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ОО四年金秋,欣逢瓷都景德镇置镇千年庆典,由江西省高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景德镇陶瓷学院图书馆馆长陈雨前教授主编的“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顺利付梓。这套丛书的问世,以文化价值、陶瓷学术价值,再次鲜明地印证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瓷都景德镇不仅仅是陶瓷生产制作之都,更是陶瓷文化学术之都,陈雨前博士在该套丛书中首次以学者身份提出了“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  相似文献   

2.
3.
4.
王锡良 《中国陶瓷》2005,41(3):85-85
《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付梓出版,我深感欣慰。文跃熟谙粉彩诸多工艺技法且精于绘画,已获得专业高级职称,由其撰写本书,是谓“酣墨绘瓷器,妙笔著文章”,可喜可贺。粉彩肇始于清代,是在陶瓷古彩绘画基础上,汲取珐琅彩制作工艺而形成的釉上彩瓷装饰艺术,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粉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属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景德镇的四大名瓷皆为陶瓷装饰的分支,青花及釉下彩绘,玲珑属坯体装饰,颜色釉系釉的本色表现,而粉彩瓷则是釉上彩绘。粉彩瓷有…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与"景德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和"景德镇学"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为"景德镇学"提供了研究的依据和对象,"景德镇学"的研究有利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锡良 《中国陶瓷》2005,41(3):83-83
由方复教授撰写的《景德镇陶瓷古彩装饰》一书,几易其稿并出版了。嘱我为其作序,确实有种诚惶诚恐之感。因为我尽管在陶瓷艺坛画苑中笔耕六十余载,却从未有过著书立说的念头。然而仔细想了想,如今景德镇的陶瓷工作者不仅在继承优秀的工艺传统,在丰富和发展着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而且也在拿起笔来认真总结、积极宣传陶瓷文化,真可谓“画笔挥写窑火情,文章谱书瓷工心”。方复先生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他堪称文笔与画笔俱妙,艺品与人品双馨。方复先生是个勤快人,一辈子与瓷结缘。他长期从事陶瓷装饰、陶瓷造型和陶瓷教育。他画过古彩,也涉足…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丛书》一套六册。《丛书》顾问史树青、吕济民、金维诺。名誉主编秦锡麟。主编陈雨前。《景德镇陶瓷文化概论》,作者陈雨前、郑乃章、李兴华;《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作者祝桂洪;《景德镇陶瓷习俗》,作者周荣林;《景德镇传统陶瓷雕塑》,作者余祖球、梁爱莲;《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作者李文跃;《景德镇古彩装饰》,作者方复。作者、编委均为高等院校、文化部门的资深教授和专家学者。该丛书一出版发行,立刻在社会和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正如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先生的评价:“2004年,适逢‘景德镇置镇千年’华诞。我认为,《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丛书》便是献给纪念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景德镇置镇千年’华诞的珍贵礼物,也可以说是‘景德镇学’的奠基之作。”本刊将陆续推出专家学者对《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丛书》的书评,以推动中国陶瓷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陈雨前 《中国陶瓷》2005,41(3):86-87
这套丛书,历经多年,总算如期出版,我深感欣慰。这套丛书的意义与价值,我不必多说。我最想说的是,我要向这套丛书的所有顾问、所有编委、所有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秦锡麟先生欣然担任本丛书的名誉主编,年高八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先生热情、真诚、无私地给予了许多指导与支持,景德镇陶瓷学院副院长周健儿博士对我的学术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的挚友杨益民先生也给予了我许多激励,我对他们一直非常感念。令人难忘的是我的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周健儿 《中国陶瓷》2005,41(3):83-84
祝桂洪先生编著的《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一书,行将出版,请为之序。我作为第一读者,阅读之后,觉得书中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文字清新、言简意赅、简明易懂,是一本难得的陶瓷学方面的好书。在阅读是书时,我跟着书中内容,如同走访了瓷都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方方面面,的确就象亲临其境,看得很仔细,许多具体操作技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细部,在书中都见到闻到了。本书的实践性、操作性、可读性以及文句美、彩图美、版面美,都是毋庸置疑的。本书主要是讨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传统工艺技术,发掘和总结千年瓷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传统瓷器生产的宝…  相似文献   

14.
玉兔迎新年,户户乐欢天。以瓷闻名天下的景德镇,利用自身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大做“瓷”文章,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瓷文化旅游活动。使当地市民和国内外来景德镇的游客既能购瓷、观瓷、又可以欣赏到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方李莉 《陶瓷学报》2000,21(4):235-241
通过景德镇民窑的研究,探讨了有关民间手工陶瓷艺术和文化研究方面的方法论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瓷文化丛”的概念。“瓷文化丛”深入到依赖其所生存的陶工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了其衣、食、住、行等生活的细节,它们是陶工们“全部生命活动的蓝图”。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中,陶工们发展出了一套相应的技术和文化艺术,而就是这套相应的技术和文化艺术决定了他们的群体结构和活动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审美和看法,以及对文化历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祖球 《陶瓷研究》1989,4(3):44-50
根据陶瓷工艺和工艺美术的基本原理,研究雕塑瓷区别于日用瓷的特异性,总结景德镇雕塑瓷制作工艺与实践经验,使制作工艺理论与企业管理科学融为一体。推进雕塑瓷工艺与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Frank  B  Lenz  张婧婧 《景德镇陶瓷》2001,11(1):27-29,43
中国是一块文学艺术的沃土,也曾充斥着愚味、迷信与无知,在这里,产生了著名的印刷术、火药还有长城、茶味、丝绸、玉器、纸及古代陶瓷。  相似文献   

18.
周荣林 《中国陶瓷》2005,41(3):86-86
“民俗,历史文化发展见证,民族创业精神和生活理想的结晶。历史的长河使它含蕴丰富、多姿多彩。景德镇,一座有一千多年制瓷历史的名镇,这里世世代代的瓷业工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文化,其中就包含着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瓷业习俗。踏上景德镇这块神奇的土地,展开景德镇历史的画卷,这里飘溢着高岭土的芬芳气息,喷射着太平窑的熊熊火焰,闪烁着‘假玉器’的熠熠光泽。这里的劳动组织、操作的形式和技术的特点,这里的民间传说、崇拜和信仰,这里的节俗、食俗和服饰等等,无一不和陶瓷相联系着,这里的瓷业习俗事象最纷繁、内涵最丰…  相似文献   

19.
《景德镇陶瓷》2003,13(4):44-44
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完成中南海用瓷、上海21国首脑会议专用瓷之后,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设计制作了“富贵牡丹”国宴用瓷,8550件(套)上月已交付使用,也轰动了京城。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每套有盘、碟、碗、酒具、和合器以及异型器皿等27个品种,它的制作成功标志着这个公司高档细瓷整体研制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无论在产品质量、器型规整方面,还是在花面装饰、工艺技术方面都十分考究。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自古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富贵、美丽、吉祥的象征。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瓷花面采用牡丹花纹装饰,运用传统的穿枝形式,装饰器皿的外壁…  相似文献   

20.
刘远长 《中国陶瓷》2005,41(3):84-85
陶瓷雕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是艺术和科学的结晶。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的陶瓷雕塑始于南朝的陈代以前,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人《南窑笔记》云:“隋大业中始作狮象大兽二座,奉于显仁宫。”可见到了隋代,景德镇的陶瓷雕塑已成为贡品,已有相当高的水平。入宋以来,陶瓷雕塑的品种更加繁多,技艺精巧,影青装饰尤为盛行。到了元代,出现了青花釉里红装饰,塑工精细,人物形象复杂多变。明清时期出现了五彩和彩绘装饰,陶瓷雕塑逐渐形成了工艺精巧、色彩斑斓、富丽堂皇的风格。陶瓷雕塑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更多的是用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