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阿拉伯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五碳糖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文章对D-阿拉伯糖醇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进行了综述。对包括D-阿拉伯糖醇发酵菌株筛选、发酵工艺优化、微生物发酵底物利用及D-阿拉伯糖醇的分离纯化等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同时对今后低成本、绿色化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用聚氨酯泡沫为载体,将D-核糖生产菌固定.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吸附法发酵生产D-核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为:温度38℃、初始pH值7.5、接种量10%、栽体质量0.15 g、载体体积0.75 cm3.在此工艺条件下,D-核糖的产量为53.66g/L,比游离发酵的产量提高了28.4%.将吸附法、包埋法以及游离发酵3种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吸附法和游离发酵操作简单;吸附法得到的D-核糖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蔗糖为原料生产山梨醇和高纯度果糖浆、进一步用山梨醇生产维生素 C 的生产路线.在做了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以蔗糖为原料只生产山梨醇和高纯度果糖浆,效益微弱:如果进一步用山梨醇生产维生素 C,则综合效益甚佳,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开拓项目.  相似文献   

4.
苹果渣发酵生产生物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渣等废弃资源为发酵底物,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工艺,发酵时间48 h,底物含水量50%,发酵料层厚度30 mm,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45%.  相似文献   

5.
D-核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戊糖,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及若干辅酶和维生素的组成成份,也是生物体内合成组氨酸、腺嘌呤、鸟瞟呤等重要物质的前体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饲料工业等领域。在“发酵法生产D-核糖技术的研究(Ⅰ)”中主要介绍了D-核糖的性质和应用,在“发酵法生产D-核糖技术的研究(Ⅱ)”中主要论述D-核糖的生产方法:提取法、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本文将重点对生物发酵生产D-核糖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并针对目前生物发酵生产D-核糖技术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有机酸发酵中,苹果酸发酵的方法分为两种,即"一步法"和"两步法".以米曲霉为菌种,通过一步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温度、接种量、起始糖浓度以及碳酸钙加量4因素进行探索,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4.0℃、起始糖浓度为100.0 g/L、接种量8.0%、碳酸钙加量75.0 g/L.  相似文献   

7.
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细菌纤维素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基质消耗和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发酵过程、工艺优化和计算机模拟,从而提高发酵产率、降低发酵成本.文中分析了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模型,包括菌体生长模型、产物生成模型、底物消耗模型等,以期建立更加合适、适用范围更广泛、影响因素更全面的动力学模型,从而有效地提高发酵产率,降低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自然发酵工艺基础上,为了缩短柿果醋发酵时间,以水柿为原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只接种了酿酒活性干酵母的柿果醋的发酵规律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醋酸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酵母菌接种量对醋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建立了柿果醋一步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酵母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时产品醋酸含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9℃、酵母菌接种量0.87‰、发酵周期178 h.验证试验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采用益生菌发酵的方法生产新型水牛奶酪。以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生产新型水牛奶酪,通过对比确定最佳工艺方法。结果表明:经过益生菌一步发酵生产新型水牛奶酪,工艺简单,产品口感细腻。该方法可应用于将水牛奶采用益生菌一步发酵生产新型水牛奶酪。  相似文献   

10.
木糖醇作为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合成原料,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木糖醇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发酵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纯化简单等优势,一直被认为是绿色经济的木糖醇生产工艺路线。本文通过对生物法生产木糖醇的热点问题:发酵菌种的分类和发酵性能、基因工程菌的改造策略、以半纤维素水解液为发酵底物的制取、脱毒处理和发酵条件优化以及在固定化技术中所应用到的载体和固定化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系统阐述了生物法发酵生产木糖醇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