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岩心、常规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确定姬塬油田长6段钙质夹层岩电特征和分布规律,依据钙质砂岩和非钙质砂岩之间沉积和成岩的差异性,探讨岩石学特征和成岩演化过程对钙质夹层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质夹层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和砂泥岩组合类型密切相关,宏观上受砂泥岩厚度以及砂体的成因类型控制,微观上受碳酸盐胶结物来源和孔隙空间的综合影响。胶结物来源的充足程度与砂岩周围暗色泥岩的厚度以及砂泥岩距离密切相关;孔隙空间的大小受砂体岩石学特征和后期成岩演化的双重控制,刚性颗粒含量高、粒度粗、分选好的砂岩,原生孔隙发育,碳酸盐胶结时期孔隙空间较大,利于钙质夹层的形成;早期压实和绿泥石胶结作用减少孔隙空间,是阻碍碳酸盐沉淀的关键成岩作用。三角洲前缘储层中靠近厚层泥岩、原生粒间孔隙发育且未经历强烈压实和绿泥石胶结作用改造的沉积相带容易发生碳酸盐胶结形成钙质夹层。  相似文献   

2.
辽东湾海域古近系沙河街组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方向。J油田为辽东湾海域典型的中深层油藏,已钻探的开发井普遍钻遇钙质砂岩,极大影响储层品质,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及钻井、测井资料,对J油田沙二段钙质砂岩的成因机制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岩的形成和展布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受砂岩顶、底部泥岩成岩作用影响,钙质砂岩具有粒度细、含油性差、物性差、密度高等特点。受沉积作用影响,在垂向上,砂岩的沉积厚度和沉积韵律控制碳酸盐胶结的类型和发育部位;平面上,沉积相带和泥岩厚度影响钙质砂岩的平面展布和胶结强度。基于研究区沙一段泥岩和沙二段砂岩平面分布特征,预测沙二段钙质砂岩平面展布规律,认为砂岩厚度相对较薄、泥岩厚度相对较大的湖盆中央为研究区钙质砂岩发育带,其储层品质受钙质砂岩发育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Alberta盆地下白垩统油砂储量巨大,但基于泥质含量对油砂开展的沉积相划分不能准确预测储层与隔夹层分布,难以指导油田开发。本文以多口取心井岩心描述为基础,结合测井资料,对研究区下白垩统油砂的沉积特征和隔夹层类型进行了研究,将油砂层段划分为潟湖、潮汐影响的曲流河、潮坪和正常海相等4种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8种沉积亚相、20余种沉积微相,并对每种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孔隙性及含油性进行了精细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潟湖内可形成滩坝砂岩-泥岩储盖组合,砂岩内基本无隔夹层;在潮汐影响的曲流河、潮坪及海相泥岩储盖组合中,曲流砂坝、低潮砂岩、潮道砂岩为主要储层,可以识别出3类8种隔夹层,即强隔层(包括弱改造河漫、河道侧翼、高潮泥岩)、弱隔层(包括中改造河漫、中潮层理状砂岩)和夹层(包括强改造河漫、曲流砂坝中的泥砾、滞留沉积体)。通过测井曲线上不同沉积相带及隔夹层类型的识别,可为研究区无取心井的测井曲线沉积微相分析奠定基础,据此建立的沉积模式对于指导油田开发、提高储层与隔夹层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的碎屑岩储层中存在早期碳酸盐胶结,为分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以便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方法,结合岩石物性研究和测井解释结果,分析了该区古近纪珠江组早期碳酸盐胶结砂岩的孔喉特征,发现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表现为“悬浮砂”结构,主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而孔隙式胶结的钙质砂岩,其渗透率一般超过100 mD,平均孔喉半径大于15 μm,为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在分析珠江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的影响,发现由于碳酸盐含量的不同,其影响具有双重性:①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一般坚硬致密,难以被溶蚀改造,孔喉不发育;②孔隙式胶结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形成,其胶结的钙质砂岩在后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下可以产生特大溶孔,形成高孔、高渗储层。结论认为:该区早期碳酸盐胶结的海相砂岩,抗压实能力较强,在酸性流体作用下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单俊峰  刘兴周  李理 《特种油气藏》2012,19(5):11-14,151
通过古近系致密砂岩取心井段的测试资料分析,结合试油、投产等勘探成果数据,确定了辽河坳陷古近系致密砂岩储层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古近系致密砂岩储层中压实、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均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非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沉积微相控制了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分布。由此出发,形成致密砂岩沉积微相刻画、颗粒相描述以及分选相预测"三相"结合的致密砂岩有效储层地质预测方法,利用"三相"结合能够准确确定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分布。  相似文献   

6.
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研究较少,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对镇泾地区长8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单套砂体与有效泥岩隔夹层发育情况,长8小层沉积格架可划分为单层式、夹层式和互层式3类;储层质量较好段多位于单套式砂体中部;单套砂体的厚度与储层质量较好段的厚度、物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单套砂体厚度小于7m时,储层质量较好段基本不发育;压实和钙质胶结作用是储层质量受控于沉积格架的主要机理,压实作用从整体上控制了储层质量,砂体厚度大更有利于储集空间保存,从而形成优质储层,单套砂体顶底部钙质胶结比较发育,钙质胶结砂岩的厚度与相邻泥岩隔夹层的厚度相关系较好;砂岩与相邻泥岩碳氧同位素表明泥岩的压实排水是钙质胶结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沉积格架与储层质量的关系,阐明了储层质量受控于沉积格架的机理,为少井条件下有利区优选奠定了基础。1和长821和长82小层  相似文献   

7.
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方法可以定量预测地下岩性和储层孔隙流体分布。根据川中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本文选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进行二维贝叶斯分类。井数据分类结果表明,利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各种岩性,甚至可以初步识别孔隙流体。因此,将该分类技术运用到反演的地震属性中,得到了目标层段、围岩及储层孔隙流体在横向上的分布。预测的岩性分布基本上反映了目标层位的沉积特点,含气砂岩主要分布在须二段砂体的内部并且在B井两侧富集。  相似文献   

8.
南海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发育三角洲-陆架沉积体系,由于受到北部古珠江三角洲和东南部东沙隆起的双重物源影响,岩相组合以及沉积类型多样化,低渗储层较为发育,但目前在储层沉积和砂体地质模式方面缺乏系统认识。利用薄片鉴定、测井岩相定量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地震沉积学等方法,分析了珠海组及珠江组纵向约1 000 m三角洲-陆架沉积砂体的发育模式及特征。划分了中渗中粗砂岩相、低渗钙质砂岩相、低渗泥质砂岩相、低渗细粉砂岩相、低渗中粗砂岩相以及泥岩相六类岩相,建立了岩相定量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层段划分为厚层中粗砂岩段、砂泥互层中粗砂岩段和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三元沉积序列,构成了一个粒度逐渐向上变细的正旋回沉积。厚层中粗砂岩段主要目标为发育一定溶蚀孔隙,且顶部发育一定泥岩封堵的砂层;水下三角洲前缘砂泥互层沉积,组成了较好的储盖组合,利于油气藏形成。大套泥岩夹薄层砂岩段砂体以透镜状孤立发育于厚层陆架泥中,是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延长组属于岩性油藏,主力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整体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有利砂体展布是制约红河油田勘探开发的关键。由于砂岩储层与周围泥岩盖层波阻抗差别小,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预测储层分布。以红河油田主力油层长81为例,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和中子孔隙度曲线重构了一条可以有效区分砂岩和泥岩的岩性指示曲线,通过多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对长81砂体进行了预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水平井的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岩心、薄片鉴定、测井和测试等资料对文昌油田群珠江组储层中钙质夹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质砂岩层主要分布在介壳碎屑富集区、泥岩或砂质泥岩突变接触带。主要有大气成岩、埋藏成岩2 种成因类型,其中以埋藏成岩作用为主。钙质砂岩层的发育主要受沉积微相类型、构造幅度、泥砂岩厚度比3 个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利用岩心、微电阻率成像和常规测井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构造带SY区和SE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地层发育一套海底扇背景下细粒沉积体,在重力流沉积过程中受到深水牵引流中的内波内潮汐的改造,形成了5种典型的岩相类型:(1)双向砂纹层理细砂岩相;(2)波状、脉状和透镜状层理砂泥互层相;(3)双泥岩纹层、泥质条带细砂岩相;(4)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细砂岩相;(5)漂浮泥屑、泥砾细砂岩相。研究表明,SE区黄流组一段整体上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少部分内波内潮汐沉积,同时可见重力流和内波内潮汐沉积互层。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重力流沉积机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近年的勘探实践,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的优质储层主要为深水重力流砂岩沉积成因,探讨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的沉积机理是储层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深水重力流的流动机制和流变过程的理解以及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沉积结构的分析认为,陆坡区是深水重力流的主要沉积环境,陆架坡折带控制了白云凹陷深水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分布。南海北部宽陆架背景使得沉积作用更明显地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白云凹陷深水区主要的粗粒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与相对低海平面有关。高位末期古珠江三角洲推进到了陆架边缘,低海平面期间重力流沉积在白云凹陷深水陆坡区形成了平面上的多点源-线源的多水道-朵叶体散布,时间上有先后层次地周期性出现的沉积模式,这种沉积模式导致了砂岩储层分布的散布性、诡异性和形成岩性圈闭的复杂性。多水道化中小规模的复杂砂体分布是白云凹陷深水储层的特色。深水重力流具有沿坡搬运,下切成沟,坡缓减速,择低而积,稀释分异,有限分布等特点。重力流的流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在流动过程中被海水混入稀释而导致的砂、泥分异作用,这是砂泥混合重力流能够析出砂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和已发现油田实例分析,对传统深水重力流沉积进行了厘定,认为深水重力流沉积可划分为分异好的浊流沉积和分异差的块体流沉积,前者中富砂浊积体是有利的勘探目标.富砂浊积体由水基的浊流砂(砾)、泥基的碎屑流沉积和牵引流沉积组成.从汇水区到盆地中心,一次浊流沉积可分为4个阶段:即路过沉积、限制性浊积沟道、沟道和朵...  相似文献   

15.
南沙海域主要沉积盆地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炳伟 《海洋石油》2007,27(1):30-35
南沙海域面积为82.6×104km2,含油气沉积盆地发育,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其中大型盆地有曾母、北康、南薇西、中建南等。该区研究程度很低,据现有资料,通过对区域构造、地层、沉积储层、烃源岩特征等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曾母、北康、南薇西、中建南等盆地经历了断陷期和坳陷期沉积演化后,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发育了冲积扇相、河湖相→滨岸沼泽相→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沉积体系,区域上存在始新统、渐新统、中新统三套烃源岩,以及渐新统砂岩、中新统生物礁两套主要储层,区域盖层为上新统和更新统浅海—半深海相泥岩。  相似文献   

16.
保山盆地为滇西的一个具西断东超箕状断陷结构的新近系小型盆地。为搞清区内保山气田的沉积特征,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工作,结合沉积岩(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沉积岩的岩性特征(颜色、岩石类型、岩石结构、黏土矿物、岩相组合)的分析研究,借助于沉积相在测井和地震剖面上的显著特征,研究并划分了保山气田新近系上新统羊邑组二-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前缘席状砂、河口坝等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浅湖亚相中的浅湖泥和浅湖漫流席状砂沉积微相。剖析各类骨架微相的沉积特征后指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缘席状砂为该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7.
断陷湖盆陡坡带砂砾岩体沉积期次划分一直是影响砂砾岩体油藏勘探开发的一个难题。通过对东营凹陷盐家油田岩石相研究,识别出泥岩相、砂岩相及砾岩相3大类岩石相.并将其细分为10小类。利用小波变换分析技术,选择砂泥岩剖面的自然伽马(GR)曲线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实现砂砾岩体内等时地层对比;并建立了各级沉积界面的识别标准,识别出研究区从亚段、砂组到小层的三级沉积界面,并将盐家油田沙四上亚段统一划分为4个砂组、15个小层。  相似文献   

18.
依据岩心观察,从单井相分析入手,结合钻井岩性剖面、沉积构造和电性特征等地质资料,系统研究了渤南油田五区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及前扇三角洲组合,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分流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前扇三角洲泥等五种微相,并建立了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储集微相的物性特征,河口坝储集物性略好于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物性最差。水下分流河道砂为研究区主要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9.
M 地区在晚三叠世须二段沉积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有大套较厚的砂岩,同时夹有 薄层泥岩,为典型的砂包泥沉积,储层为孔隙度与渗透率均很低的致密砂岩孔隙型储层。有效剔除泥岩夹 层与致密非储层砂岩是M 地区储层预测的重点。提出利用自然伽马反演剔除薄层泥岩的影响,再结合孔 隙度曲线进行拟声波波阻抗反演,凸显孔隙型储层响应,从而进行综合储层预测。研究结果表明,M 地区 西北部为主河道发育区,储层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20.
砂岩岩石力学性质对储层压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岩相学观察以及岩石力学试验,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砂岩成岩相类型、岩石力学参数以及可压裂性,分析了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岩相学因素。研究区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砂岩可分出6种成岩相:蚀变杂基充填强压实致密成岩相、石英加大硅质胶结粒间孔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致密成岩相、钙质溶蚀孔成岩相、杂基溶蚀孔成岩相和岩屑溶蚀孔成岩相。不同成岩相砂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有所差异,脆性矿物含量、硅质胶结物含量以及压实重结晶程度越高的成岩相,则其抗压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孔隙度越大的成岩相,弹性模量越小;石英等脆性矿物含量越高、压实程度越弱、孔隙度越高的成岩相,则其泊松比越小,反之则越大。脆性系数较大的石英加大硅质胶结成岩相、钙质胶结溶蚀孔成岩相和杂基溶蚀孔成岩相可压裂性好,其他几类成岩相砂岩可压裂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