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导致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影响开发效果。采用物理实验和油藏工程的方法,研究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对特低渗透油藏的注入压力,地层渗透率和产能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岩心渗透率越低,注入水的注入压力与地层水的注入压力之差越大;在渗透率相同的情况下,滤膜孔径越小,注入水渗流阻力越低;处理注入水的筛网尺寸越大,油层渗透率伤害越大,特低渗透油藏的产量和极限供油半径越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史深100油田的油层物性特点,根据油气层损害的机理,合理地选择了聚合物铵盐泥浆体系,采用颗粒半径约为1.66μm的超细碳酸钙和单向压力封闭剂作为屏蔽暂堵剂,并通过对泥浆中固相颗粒,滤失量,pH值,密度的控制,实现油层保护,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比没有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初始增产96%,稳产增产51.5%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钻井液油层保护技术对其它油田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且强水敏储层注水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保护油层的注水井预处理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的效果情况,为低孔低渗油气田强水敏储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史深100油田的油层物性特点,根据油气层损害的机理,合理地选择了聚合物铵盐泥浆体系,采用颗粒半径约为1.66μm的超细碳酸钙和单向压力封闭剂作为屏蔽暂堵剂,并通过对泥浆中固相颗粒、滤失量、pH值、密度的控制,实现油层保护。现场实施效果表明: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比没有实施油层保护的6口井初始增产96%,稳产增产51.5%,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钻井液油层保护技术对于其它油田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钻井采油一体化研究思路的指导下,建议从钻井开始着手,运用现代油藏开采保护理论知识,结合江汉油田油藏特性,开展钻井现场的油层保护实验,探索研究江汉低压低渗油层的损害机理,钻井液渗滤对低压低渗油层的影响,分析了解江汉油田低压低渗油藏在钻井过程中的油相和液相渗滤机理,并形成了一套江汉油田低压低渗油藏钻井过程中保护措施及施工控制措施,为江汉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成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低孔、低渗造成的;②微孔隙发育造成的;③成水钻井液侵入造成的。通过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探测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自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法(水层的RRSR值为0,油层、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值大于0)。该方法在Y油田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3参8  相似文献   

7.
聚合物驱产出水回注油层的污染物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分析了大庆油田南三区东部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前后原油,聚合物,固体悬浮物,无机离子和细菌等成分的含量及其固体悬浮物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根据油层损害机理并结合该区油层的孔隙特征,研究和确定了污染物质,即:聚合物驱产出水中硫酸盐中还原菌是主要污染物质,向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的低,中渗层及高台子层回注时,固体悬 物和原油也是主要污染物质,而聚合物仅对低渗层造成损害,常规处理方法对污水中原油油处理效果最好,对PAM和固体悬浮物的处理则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8.
大港油田部分重点产能区块属于中孔低渗油藏,非常容易发生油层损害。通过对这些区块油层基本特征、油层损害机理系统研究,优化设计了保护油层的理想充填型和广谱“油膜”暂堵型钻井完井液体系,并对2 种体系的油层保护效果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广谱“油膜”暂堵型钻井完井液体系对油层的保护效果更佳,渗透率封堵率达到91.4%以上,渗透率恢复值高达99.3%,矿场测试的纯损害表皮系数接近0,阻止了钻井完井液中固相颗粒和滤液对油层的损害,实现了对油层的更好保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低孔低渗且强水敏储层注水井油层损害的机理、保护油层的注水井预处理技术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取得的效果情况,为低孔低渗渍气田强水敏储层的注水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大庆外围油田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钻井过程中成本低效果好的油层保护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4个区块开展了钻井液损害评价室内试验和油层保护技术筛选试验。根据不同体系的钻井液对岩心的固相损害程度、液相损害程度和总体损害程度试验结果,搞清了目前外围油田常用的3种体系的钻井液对油层的损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钻井液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较大,损害程度最高达64.54%,且以液相损害为主,因此,对于外围低或特低渗透油田油层保护重点是降低外来流体的滤失量。通过油层保护技术筛选试验可知,加入液体抑制剂的改性钻井液可使岩心损害程度减少20.04个百分点,采用超细碳酸钙屏蔽暂堵技术可使岩心损害程度减少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这2种技术达到了保护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张三 《石油学报》2019,40(9):1095-1103
根据地质录井、实验分析、压裂试采等资料,基于动态分析、渗流理论及物质平衡原理,动、静态分析相结合,对特低渗透砂岩油层钻井液(泥浆滤液)侵入程度及其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压裂试采曲线特征将特低渗透油层的生产动态划分为初产与稳产2个阶段:1初产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外来流体沿人工及天然裂缝系统的快速返排,产水量及含水率变化迅猛;2稳产阶段主要表现为地层原始流体在饱和度控制下的相对渗流,产水量及含水率变化处于低稳状态。正常油层具孔隙型单孔介质,通常无明显的钻井液侵入,其初产阶段的地层吞吐水量大致相当。低阻油层具微裂缝-孔隙型双孔介质,具有显著的钻井液侵入特征,其初产阶段的地层吞吐水量差异大致等于钻井液的侵入体积。利用地层初始吞吐液量差异确定了特低渗透砂岩油层的钻井液侵入程度,并以地层吞吐液量、钻井液侵入深度、结合压裂曲线特征,量化判断油层属性。建立了油层电阻率与钻井液侵入深度关系图版,定量评价了钻井液侵入的影响,分析了低阻油层成因。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深度越大,则油层电阻率越小,低阻油层是钻井液超深侵入的结果;由于双孔介质及其微裂缝的发育,低阻油层的钻井液侵入深度通常超过了感应系列的径向探测半径,因此导致了"低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研究聚合物驱时,不仅要注重对驱油效果的研究,还要研究对油层可能造成的损害因素及其机理,采取保护油层措施,使聚合物驱有效地发挥提高采收率的作用。该文通过聚合物室内配伍性实验、流动实验和吸附实验等研究,评价聚合物驱中的油层损害,研究了油层损害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室内评价油层损害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气井绝大部分使用水基钻井液钻井。泥浆中的固相颗粒和聚合物侵入油层。孔隙间的流体饱和度的改变,滤失液与孔内物质和/或基质的反应导致了油层的原始渗透能力下降。使油层受到损害。油层损害的程度由损害率(DR)确定。渗透率主要受渗透率最佳的层面(滤饼)的影响。通常是从整体来评价岩心的损害。这种方法与油藏条件下的真正情况不符。本文中一种新定义的损害率用来评价不同钻井液对若心的损害。这种新定义的损害率对评价原始渗透性很好的岩心很方便。它可以确定被测岩心的可靠的损害程度。而且,它被证实岩心的损害程度决定于钻井液和岩心的接触时间以及所用钻井液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14.
巴38断块储层物性从中孔特低渗到中孔中渗,非均质性强,属于强水敏、强盐敏地层.针对巴38断块储层特征和现场使用的钾铵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特点,研究出了适用于巴38断块的油层保护剂L-RP-2.该油层保护剂L-RP-2中引入了中-低分子量聚合物,利用聚合物分子链可以将不同形状和不同粒度的惰性颗粒,包括原井浆中的固相颗粒链接起来共同对储层进行有效封堵.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油层保护剂L-RP-2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大于85%,封堵深度小于10 mm,满足了油层封堵技术的要求.加有油层保护剂L-RP-2的保护油层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40口井,在进行测试的15口井中,12口井共计13层表皮系数均小于零,为完善井,3口井表皮系数小于1,为轻微损害井,可见油层保护剂L-RP-2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油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论油田压裂技术和压裂液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不同储层性质,选用压裂技术系列中的不同压裂方式,使压裂效果达到最佳。方法:对压裂技术系列中的数种压裂工艺和与之配伍的压裂液的特性、技术关键点及对压裂层的预处理技术分别作了论述和对比。结果:压裂技术是低渗油层改造的重要措施,选准适合油层特点的压裂技术是压裂作业成功的先决条件。结论:低渗透、薄油层是压裂作业的主要对象,压裂前后对压裂井的地应力测井、裂缝监测技术及综合测井资料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对即将投入开发的低渗油田,整体压裂改造开发效果会更好,压裂井油层防污染保护和套管保护是压裂作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低渗透油层的空隙、喉道结构,几何形态、孔隙系统、孔隙喉道组合;低渗储层自然产能高低不一,一般需要压裂改造才能获得有效产能,其储层微孔隙发育.存在储层伤害因素,在此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配套的大型油层改造措施攻关,要注意油层改造过程中的油层保护工作。以提高油气井产能。具体工艺措施如下:钻井、固井、射孔、油层改造、采油等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7.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发育的王集-侯庄砂体具有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其平原亚相 相由众多的辫状河道组成,前缘亚相由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侧缘,河道间,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组成。本文对该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与油层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冲击波解堵技术的作用机理及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射孔通道作用油层,使油层产生多条辐射状微裂缝,油层发生剪切错动,破碎的岩石颗粒充填裂缝,适合低渗透油藏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油层堵塞解堵,能有效地解除近井地带的油层污染,改善油层渗透性,增加油层出油剖面,提高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驱中的油层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聚合物驱时,不仅要注重对驱油效果的研究,还要研究对油层可能造成的损害因素及其机理,采取保护油层措施,使聚合物驱有效地发挥提高采收率的作用,该文通过聚合物室内配伍性实验,流动实验和吸附实验等研究,评价聚合物驱中的油层损害,研究了油层损害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低渗油层注水压力高,高压注水井逐年增加,对油田稳产产生影响,同时对套管产生潜在的伤害。从油藏物性、配伍性、水质和地层伤害等角度详细分析了沙埝低渗油层Ef2 1注水压力高的主要原因,介绍了预处理技术、酸化和酸压增注技术,以及现场几十井次的措施应用效果,提出该区低渗油层的降压增注对策,为江苏类似低渗砂岩油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