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煤泥水净化药剂添加自动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很大程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减轻了劳动强度。阐述了东庞矿选煤厂浮选尾煤水净化药剂添加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冠山煤矿煤泥水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冠山煤矿煤泥水为辽西地区较严重的水质污染、大气煤尘颗粒污染源 ,富水外排造成了大量的煤泥流失。经过煤泥水净化治理、过滤消毒、碎干成型 ,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陕西某选煤厂煤泥水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改变煤泥水的胶体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最终采用我所自主研制合成的T2凝聚剂,通过凝聚-絮凝-沉降-浓缩-过滤等净化处理工艺,使煤泥和水得到有效分离,实现了洗水的闭路循环使用和煤泥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泥水浊度高、不易静沉、处理困难等特点,提出了经济有效的治理方法:从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和城市污水中筛选出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微生物来处理煤泥水。通过研究表明该菌株分泌的絮凝剂对煤泥水的净化效果较好;在加入助凝剂CaCl2后对煤泥水的絮凝率可达到95%以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杨瑞  樊玉萍  董宪姝 《煤炭技术》2014,33(11):274-277
在当前的煤炭分选工业条件下,煤泥水净化、循环等问题,是选煤厂正常生产的首要前提。然而,在采煤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细粒煤比例不断增加,煤泥水在粒度、灰分、黏度方面呈现出细、高、黏等新特点,导致煤泥水难以沉降。试验针对影响煤泥水沉降效果和能耗的主要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利用极差分析方法,考察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较单絮凝试验下降10 NTU以上,絮凝剂用量下降18.75%。  相似文献   

6.
针对内蒙古凯达选煤厂煤泥中高岭土含量高、微细颗粒所占比例大、难于沉降的特点,以内蒙古凯达选煤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九种不同凝聚剂对该厂煤泥水的沉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煤泥水,Al Cl3作为凝聚剂沉降效果最好;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Al Cl3的最佳药剂用量为6 g/L,添加后以80 r/min的速度搅拌30 s,沉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西铭矿选煤厂在高硫煤洗选过程中,精煤产品仓下常呈现强酸环境,文章分析了酸性环境的成因机理及酸性煤泥水产生的根源,解释了形成酸性煤泥水的条件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抑制煤泥水酸性药剂自动添加技术方案来解决现场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2):313-314
为改善煤泥水中细粒煤的沉降效果,在煤泥水中加入絮凝剂。通过煤泥水粒度组成及矿物组成分析,选择阳离子絮凝剂,并对沉降效果不太理想的煤泥水加入混凝剂。试验表明:根据煤泥水性质选择阳离子絮凝剂,有效强化了煤泥水沉降,对于沉降效果不太好的煤泥水添加混凝剂,促进极细颗粒煤泥沉降。  相似文献   

9.
煤泥水的特性与絮凝药剂的使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影响絮凝药剂絮凝效果的几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煤泥水的特性使用絮凝药剂,加速固液两相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酱油曲霉絮凝煤泥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购买的酱油曲霉进行活化,研究其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酱油曲霉对煤泥水有很好的絮凝效果,菌体培养72 h时制成的絮凝剂即破碎离心上清液对煤泥水的絮凝效果最好.当加药量为1.5%,助凝剂CaCl2用量为0.2 g/L时,煤泥水的絮凝率可达90.76%.说明微生物絮凝剂对煤泥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褐煤洗选工艺中煤泥水的处理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对褐煤中矸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并对试验用的三种水样做了离子分析;在不加药的情况下进行了煤泥水沉降试验,直接用矸石配制煤泥水,进行了人工模拟循环水复用条件下的煤泥水沉降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水质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煤泥水最佳用药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褐煤矸石泥化后能使水质硬度增大,现场水样有利于煤泥水的沉降,只需加入FOCUSⅡ型有机凝聚剂,就能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泰丰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而导致选煤厂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对煤泥水的粒度组成进行试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煤泥水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厂矸石泥化非常严重导致煤泥水中细颗粒增多,煤泥水难以沉降,针对此情况采用凝聚剂和絮凝剂联合作用可以达到理想的沉降效果。在实验室沉降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选煤厂实际生产情况,通过TDN2140+TDX1220药剂的联合使用并对加药方式适当改造,浓缩池清水层高度由原来的40mm提高至1000mm左右,循环水的浓度由130g/L降低至10g/L,压滤周期由90min缩短至28min,煤泥水沉降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吴晓华  潘卫东  杨纯 《煤炭学报》2011,36(3):491-496
用4种聚丙烯酸系列添加剂对常村精煤、常村煤泥、巴洲原煤3种煤样进行制浆试验,并同时与萘系添加剂的制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常村精煤和常村煤泥,同等条件下,与萘系相比,聚丙烯酸系列用量降低0.20%~0.45%,提高水煤浆浓度2%~5%;对于同等条件下萘系不能制得水煤浆的巴洲原煤,添加剂用量为0.6%,聚丙烯酸系列的最高制浆浓度为72%~73%。  相似文献   

14.
刘令云  闵凡飞  张明旭  赵晴 《煤炭学报》2012,37(Z1):182-186
对淮南矿区不同密度级原煤进行泥化研究,并分别用激光粒度仪和 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密度级原煤泥化产物的粒度组成、矿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1.6 g/cm 3原煤的泥化率较大,为10.23%;>1.7 g/cm 3原煤的泥化率最大,高达13.79%;泥化煤泥中含有大量<0.045 mm粒级的细颗粒,其中>1.7 g/cm 3原煤泥化<0.045 mm粒级煤泥中<0.025 mm的微细颗粒占99%;随原煤密度增加,泥化煤泥中石英含量逐渐增大,中间密度级原煤泥化煤泥中高岭土含量最高;泥化煤泥中主要矿物为石英和高岭土,其严重影响了煤泥水的澄清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泥浮选困难的问题,探究了pH和金属阳离子对煤泥浮选以及动力学的影响,根据浮选结果,结合浮选动力学计算了煤的浮选速率及灰分的浮选速率。研究表明,pH 在5.5和7.2时在任一浮选时间里煤的浮选动力学曲线都高于其他pH,而灰分的浮选动力学曲线低于其它pH,煤的浮选速率与灰分的浮选速率差值增大|从浮选动力学分析加入不同金属阳离子对灰分回收率的提高效果要高于煤,并且煤的浮选速率也在增加。根据浮选动力学分析表明调节pH可以有效改善煤的浮选回收效果,而加入不同金属阳离子均会导致煤的浮选回收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6.
DLVO理论在煤泥水絮凝机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选煤过程中,煤泥水的处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澄清度直接影响浮选效果,而添加絮凝剂是提高煤泥水澄清度的重要手段。针对煤泥水特性,运用DLVO理论对絮凝剂絮凝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其絮凝效果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絮凝剂进行优化,以改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丛日红  赵瑞 《中国矿业》2021,30(S1):134-137
煤泥水的性质随煤种、产地、采煤方法、运输方式、选煤手段、原煤中细粒含量、次生煤泥性质和数量、可溶性盐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所用水质的变化而变化且直接影响到煤泥水的沉降特性、絮凝性质、过滤效果及脱水后的产品水分含量等。针对煤炭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形成的尖锐矛盾,在选煤厂中急需实现对煤泥水系统的在线粒度检测。目前针对不同煤泥水的粒度在线检测方式主要有激光、超声、接触测量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粒度测量方式的应用特点及适用范围,对比各种测量方式在产品级上的使用情况,针对煤泥水系统的特性,选择基于线性检测原理的直接接触式测量的BPSM_MS在线粒度仪作为煤泥水处理系统的在线粒度检测仪器,通过先进的在线检测分析方式实现煤泥水系统的关键参数在线检测与分析,研究煤泥水粒度特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异常工况的分析及报警技术,为煤泥水系统的过程智能控制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8.
煤泥水系统水质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导率和水质硬度是反映煤泥水系统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加入凝聚剂后煤泥水系统水质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分别考察了单点一次性加入凝聚剂和单点连续添加两种凝聚剂方式下煤泥水系统多个检测点的水质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各个检测点水质硬度和电导率指标的异同。试验证明: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且受凝聚剂的添加方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屯选煤厂原有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添加煤泥分选机和浓缩旋流器对原工艺进行改造,达到了提高精煤回收率和实现洗水完全闭路循环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煤和矸石的入选比例对张二选煤厂煤泥水沉降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0.045 mm极细颗粒煤泥的粒度组成、用XRD衍射仪分析了煤和矸石的主要组成;并将不同质量比的煤和矸石进行泥化试验,取其上清液进行水质硬度化验。化验结果表明:当原煤和矸石质量比为3∶1时,煤泥水硬度最大,对煤泥水沉降最有利。从提高分选效率和节能减排方面考虑,张二选煤厂在生产中应控制矸石的入选量,以加速煤泥水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