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初生硅相的亚共晶铝硅合金的微观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亚共晶或共晶铝硅合金中针状共晶硅还是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粗大块状初生硅都严重割裂了基体,降低了铝硅合金的强韧性。为此,铝硅合金通常要变质处理来改善硅相的形态,使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初生硅相和共晶硅相或共晶与亚共晶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相细化成粒状或短棒...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铝硅系合金在处理过程中都采用钠盐变质。我厂在ZL101A生产过程中首次采用金属锶(sr)作为变质剂添加在原始铝锭中,该工艺不仅简化了操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合金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孔隙率和孔径变化影响泡沫铝硅合金夹层板局部力学性能的机理,文中分析了不同孔隙率和不同孔径对泡沫铝硅合金夹层板的局部压缩性能和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采用C++和ANSYS软件建立泡沫铝硅合金夹层板模型,并运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孔径下,泡沫铝硅合金夹层板的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和吸收能量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孔隙率下,随着孔径的减小,其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吸收能量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4.
冯俊 《电子工艺技术》2001,22(2):89-90,W002
阐述新研制出的铝硅铜稀土系压铸合金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证明了铝硅铜稀土系压铸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能用于生产某些有着徨钉求的汽车、电子、航天等产品的零件上。  相似文献   

5.
金属援助硅化学刻蚀法可控制备硅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辉  张帅 《半导体光电》2011,32(3):363-365,397
基于金属援助硅化学刻蚀机理,成功地发展了一种形貌可控地制备硅纳米线阵列的有效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银纳米颗粒催化层的微结构和硅化学刻蚀的时间来调控硅纳米线阵列的形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表征的实验结果证实:硅纳米线阵列的孔隙率依赖银纳米颗粒催化层的微结构,硅纳米线阵列的高度依赖于硅的刻蚀时间。这种形貌可控地制备单晶硅纳米线阵列的方法简单、有效,可用于构筑硅纳米线光伏电池等各种硅基纳米电子器件。  相似文献   

6.
硅材料具有高理论容量、低工作电压、储量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在锂化/去锂化过程中会产生超过300%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硅颗粒粉化和容量快速衰减。近年来,一类新型的蛋黄-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这种结构可缓解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本文对蛋黄-壳结构的硅碳负极材料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分析了蛋黄-壳结构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阐述了蛋黄-壳结构参数对材料储锂性能的影响。指出通过开发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制备工艺、纳-微结构设计和结构参数优化,有望获得性能更优的新型蛋黄-壳结构硅碳负极材料,进一步推动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应用。  相似文献   

7.
铝硅合金表面纳米颗粒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文  范捷 《微电子学》1996,26(1):40-42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首次观察到200℃磁控溅射铝硅合金表面存在纳米颗粒,经测量,此纳米颗粒直径约20nm、高1nm。根据此纳米颗粒的分布,讨论了磁控溅射薄的生长机理,同时,还讨论了此纳米颗粒对半导体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TiAl渗硅层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iAl基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强度和刚度好等优点 ,经过近十多年的研究 ,其塑性和韧性得到了较大改善 ,可望成为理想的航空、航天及未来汽车工业用高温结构材料。然而 ,该类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目前还不足以满足在 80 0℃以上温度下的应用。研究表明 ,即使只在 75 0℃附近 ,抗氧化性能仍显不足 ,已阻碍TiAl合金的工业应用 ,其原因是高温氧化对TiAl合金的塑性和断裂抗力造成不利影响。已有报道的改善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方法主要有 :涂层、离子注入、预氧化等。作者曾发现将TiAl基合金渗硅可有效改善其高温抗氧化…  相似文献   

9.
硅光栅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是一种良好的近红外材料。硅光栅的发展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在制作方法和应用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硅光栅的微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体硅工艺和面硅工艺,这些微加工方法在技术上与微电子及微机械工艺可以兼容。本文介绍了硅光栅的制作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改变结晶状态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含硅、含锆等动力学变质剂对耐磨合金激光选择烧结成型的激励增塑作用,探讨了变质剂对烧结合金层化学成分及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动力学变质剂可以细化烧结合金层的组织,消除烧结合金层脆性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