊、右汊分流比,分流区、分汊区、汇流区的断面流速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长江仪征水道能满足12.5 m深水航道的要求,但近年来主通航汊道(世业洲右汊)分流比持续减小;右汊进口段"冲滩淤槽",航槽淤积萎缩,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对现行航道实施工程整治,确保12.5 m深水航道畅通.采用数学模型对单项整治方案进行了探索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世业洲头鱼骨坝和左汊潜坝工程可较好限制左汊分流比持续增加,而左汊深槽填槽和左汊进口护底工程效果较差.在单项整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深水航道建设推荐方案,可供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