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内径为2.98cm,长度为150cm的反应器研究了乙烯氧化所用球状银催化剂、石油加氢精制所用三叶草形催化剂和圆柱状催化剂填充床的传热性能.本文使用的反应器内径和d_t/d_p值接近工业生产条件.通过实验测得固定床径向温度分布曲线,并利用拟均相二维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进而获得了三种固定床的有效导热系数K_(er)和壁给热系数H_W与雷诺准数Re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鼓泡塔淤浆床反应器合成 BYD(2-丁炔1,4-二醇)的试验,对全混流三级串联动力学控制的反应器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用于放大设计合成 BYD 淤浆床反应器是可行的。同时对所采用的催化剂的寿命和生产能力也进行了考察,证明炔化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良好,其生产能力为4.9kgBYD/kgcat.day。  相似文献   

3.
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分子筛催化剂的烧炭再生实验 ,用电导法计算机在线测量数据。在 46 6~ 6 0 0℃温度范围、氧含量为 4%~ 2 0 %、并排除内扩散影响后 ,测定了合碳量为l.2 % (g/gcat)的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参数 ,回归出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动力学模型 ;讨论了温度升高时再生过程的不同控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运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对新型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操作参数和颗粒直径对反应器内颗粒流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气速大于基准条件会降低反应器混合腔内的气 固接触效果,而在不影响流化状态的情况下适当增大催化剂的质量循环流率对催化剂的均匀分布有利。在基准操作条件下,5和30μm粒径颗粒在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梯度较大、均匀性较差,并且5 μm颗粒与反应产物的分离也不彻底。因此,催化剂宜选用平均粒径为10μm左右的颗粒,既可以强化接触效果,也不会出现返混夹带现象,保证后续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催化剂颗粒是否均匀分布是影响反应收率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为短接触旋流反应器的工业应用及性能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多种工况的基本数据为计算基础,考察上流式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操作参数对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流式反应器内从催化剂床层入口到出口是液相体积分率逐渐增加的过程,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补充氢的组成对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很小,但循环比和注氢方式对其影响较大,液相体积分率随循环比的增加而增加,多点注氢方式可以提高催化剂床层的液相体积分率。反应器出口液相体积分率可以通过数学关联公式预测,以实现连续液相加氢生产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铂重整装置运转中由于焦炭在后面反应器逐渐积累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下降,当装置在20~30公斤/厘米~2压力下操作时,经常可以看到前面两个反应器的催化剂在运转后期尚有相当活性,但最后一个反应器的催化剂此时已失去活性,必需停工再生。由于最后一个反应器催化剂选择性下降造成氢纯度下降而使前面反应器内的催化剂也失去活性,因此在最后一个反应器内采用KX-130催化剂将显著延长运转周期,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VRDS和UFR/VRDS装置的工艺流程及催化剂的运行情况。通过数据对比,表明UFR/VRDS装置应用的上流式反应器具有反应器差压小、差压稳定的优点,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的空速,延长催化剂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动力学方程参数,在ACM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的反应器模型,分析了反应器温度分布、丙烷转化率、反应产物组分沿反应器径向和轴向的变化。将ACM建立的反应器模型封装后导入Aspen中,在Aspen环境中建立了丙烷脱氢反应工段四台串联反应器(1~#~4~#)的流程,分析了反应器出口温度、进料H2/HC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3~#、4~#反应器入口温度对提高丙烷转化效率要高于1~#、2~#反应器;提高4~#反应器入口温度丙烯选择性降低最少,其次是3~#反应器。降低进料中H2/HC的比例有利于丙烯的生成,提高丙烯产量,但同时会加速催化剂上焦炭的形成,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需要对丙烯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做均衡考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热管醚化反应器的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描述催化反应特性的拟均相二维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反应器进料温度、液相体积空速、热管介质温度、进料浓度变化对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和反应结果的影响,获得了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轴向温度分布序列和热管周围催化剂床层的局部温度分布数据,为反应器的优化操作和工程放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影响加氢反应器空间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从最大化提高加氢反应器空间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开发出提高加氢反应器空间利用率技术,包含提高反应器空间利用率的反应器内构件成套技术和优选异形齿球形催化剂技术。该技术在保障加氢反应器整体效能和运行周期的基础上,使加氢反应器空间利用率提高了10%~23%。其中,新型内构件成套技术,解决了物料分布不均、易出现局部热点的工程放大问题,使反应器空间利用率比传统技术提高5.3%~14.5%;优选的异形齿球形催化剂技术,能够使反应器空间利用率提高4.7%~8.5%,提高原料油加工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常钰潇 《石化技术》2022,(3):23-24,100
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12万t/a苯乙烯装置的脱氢反应器R3001/3002在不同温度下乙苯转换率、乙苯选择性、副产物含量的影响.针对脱氢反应器R3001/3002在催化剂不同活性周期内适宜的温度进行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异丁烷/丁烯固体酸烷基化固定床工艺过程,建立了一维动态传质模型,并对点活性与有效扩散系数的关联式进行了修正。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考察了反应器内烯烃和点活性的时空分布情况,并确定了固体酸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反应器入口处,活性位覆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随着反应器床层高度增加,孔道堵塞逐渐成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间二甲苯氨氧化制间苯二甲腈喷雾型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间二甲苯氨氧化制间苯二甲腈喷雾型V-Cr系细颗粒催化剂的简要制造过程和主要物化数据,根据φ2″细颗粒流化床反应器考察结果,讨论V-Cr系催化剂内添加B、P元素及催化剂的原料和不同合成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评述了细颗粒催化剂随反应器放大而负荷保持不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脉冲-微反-色谱装置评价加氢脱硫催化剂活性的重复性与可靠性。讨论了影响评价结果重复性与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与加压积分反应器相比,具有简单、快速、省钱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三维电极体系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电催化氧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电极电催化反应器考察了反应电压、TiO2催化剂和NaCl添加量、曝气/水体积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于癸二酸生产废水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相同时,可通过增大反应电压、增加TiO2催化剂和NaCl添加量、增大曝气量、提高反应温度等手段获得较大的反应速率。根据现有相关理论和实验数据,提出了对反应器出水COD的经验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得出了模型中的各个参数。模型的提出能够指导实际反应器的准确设计并为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三种NiO含量的催化剂,即αNi/Al2O3,并对其在输送床反应器中的甲烷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操作气速、松动风速、气体预热温度等操作条件对颗粒循环速率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松动风速可以增加提升管内催化剂颗粒浓度,从而促进CO的转化;操作气速提高同样可以增加颗粒循环速率,但同时大大缩短气...  相似文献   

17.
加氢处理装置催化剂的选择,对操作、产值和后续装置均有相当大的影响. 作者以处理能力为7620m~3/d的FCC原料加氢装置选择催化剂为例,对催化剂的影响进行了说明.该装置所用原料为硫含量2.0m%、总氮含量2400ppm和K值11.67的330-570℃减压瓦斯油.反应器床层1和2的体积分别为78.7和138.0m~3.反应器中装填催化剂的情况和操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承担的中国石化总公司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加氢裂化催化剂器内再生课题于1990年5月18日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发展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厂800kt/a加氢裂化装置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炼油生产装置.该装置使用HC-F、HC-16、HC-B三种进口催化剂,总装量为210t.装置自1986年投产到1988年底,催化剂已明显失活,急需再生.国外同类催化剂再生工作一般在反应器外进行,而我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在装置反应器内进行.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AB -97分子筛催化剂在无梯度反应器中 ,在乙烯分压 0 0 3~ 0 .3MPa和 65 3~ 72 3K温度内 ,苯 /乙烯烷基化反应制乙苯的反应规律 ,采用无约束单纯型调优法进行参数估值 ,建立了反应过程的本征及宏观动力学模型。试验表明 ,在催化剂表面乙烯为强吸附 ,乙烯分压 (浓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显著 ,在原粒度催化剂上受到内扩散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金陵石化公司苯酐装置上,考察了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高负荷BC-249Ⅳ型苯酐催化剂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诱导期从投料至90g负荷所用时间长度为55d,进口催化剂诱导期为58d,基本相同。两年正常生产期内,在反应器单管风量4m3/h、盐浴温度358℃、邻二甲苯质量浓度90g/m3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器出口气体中苯酐含量均处于95.6%之上,苯酐产品收率下降较慢,两年内苯酐装置精苯酐平均质量收率达108.55%。工艺运行数据表明:采取减少装置非计划停次数及开工前将盐温提高10℃两项措施,可加强催化剂的稳定性;BC-249Ⅳ型苯酐催化剂的性能达到了同类型进口苯酐催化剂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