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原文波 《煤》2015,24(3):63-65
巷道立交点处上下两巷的支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巷道使用期间的安全,进而影响全矿的连续稳定生产,本文通过对漳村煤矿在立交点支护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详述了四种立交点下巷支护形式,并从巷道断面、支护强度和经济投入等方面,对四种支护形式进行了详细对比,为不同条件下巷道立交点下巷支护形式的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塔山煤矿3~5号煤层跨度10m切眼的支护难题,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切眼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大垮度切眼的支护形式为高强度锚杆、组合锚索、W钢带、金属网、混凝土联合支护,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达到了支护设计的预期效果,保证了大断面切眼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沿空送巷的支护形式和使用效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支护的改进方法,并推荐了一种综合的抗破坏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总结了龙口矿区“三软”地层巷道支护采用的几种主要支护形式及使用条件,介绍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及支护形式,提出了“三软”地层巷道支护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阳泉矿区对高瓦斯 (或突出 )煤层回采巷道所特有的瓦斯尾巷支护形式的改革 ,避免了以往支护存在的缺点 ,保证了掘进及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 ,改革后的支护形式即“锚、带 +锚索”的组合支护形式 ,在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是值得在类似条件下推广使用的一种支护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本林 《煤矿机械》2019,(9):133-134
阐述了基于侧壁和锚护稳定的掘进工作面最小支护阻力的计算方法,针对掘进机载临时支护2种形式论述了其特点和巷道适应性,最后介绍了掘进机载临时支护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空区下煤巷锚杆支护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从建 《煤炭技术》2007,26(4):74-76
介绍了采空区下煤巷使用金属网锚杆支护的形式以及取得的经济效果,总结了锚杆支护的现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回采工作面切眼掘进使用单体液压支架及金属铰接顶梁的支护形式 ,这种支护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保证了工作面切眼掘进及回采期间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孙守仁 《建井技术》1998,19(5):17-18
蔚县矿区首次开发锚杆支护技术,通过对几种锚杆的使用、检验和分析,确定了适宜的锚杆支护形式,为崔家寨矿井的高速、高效和优质建设以及该矿区后续矿井的锚杆支护形式的选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鹤煤八矿对中央水泵房采用联合支护加固技术,找出了在受采动影响条件下提高机电硐室支护强度的办法,选出了八矿机电硐室在使用期间受压加大条件下合适的加固支护形式,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控制巷道变形,确保了机电硐室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1.
井巷整体式支护是指竖井井壁和巷道碹体等支护型式。以往人们根据支护愈厚承受地压愈大的传统观念,在深井筒和松软岩层的井巷中,一味增大支护厚度。本文根据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指出:随着支护厚度增加,支护刚度就增大,从而地压也随之加大,导致支护内的应力并不显著降低。因而单纯地增加支护厚度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文中给出了计算支护厚度的弹塑性理论公式,通过计算,编制了几种不同条件下的支护厚度与应力关系曲线,指出其合理支护厚度范围。又按最低支护成本的经济原则推导了最优支护厚度的公式,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回转窑托轮接触应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超静定复杂梁支承系统程序化求解方法计算轮带托轮间的支反力,再作为分布载荷施加在托轮上,采用ANSYS软件对托轮作有限元分析,求应力分布,找出接触危险部位的最大应力。所求得的支反力与现场经验值基本一致,且刚度阶梯化和非均布分布载荷转化越精确,所求支反力就越准确。每个托轮的接触应力不同,哪一档筒体处的轴线偏移量大,则该档托轮的受力和接触应力也大。定量地求出轮带与托轮间的最大接触应力与压力,可较准确地进行调窑,对托轮的结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极软岩巷道交岔点钢管混凝土支架结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晓升  刘珂铭  张磊  郭贺 《煤炭学报》2015,40(9):2040-2048
为解决极软岩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结合钢管混凝土支架和极软岩巷道围岩的力学特性,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支架控制极软岩巷道变形的机理。对查干淖尔一号井井底车场中3个极软岩巷道交岔点支护问题采用了工程类比法进行分析,结果认为:若能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结构优势,采用"194 mm×10 mm钢管混凝土支架+钢筋网+400 mm厚混凝土喷层"的支护方案可有效控制3个极软岩巷道交岔点的围岩变形。因此,设计了适用于极软岩巷道交岔点的钢管混凝土支架结构形式:极软岩巷道交叉点钢管混凝土支架,采用由支撑架和"C"形异形支架组成的组合结构。提出了查干淖尔煤矿井底车场3个交岔点的支护方案,并进行现场支护试验。现场支护试验证明:巷道交岔点支护2 a后,收敛量小于100 mm,巷道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锚杆支护技术快速发展,在巷道围岩控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澳、美、英等锚杆支护技术先进国家。我国也在研究推广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由于能主动地加固围岩护为主动支护,有效改善了矿井的支护状况,具有施工方便、效率高,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等特点,而成为当今巷道支护改革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梅河矿三井软岩巷道原有支护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试验巷道采用喷锚网加钢筋混凝土弧板复合支护的新方案,并对其设计、试验及施工工艺作了全面论述。试验与监测表明,设计中支护参数的选取是合理的,支护效果是显著的,支护后40天左右现场围岩的位移速度明显趋缓。这一复合支护方案具有先柔后刚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国际弧板支护发展的新趋势,它是我国支护技术上的革新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长沟峪煤巷支护效果的FLAC~(2D)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LAC2D对长沟峪煤矿回采巷道无支护时、锚杆锚索支护时、注浆锚杆加强支护时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巷道围岩在不同支护形式下的变形情况,论证了现行锚杆锚索支护的可行性,及在煤壁破碎的情况下采用注浆锚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以往撤架工艺中三角区空顶面积大、支护强度弱、人员作业区域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采用“三掩护支架及三角区支护[1]配套撤架技术”替代“双掩护支架”[2]撤架工艺,该工艺在8310工作面应用成功,实现了支架的顺利撤出,避免了压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任永强  奂光润 《中州煤炭》2020,(9):192-195,216
针对综采工作面传统的超前支架迈步前移时对顶板的反复支撑破坏问题,采用自移单元式巷道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提前进行支护,主要对超前支架支护形式、支架承载原理及工序衔接关系进行技术研究,通过支架的操作台控制超前支架升降,实现了超前支架对顶板的有效支撑,同时支架前移利用单轨吊起吊进行前移,具有移动快速、安全稳定特点,突破了综采工作面快速推进的瓶颈,助推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软岩巷道支护的探索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矿井向深部区转移,矿山压力增大,其巷道支护方式也将发生较大变化。裴沟矿区通过巷道支护方式的演变,巷道支护逐步贴近利用巷道支护与围岩共同承载的支护原理,大大提高了支护强度,降低了巷道失修率和返修率。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煤炭资源进入深部开采时破碎围岩巷道支护所面临的变形大、易失稳、难支护等问题,提出“架棚+锚杆(索)+注浆”协同支护方案,运用钻孔窥视确定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性、裂隙发育特征,FLAC3D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常规锚网喷支护、锚注支护及棚锚注协同支护塑性区分布,结果表明:棚锚注协同支护技术较另两种方案表现出更好的支护效果,塑性区分布范围明显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得以缓解,支护巷道模拟变形量与工程监测较为接近。工程试验表明:采用常规锚网喷支护、锚注支护巷道仍存在较大变形,不能保持长期稳定,棚锚注协同支护巷道变形明显降低,应用期间顶板下沉量较常规锚网喷支护降低了68%,两帮位移降低了52%,满足巷道支护稳定要求。棚锚注协同支护技术对深部破碎围岩巷道变形控制效果显著,尤其在掘进影响期控制围岩作用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