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EC 61850标准旨在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为此,不同厂家之间需要反复进行必要的互操作试验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分析国内外IEC 61850互操作试验及应用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前5次互操作试验的试验成果,提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IEC 61850互操作试验的必要性,并给出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手段,为推进国内IEC 61850系统化工程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张结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29(3)
IEC 61850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互操作性支持上。文中以实现产品互操作性为目的对IEC 61850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产品互操作性存在两种实现的目标,实现自动化功能之间的互操作性才是产品应用IEC 61850的最大价值。参考IEC 61850的技术体系,对产品实现互操作性所需要的内在形态、外在形态以及技术措施等进行了探讨,说明应用IEC 61850只是产品实现互操作性的基础,而不同厂家在实践过程中能否保持必要的一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出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产品互操作性实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IEC 61850通信标准的数据集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该模型实现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互联,针对实际保护设备进行了数据集模型的应用,对数据集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数据集不同应用方式对数据库影响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管理需求出发,针对继电保护等智能电子设备(IED)信息条目和语义缺乏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以IEC 61850信息模型为管理对象、采用信息语义理论和面向对象理论的IED信息模型一致性检验及控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将语义字典的管理由静态行为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动态管理,以实现二次系统信息语义的一致性,并使其发展及变化过程受控。 相似文献
5.
6.
日志服务是IEC 61850系列标准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相对于报告服务模型而言,日志服务模型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数据的记录和存储相对独立,不依赖于外部客户端的连接和检索;客户端可以通过检索服务获取日志库的一个子集,用以在装置外部利用海量存储器建立大容量的历史数据库等。这就使得日志服务模型在产品研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日志服务模型,揭示了其实现中的特殊映射方式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实现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在日志控制块中同步更新日志属性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现智能电子设备(IED)间互操作是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 61850的重要目标,模型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从互操作性支持条件分析出发,给出了IED模型通用设计方法,讨论了间隔层IED的模型实现。间隔层IED的信息模型以数据结构的形式实现。从互操作性角度分析了已有数据逻辑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功能约束(FC)结构,把FC引入数据结构且真实反映了信息模型的对象层次,从而更好地支持互操作性。另外,提出了基于二叉树形式的二叉和三叉链表数据存储结构,通过例子验证了这2种结构的数据查找和遍历的便利性,并给出了ACSI-FC结构在二叉或三叉链表存储结构下的FC过滤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开展IEC 61850研究的背景,较全面地描述了已进行的6次互操作试验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互操作试验取得的成果,并就下一步急需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防误操作闭锁系统对于防止现场操作人员操作步骤错误、避免人为操作事故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新型防误闭锁系统,该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和网络传输层组成。介绍了站控层防误系统的实现、间隔层防误系统的实现及网络架构的优化。该防误系统是在线实时系统,充分利用站内设备,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资,并且具有智能程度高、方便、无延时、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系列标准——IEC 61850正在成为变电站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标准。文中从形式语义的角度出发,对IEC 61850的建模方法和所给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语义空间”的概念,给出“语义空间”构成“偏序集”的推断,并从语义空间的数据通信基础、语义空间的结构、语义空间的可伸缩条件等方面对IEC 61850模型的语义空间做出分析,与传统自动化系统进行比较,发现和挖掘上述几个方面与“互操作性”的关系,寻找满足IEC 61850“互操作性”的基本语义形式。 相似文献
11.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延伸,是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完全实现数字化的变电站。分析了智能变电站产生的技术背景,综述了目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优势,并结合湖南岗市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实例,对现阶段智能变电站工程施工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对国际大电网(CIGRE)会议的SC-B5专业委员会的研究领域、代表、工作组、年度会议安排等情况进行了介绍。2008年巴黎会议上,B5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2个:过程总线(IEC 61850-9-2)对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影响;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IEC 61850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站控层总线中的成功应用,鼓励人们更进一步思考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接口的数字化问题,也包括合并单元的配置问题,文章反映了这些方面的最新进展。数字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一方面由于设备具有了强大的自检功能,可以有条件延长定期检验周期、简化检验项目,甚至取消定期检验;另一方面,不那么直观的数字信号、复杂的软件配置过程、频繁的设备更新换代也为维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另外设计新的试验和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淑超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8):111-115
阐述了基于IEC 61850标准实施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优势,总结了程序化操作对站内设备的技术要求,分析了程序化操作实现的2种典型方案: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后台机实现和SCADA后台机与间隔层装置共同实现。分析可知后者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基于该方案提出了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3种操作票概念和相关的操作执行流程与步骤。国内多个IEC 61850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了在IEC 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施程序化操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水电厂的智能化提出了要求。分析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和体系结构,描述了水电厂控制与变电站控制的相似之处及其自身特点,提出了智能水电厂现地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案,指出了后续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现有系统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期。为了解决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兼容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中常规智能电子设备的接入方案,设计了一种IEC 61850通信网关,包括配置工具、协议转换器、数据采集过滤器、IEC 61850和过程控制对象链接与嵌入(OPC)客户/服务器等软件模块。另外,基于上述方法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通过测试验证了所采用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描述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无风扇、无硬盘、高可靠性通信管理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使用高性能、低功耗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选择裁减的Linux,通过合理的分层分布软件设计达到长期稳定运行的要求。国内正在对IEC 61850体系进行研究和应用,该系统也提供对它的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