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藕苗.又称藕尖、藕梢、藕带、藕鞭,即笔杆粗细的嫩藕节。每年五月开始,当荷叶初展时,藕农便会下田去采藕苗;而过了七月,藕苗就会渐渐长成粗大的莲藕。藕苗与成熟的莲藕节不可兼得,而藕农怕影响到莲藕的收成,一般都不愿采摘藕苗卖,所以市场上藕苗的价格比莲藕贵了不少。  相似文献   

2.
阮光锋 《中国食品》2022,(2):140-141
莲藕排骨汤是人们最爱的冬季滋补养生汤.除了炖汤,白白胖胖的莲藕还可以做成辣炒藕丁、凉拌藕泡片、桂花糯米藕等,每款菜都有拥趸者.那么,莲藕的营养如何呢?冬天吃藕真的养生吗?我们该如何健康吃藕呢?  相似文献   

3.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省,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当地的水产品资源丰富,而其中的莲藕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湖北民间有一首民谣:黄州的萝卜、蔡甸的藕,樊口的鳊鱼、鄂城的酒……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武汉蔡甸区的莲藕在湖北属于名特产,这种藕生吃脆爽,熟吃清香回甜,而用来炖汤,则口感粉糯香鲜。其实湖北许多地方出产的莲藕品质都不错,而各地的特色莲藕菜也是数不胜数,像炸藕丸、炸藕夹、滑藕片、煎藕饼、炒酸辣藕丁、藕煨排骨汤、才鱼炖藕、砂锅卤藕、凉拌鲜荷梗……这里给大家介绍的莲藕宴,当中既有湖北民间的传统老菜,又有创新的时尚佳肴,称得上是款款径典。  相似文献   

4.
莲藕食品的加工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介绍了莲藕及莲藕食品的发展概况和我国莲藕食品的加工现状及加工潜力。并着重介绍了藕制品加工中关键技术———抑制其褐变的研究与应用概况,同时也对有可能用于藕制品抑制褐变的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莲藕品种对藕圆子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选取6个主栽品种莲藕制备藕圆子,测定其表面色泽、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并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藕圆子挥发性风味成分,最后结合感官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芦林湖藕’藕圆子亮度值L*、b*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鄂莲五号’藕圆子的a*值最低;6种藕圆子质构综合品质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鄂莲五号’、‘红芽莲藕’、‘芦林湖藕’、‘沔城藕’、‘鄂莲六号’、‘新垦莲藕’;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最高的是‘芦林湖藕’藕圆子,最低的是‘新垦莲藕’,其中‘鄂莲五号’藕圆子水分含量较高,脂肪含量适中。HS-SPME-GC-MS检测结果得出藕圆子中含有10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主要风味物质是酯类、醛类和酚类,‘鄂莲五号’和‘沔城藕’藕圆子的醛类含量高于另外四种藕圆子。电子鼻分析表明,6种藕圆子样品组成主体风味成分相近...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品种莲藕加工制汁的适宜性,选用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品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莲藕原料的理化指标和基本营养成分,并对制得的莲藕鲜榨汁的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莲藕鲜榨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莲藕原料及其鲜榨汁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莲藕鲜榨汁9个品质指标降维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279%。聚类分析将10种莲藕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鄂莲5号、鄂莲6号和鄂莲11号;第Ⅱ类为庐江花香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杭州白莲藕和新35;第Ⅲ类为武植二号;第Ⅳ类为沔城藕。进一步对莲藕鲜榨汁品质指标与莲藕原料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藕肉亮度小、淀粉含量低和出汁率高的品种更适合加工制汁。因此,杭州白莲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和庐江花香藕更适合作为制汁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7.
关键字:多口味 无沉淀 莲藕的深加工,一般多是藕粉或者成菜等,如今开发藕汁.可谓是创新发展,而生产藕汁的厚福牌企业莲藕汁是以新鲜莲藕为原料,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加工而成的新型果蔬饮料,藕香浓郁,甘甜爽口。  相似文献   

8.
莲藕方便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前我国莲藕加工业主要是以盐渍藕、水煮藕片等出口产品和藕粉、藕汁饮料等国内销售产品为主导产品,莲藕方便食品的加工还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研究应用快速冷冻技术、挤压成型重组技术、杀菌技术和微胶囊技术等食品加工新技术开发莲藕方便食品并加强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形成以藕合(夹)、藕饼(糕)等为主的莲藕调理食品、风味食品和开袋即食等方便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莲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莲藕汁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莲藕汁饮料研制过程中防褐变方法、酶法处理原汁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科学的生产工艺、较好地解决了藕汁饮料生产过程中沉淀、褐变、涩味等突出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莲藕中原有的营养成份和药理功能。利用扬州地区白花莲藕研制出的天然莲藕汁饮料清雅爽口,藕香浓郁,风味独特,不含色素、香精和防腐剂。本产品为利用水生植物资源开发饮料食品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0.
将凝胶性能互补的莲藕与鱼糜有机结合,探究工艺配方中莲藕/鱼糜配比、马铃薯淀粉、食盐对鱼香藕丸品质和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鱼香藕丸最佳生产配方。结果表明,原料配方对鱼香藕丸品质有显著性影响,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鱼糜添加量65%、淀粉添加量17%、食盐添加量2%。在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鱼香藕丸硬度适中,弹性较好,成型性好,有鱼鲜味,且莲藕香味浓郁。  相似文献   

11.
浑浊型藕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藕为原料,对浑浊型莲藕汁饮料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浑浊型藕饮料的稳定性,防止沉淀,确定了浑浊型藕饮料的工艺条件和产品配方。获得了富含藕淀粉的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具有保健作用,藕风味突出,口感爽滑的浑浊型藕饮料。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莲藕保健食品的功效、特点、配方或工艺和关键生产技术等,指出了莲藕保健食品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添加适量藕渣粉和藕汁,采用直接发酵法生产法式小面包,在预实验确定法式小面包的基本生产配方及工艺要点的条件下,对关键原辅料用量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糕点粉、藕汁、藕渣粉、食品添加剂(面包改良剂和单甘酯混合物,重量比为2:3)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0%、21%、6%、1.5%,生产的莲藕膳食纤维法式小面包比容、色香味、口感及质构纹理俱佳。  相似文献   

14.
以全藕粉为原料加工藕汁的稳定性及风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全藕粉加工莲藕汁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其稳定特性,筛选并优化了复合稳定剂的质量添加配比,即:卡拉胶0.02 g/dL、β-环状糊精0.08 g/dL、海藻酸钠0.10 g/dL。借助电子鼻对全藕粉加工的莲藕汁与鲜藕汁进行了风味的对比,结果发现两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保持了协调一致,但藕粉汁的响应值略低于鲜藕汁。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主栽的4个莲藕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原料的淀粉含量、水分含量、脆度等8项指标,以及莲藕脆片的产出率、脆度、L值等8项指标,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4种莲藕脆片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脆度、硬度和粗纤维含量3项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由不同原料制得的4个脆片样品在收缩率、脆度、硬度、总酚保留率和产出率5项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由鄂莲5号莲藕加工制成的脆片综合评定分数最高,品质最好,该品种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宜加工成莲藕脆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食品物料在温度改变时电导率变化的性质,用电导率仪对莲藕的冻结点进行测定。研究表明,莲藕的冻结点为-1.4~-1.9℃,经实际验证,误差小于0.05℃。用电导率法测定果蔬冻结点的方法具有较为简单、精确和经济的特点。该方法对新鲜肉类和液态食品的冻结点测定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洁  王清章  谭正林  李纬 《食品科学》2007,28(6):138-141
本研究就切片厚度、护色、烫漂与硬化、预脱水等处理对油炸藕片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油炸藕片最佳工艺为切片厚度1.5mm;1%NaCl,0.5%柠檬酸,0.1%VC混合溶液浸泡护色1h;90℃的0.3%柠檬酸和1%CaCl2混合液中漂烫和硬化10min;-18℃预冷冻1h预脱水;170℃油炸至藕片表面没有浮泡为止。油炸藕片色泽均匀,呈淡黄色,气泡少;吸油量26.5%;口感酥脆不油腻。  相似文献   

18.
以“鄂莲5号”品种的新鲜莲藕为试材,以清水浸泡的莲藕为对照组(CK),以含有柠檬酸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5%、D-异抗坏血酸钠0.02%、脱氢乙酸钠0.01%、亚硫酸钠0.02%的混合液浸泡的莲藕为实验组(EX),分析在冷藏贮藏条件下混合液处理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变化,探索混合液浸泡对采后莲藕外观和气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泡可使莲藕表皮中的总多酚含量减少29.24%,同时还使莲藕皮中PPO活性降低了73.88%。莲藕外观和横切片观察知,莲藕褐变主要发生在莲藕表面,混合液浸泡可显著抑制莲藕表面的褐变。电子鼻分析知,混合液浸泡对莲藕初始气味影响不显著,但贮藏时间对莲藕气味影响显著。传感器R(2)、R(6)、R(7)、R(8)和R(9)代表的氮氧化合物、甲基类化合物、硫化物、醇醛酮类化合物和有机硫化物等物质是影响莲藕气味的主要物质。混合液浸泡后莲藕的最佳保质期为32 d,混合液浸泡不影响对莲藕的原有气味产的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莲藕表皮褐变。该研究结果为冷藏条件下确定新鲜莲藕的保质期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微山湖水产品莲藕、莲子为原料,用米酒酿造的传统方法,使用实验室筛选出的具有较优糖化力和发酵性能的根霉菌和酿酒酵母,进行纯种发酵,考察了原料配比、发酵温度及时间对品质的影响.实验得出,糯米:莲藕为1∶1,莲子为二者总量的4%,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5d.不仅为微山湖生物资源大规模被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丰富了米酒市场.  相似文献   

20.
以莲藕为试验对象,探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四种不同干燥方式对莲藕淀粉的干燥时间、亮度、微观结构、晶体类型、粘度、凝沉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和红外干燥四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莲藕淀粉X-射线衍射图谱一致,晶体类型均为B型结构。在热风干燥和红外的淀粉颗粒形状较不规则,表面粗糙,有明显凹坑,颗粒间团聚和裂缝严重,外观品质极差;微波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的淀粉,大颗粒整体结构为椭球型,小颗粒为球形,无团聚,真空微波干燥莲藕淀粉颗粒较完整,轮廓清晰,表面光滑。四种干燥方式处理莲藕淀粉,真空微波干燥淀粉的亮度、凝沉稳定性均为最好,透明度最低,而微波干燥的干燥时间最短,冻融稳定性最好。综合分析,真空微波干燥方式优于其他三种方式,可适用于莲藕淀粉及淀粉制品加工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