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薯饮料澄清工艺条件及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新鲜红薯为原料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等方法 ,对红薯汁澄清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19 89u/ g果胶酶 ,6 76u/ g淀粉酶 ,在pH值 4 6 1,温度 4 4 2 8℃下 ,处理 1 5h可获得最佳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旨在研究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用量为0.13~0.19g/100mL、温度为40~70℃、pH3.0~3.5,保温时间为40~50min的工艺条件澄清山楂汁,透光率可达90%以上,且清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不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处理的最适工艺参数:温度40℃,用量0.15g/100mL,pH3.3,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完果胶酶,明胶,硅藻土等澄清剂在不同浓度,温度,时间、DH的条件下对石榴酒的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澄清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浓度0.4(g/L)、明胶浓度0.3(g/L)、硅藻土浓度1.5(g/L)、温度50(℃)、pH4.5。在该条件下可得到澄清透明、色泽光亮的石榴酒。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在刺梨酒(原酒)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壳聚糖、皂土、壳聚糖与皂土对刺梨原酒进行澄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壳聚糖0.6mg/mL和皂土4g/L的添加量进行复合澄清,效果最好,澄清度可达到99.2%,为刺梨酒澄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酶法红薯糖浆红茶菌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以红薯糖浆为碳源的红茶菌发酵饮料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水解酶用量、红薯糖浆添加量、接种量、茶叶种类、温度对红茶菌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红薯糖浆的最适水解酶用量为糖化酶100u/g、液化酶14u/g;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比为糖浆15%、接种量20%、茶汁65%,且绿茶浸提液优于红茶浸提液;30℃静态培养至pH2.5,红茶菌生长旺盛,菌膜肥厚,总糖转化率高,菌液富有红薯特有的清香.因此,以红薯糖浆为碳源生产红茶菌发酵饮料,营养丰富,酸甜爽口,且经济、安全.为红薯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酵增强剂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酒精生产中添加果胶酶等5种发酵增强剂,可显著提高原料出酒率,发酵时间缩短5h,降低生产成本约3.2%。试验表明,5种发酵增强剂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1)果胶酶12u/g,在原料预处理时添加,作用时间1h,能降醪液粘度。(2)纤维素酶50u/g,加入到液化罐中,可大大降低液化时间。(3)植酸酶8u/g,在发酵中加入。(4)酸性蛋白酶15u/g,在发酵开始时加入。(5)克菌灵6mg/g,在发酵前期添加。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单一澄清剂和复合澄清剂对石榴利口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一使用壳聚糖6.0g/L和膨润土6.0g/L处理石榴利口酒均能起到较好的澄清效果;复合澄清剂对石榴利口酒澄清效果较之单一澄清剂有很大提高,同时确定其在石榴利口酒澄清中的最佳组合,即:明胶0.4g/L、壳聚糖6.2g/L、膨润土6.2g/L。  相似文献   

8.
苹果酒澄清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澄清剂对苹果酒进行了澄清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皂土和壳聚糖的澄清效果均比较好,但皂土对苹果酒的风味有一定影响。根据对比试验和感官评定,选取最佳澄清剂为壳聚糖,添加量为0.25g/100mL,处理时间为24h,处理后的苹果酒澄清透亮、口味协调。  相似文献   

9.
将杨梅果汁分别采用褐藻胶和壳聚糖进行澄清处理,确定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澄清效果进行比较。分别用壳聚糖和褐藻胶对杨梅果汁进行澄清,根据透光率,确定最佳用量。结果表明,褐藻胶用量是0.04g/L,时间为25min;壳聚糖用量是0.15g/L,时间为13min。两种方法对澄清杨梅果汁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总体上看,壳聚糖因来源丰富,成本低,澄清条件易控制,所得澄清汁透光率达到96%以上,澄清效率高,所以壳聚糖法明显优于褐藻胶法。  相似文献   

10.
酶对茅台酒酒糟再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茅台酒酒糟中添加纤维素酶(10u/g酒糟)和糖化酶(60u/g酒糟),于58℃水浴中保温6h,还原糖含量增加到18.78g/L,乳酸产量达到7.01%左右,出酒率提高2%左右,可提高茅台酒酒糟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诱变、筛选出高产菌株FW906,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高色价红曲红色素的发酵和提取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摇瓶试验产总色素平均达到561u/ml,最高达到611u/ml(其中红色素410u/ml,黄色素201u/ml)。在50升发酵罐发酵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7u/ml,500升发酵罐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5u/ml,发酵后提取得到红曲红色素固体产品色价在12000u/g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牛胎盘下脚料为原料,试验5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根据水解液综合效果确定中性蛋白酶为最适单酶,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0℃,pH7.5,酶添加量4000u/g,料水比1:3,水解时间4h;响应面分析方法知,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混合水解牛胎盘下脚料的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46.4℃,pH值为8.17,酶比1:1(酶量为4000u/g),料水比为1:3。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酶水解液的游离氨基酸2483.6mg/L,而中性酶水解液的游离氨基酸493.8mg/L。  相似文献   

13.
"米邦塔"仙人掌汁的营养特性及酶法澄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仙人掌汁营养成分及果胶酶法澄清仙人掌汁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仙人掌汁中高钾低钠,钾钠比1314:1,SOD活力103.97U/mL,多糖1.96%,由成分分析可知,仙人掌汁是一种集多功能成分于一身的营养物质;采用响应面分析确定果胶酶澄清汁液时的最佳酶解工艺备件:酶加量0.14g/L、酶解时间1.8h、CaCl2添加量0.215g/L、酶解温度50℃、反应液pH4.5,所得汁的透光率达到94.2%。  相似文献   

14.
以东北大米为原料、以清酒用种曲为菌株,研究了东北大米米曲制备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及制备工艺。分别使用丸福种曲和沙加办吟酿用种曲进行制曲,分析了东北大米米曲的制备过程中的酶活力变化,确定了出曲时间,完善了生产工艺。使用3种商品种曲进行制曲,其中曲的品质测定结果为:接种丸福种曲,制成的米曲的糖化酶活力为404u/g,α-淀粉酶的活力为324u/g,酸性蛋白酶活力为385u/g;接种山田锦驯养种曲,制成米曲的糖化酶活力为414u/g,α-淀粉酶的活力325u/g,酸性蛋白酶活力为748u/g;接种ぴかみ吟酿用种曲,制成的米曲的糖化酶活力为409u/g,α-淀粉酶的活力为328u/g,酸性蛋白酶活力为376u/g。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甘蔗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后的甘蔗汁在52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用壳聚糖对甘蔗汁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4g/L-0.7eel,pH2.5-4.5,温度35℃-55℃时的工艺条件处理甘蔗原汁时,甘蔗原汁的透光率能达到80%以上,甘蔗原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基本不变。正交试验显示,壳聚糖对甘蔗汁的最适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0.6g/L,温度为45℃,甘蔗原汁pH为4.5。  相似文献   

16.
以西蒙一号红薯为主要原料,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薯凉粉加工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作红薯凉粉的最佳工艺为红薯淀粉用量16.5 g、水用量92 g、加热时间38 s,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薯凉粉质地细腻光滑,弹性好,色泽及滋味品质优良,感官评分为95.33。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一种微生物酶——碱性蛋白酶2709水解劣质干酪素制备酪蛋白磷酸肽(CPPs),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其水解条件,得出了其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5%,酶浓度800u/g,pH9.0,温度55℃,时间2.5h.。其N/P为4.371,产率为12.88%。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糖、油为主要原料,研究红薯饼干的最佳配方;以感官评定得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饼干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饼干外形、色泽、结构、风味、口感等品质的综合影响从主到次,依次是红薯含量、糖含量、油含量,得到红薯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麦粉100 g、红薯40 g、白砂糖50 g、人造奶油24 g、玉米淀粉5 g、小苏打0.65 g。  相似文献   

19.
结合速冻原理及工艺技术,采用真空蜜制工艺,生产出含糖量20g/100g左右的红薯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产品色、香、味及营养价值。延长产品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0.
吴香梅 《粮食与油脂》2023,(2):133-135+140
以红薯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硫酸钠-聚乙二醇双水相法提取红薯叶中多糖。以多糖萃取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pH 5、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60℃,该条件下红薯叶多糖的平均萃取率为94.2%,得率为62.6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