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食水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食水产品是指:经过清洗、整理、腌制、醉制等加工工艺,而直接切配食用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产品。我国水食产品的历史悠久,民间早有“生吃螃蟹活吃虾”的说法。生食水产品正式进入餐馆,为消费者所接受,始于20年代末期,尤其南方和沿海地区生食水产品成为餐饮业的流行时尚,有些生食水产品以作为当地传统风味食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烟台市可生食水产品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水平,分析摄食可生食水产品后VP致病风险概率,为强化监督和监管以及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4789.7-2013的要求,对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进行VP的检测,采用Beta-Poisson模型拟合量化评价每次摄食可生食水产品导致的VP发病概率。结果可生食水品中VP总体污染率为16.89%。甲壳类最高达到22.22%,鱼类、贝壳类、头足类和其他类(海参、海蜇)的VP污染率分别为17.39%、17.19%、5.88%、16.67%,类别间无显著性差异(X2=2.028,P=0.731)。餐饮环节的生食水产品中VP污染高于零售环节,小型餐饮店高于中型和大型餐饮店,分别为33.33%、19.35%、15.15%。7~9月份是可生食水产品中VP高污染的时间节点,也是食用可生食水产品平均每次的VP发病概率最高的时间段,达到1.57×10-4,而5~6月份、10~12月份VP发病概率较低分别为9.09×10-5、3.75×10-5。结论 可生食水品中VP的污染相对较高,7~9月份为VP高污染和VP高发病概率的月份。同类水产品中VP污染率低于可生食水产品,表明生产加工是可生食水产品中VP污染主要因素之一,餐饮环节的可生食水产品污染率高于零售环节。建议主管部门强化可生食水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规范其加工生产工艺;建议食品企业实施HACCP安全保证体系。消费者尽量少食或不食可生食水产品,对于水产品尽量加热熟透食用。  相似文献   

3.
速冻方便食品指用粮油、面粉、果菜、肉类、水产品等原料制作,经加热或未加热后速冻、冷藏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的种类很多,市场上常见的大致分水产类、肉蛋类、果蔬类、主食类、点心类.由于食用方便、卫生、营养的特点,全球的消费量正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发酵水产食品风味形成机制复杂,制备和发酵过程中的原料、所用发酵剂以及设备和加工工艺中的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导致形成的风味成分种类多样,从单一层面对不同发酵水产食品风味成分解析较为困难。近年来,通过利用对不同层面准确解析的组学技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转录翻译及相互作用,并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可用于明确特征风味成分,揭示风味形成机制。因此,多组学技术可以用于动态检测发酵过程中水产品风味成分变化并解析风味形成机制、构建风味化合物代谢网络,探究风味相关微生物及酶作用关系。本文综述水产品发酵中风味形成的主要代谢途径、多组学技术应用于解析水产品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的研究进展,以及多组学技术在发酵水产品风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1.方便水产食品用低值水产品加工成鱼糜,再用鱼糜生产出多种鱼糕、鱼卷、鱼丸、鱼片、鱼酱、鱼香肠等。这样的食品不用烹调便可直接食用,既能把低值水产品变成营养保健食品,又可长期保存。2.风味水产食品用优质水产品加工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小包装食品,如鱿鱼丝、鱼松等,用以佐酒或作旅游食品。3.模拟水产品食品用鱼糜加上其他食料制成色、香、味与原味差不多,形近似虾、蟹、贝的人造虾仁、人造蟹肉、人造干贝等。这类食品既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又有胆固醇含量低、价格便宜的优点。4.保健水产品食品以水产品为原料,经特殊加工制…  相似文献   

6.
速冻方便食品指用粮油、面粉、果菜、肉类、水产品等原料制作,经加热或未加热后速冻、冷藏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的种类很多,市场上常见的大致分水产类、肉蛋类、果蔬类、主食类、点心类。由于食用方便、卫生、营养的特点,全球的消费量正稳步上升。近年来,我国速冻方便食品的出口呈明显递增趋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由佛山市食药监局牵头出台的《佛山市食品展销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全面征求意见。《规定》明确规定了制售食品的范围,13种食品及相关产品被列入禁止经营名单,如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等;同时禁止现场制售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易腐败变质产品,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为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高的其它食品或食用农产品,如鱼生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国进口不同国家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7~2019年采集来自七大洲不同国家进口的生肉、冰鲜水产品、乳粉、预包装食品等4大类食品共计1511份, 按照国标方法检验其中可能存在的致病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在鱼类中检出率相对较低(4.17%), 虾蟹贝类中检出率相对较高(26.92%); 单增李斯特菌主要存在于猪肉(13.35%)和鱼类(7.87%)中; 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体污染率相对较低, 分别为2.08%和1.44%; 克罗诺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乳粉中检出率均为0.99%。来自欧洲(15.61%)和南美洲(10.71%)猪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均高于北美洲(3.77%); 来自南美洲鱼类(主要为三文鱼)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11.39%)高于其他地区(5.77%~6.67%)。生食类水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7.77%)、副溶血性弧菌(4.33%)、金黄色葡萄球菌(2.43%)和沙门氏菌(0.49%)。结论 不同国家和不同种类食品中致病菌种类和检出率不同, 需针对性监测; 生食水产品和乳粉中检出多种致病菌, 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生食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调查 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烟台市生食水产品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水平,分析摄食生食水产品存在中VP致病风险概率,为强化监督和监管以及指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GB4789.7-2013,对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进行VP的检测,采用Beta-Poisson 模型拟合量化评价每次摄食生食水产品导致的VP发病概率。结果 生食水品中VP总体污染率为16.89%。甲壳类最高达到22.22%,鱼类、贝壳类、和头足类其它类的VP污染率分别为17.39%、17.19%、5.88%、16.67%,类别间无显著性差异。餐饮环节的生食水产品 中VP污染高于零售环节,小型餐饮店高于中型和大型餐饮店,分别为33.33%、19.35%、15.15%。7~9月份是生食水产品中VP高污染的时间节点,也是食用生食水产品平均每次的VP发病概率最高的时间段,达到1.57×10-4,分别是5~6月份、10~12月份的0.73倍、3.19倍。结论 生食水品中VP的污染相对较高,7~9月份为VP高污染和VP致病的高风险月份,生产加工环节VP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议主管部门强化生食水品加工环节的卫生监督,规范其加工生产工艺,鼓励企业实施HACCP安全控制体系。消费者尽量少食或不食生食水产品,对于水产品尽量加热熟透食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台州椒江区近海海域捕获的不同种类的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及食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国家铅、镉的标准检测技术,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采集的186批次水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类水产品,为0.2365;鱼类和甲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较低。在4类水产品中,品种间的铅的差异性不明显;镉则差异明显,头足类和双壳类水产品镉最高。结论双壳类容易受铅、镉这2类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双壳类的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均值型污染指数来看,4种水产品污染的程度较为轻微,可以放心食用,但建议消费者穿插食用多种类水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炝、醉小水产品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郑理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200335)炝、醉小水产品(虾、蟹、蟛蜞)以其独特的加工方式和鲜美的口味,历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炝、醉小水产品属生食直接入口食品,其卫生质量的好环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东阳市食品中6种致病菌的分布状况进行监测,确定污染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和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污染菌调查工作手册,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生物梅里埃-ATB鉴定系统,对采集的食品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EHEC O157:H7、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检测生肉(牛、羊、鸡、猪)、熟肉、非生食水产品、生食水产品、生食蔬菜、蔬菜色拉、鲜榨果汁共7类样品143份,检出致病菌38株(其中有2份生猪肉同时检出2株沙门菌),总检出率25.2%。其中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沙门菌17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3株。EHEC O157:H7和弯曲菌未栓出。7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非生食水产品(70.0%),其次为蔬菜色拉(50.0%)、生肉(39.5%)、熟肉制品(15.2%),生食蔬菜和生食水产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东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非生食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被污染食品。主要污染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孤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  相似文献   

13.
寄生虫是影响生食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在水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以及江苏省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地方标准制订过程中,为了形成与标准中涉及寄生虫指标相匹配的检验方法,开展了水产品中寄生虫检验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并通过验证确证,建立了相应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通市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收集制定地方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数据。方法:随机抽检江苏省南通市65家主营水产品的餐饮单位共110份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样品,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相关方法检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结果:110份样品中,大肠菌群0.3 MPN/g的为40份,占36%;致病菌检出23份,检出率为20.9%,其中副溶性弧菌检出率为14.5%、沙门氏菌检出率为6.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5.5%。不同类型餐饮单位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P0.05)。结论:江苏省南通市餐饮业经营的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存在微生物污染,有一定的食用安全风险,应尽快制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规范加工操作,以提高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风味是人味觉、嗅觉和三叉神经的一种综合感觉。风味食品最重要的食用品质之一。传统食品风味研究包括特征风味成分的分析、风味在加工中的变化机制、风味释放、新型智能检测手段的开发等。本文从我国食品风味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3个方面简述。1我国食品风味的发展现状我国食品风味科学的起步虽比发达国家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食品风味仪器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1):268-273
海洋磷脂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海洋磷脂广泛存在于水产品中,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加工和储运过程中易发生脂质氧化反应、非酶促褐变反应等,这一系列反应生成的产物一方面引起水产品的酸败,降低食品的品质;另一方面适当的磷脂氧化,提供了脂质来源的风味前体物质,是水产品特征香气物质产生的关键。在水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已鉴定出醇、醛、2-戊基呋喃、苯甲醛等特征香气成分,此类风味物质的形成来源于脂质氧化以及非酶褐变等反应,受这些反应共同作用的影响,形成了食品独特诱人的品质和风味。该文综述了海洋磷脂氧化及其在食品风味中的作用,为深入理解食品特征风味物质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4-2007年肇庆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肇庆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水平,初步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工作手册,2004-2007年采集4个监测点的5大类食品(生肉、熟肉、水产品、生吃水产品和生吃蔬菜)共计325份,对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4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325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7株(8.31%)。其中沙门菌16株(4.9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0株(3.08%),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80份水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株(1.25%)。生肉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为11.35%,其次是熟肉,检出率为9.68%;水产品的检出率为5.45%,生食水产品的检出率为4.00%,生食蔬菜的检出率为2.56%。结论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肇庆市食品的污染普遍存在。生肉、熟肉的污染尤为严重,是重要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18.
磷酸盐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食品保水剂之一,磷酸盐及其复配产品常应用在水产品加工以及贮藏过程中,以提高水产品的保水性,最大限度减少水分、风味物质及营养成分的流失,磷酸盐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中国已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磷酸盐共有16种,对水产品的保水效果取决于磷酸盐的添加种类和添加量,中国明确规定了磷酸盐在不同水产品中的添加量,在冷水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不得超过5 g/kg(以PO_4~(3-)计)。磷酸盐可以通过提高肌肉中pH、螯合金属离子、增大蛋白质的离子强度、促进肌动球蛋白的解离对水产品产生保水作用。由于其价格低廉,保水效果明显常应用在鱼、虾、贝等水产品中。本文综述了磷酸盐保水剂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及其对水产品保水作用的应用,以期为磷酸盐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低温调理食品一般的定义是指以农、畜、水产品为原料,经适当调理后妥善包装,于冷冻(-18℃)或冷藏(7℃以下)的条件下储存、销售,可直接食用或食用前经简单加工或热处理即可食用的产品。依其加工方式及产品型态的不同又可再细分成火锅料类、面食类、米食类、水产炼制品类、面油炸类、中式菜肴类、调理蔬果类及点心类等类。 由于低温调理食品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本土化口味特色,以及需要弹性生产技术等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台湾地区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餐饮服务环节中兽药残留标准涉及的兽药种类、食品种类、残留限量值三个层面逐级分析, 提出了餐饮服务环节兽药残留主要拟检测品种, 综述了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乳制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其国内外的限量值差异, 并对适用于餐饮服务环节兽药残留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