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粮油学报》1989,(4):59-64
二、罐储试验(甲)本项工作是与试验室同步进行的,油品原料(见表1),加工工艺都完全相同,从现行生产、消费的实际出发,试验油为:脱胶毛油(B)和精制菜油(D)。在本节曲线图中,前者用实线,后者用虚线。原始品质见表2中 B、D 栏。  相似文献   

2.
对茶叶籽毛油进行了6个月的储藏实验,模拟工厂实际情况,探究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榨茶叶籽毛油储藏稳定性较冷榨茶叶籽毛油好,储藏条件对茶叶籽毛油品质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光照、温度和密闭性;储藏6个月后,茶叶籽毛油酸值、过氧化值增幅均超过100%,氧化稳定指数降幅超过60%,生育酚含量降幅为20%~50%,角鲨烯含量降幅为50%~83%,茶多酚含量降幅为25%~70%;相关性分析发现,热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与生育酚、茶多酚含量相关性较高,冷榨茶叶籽毛油的氧化稳定性则与角鲨烯含量相关性较高。因此,茶叶籽毛油必须避光储藏,同时维持温度稳定,低温尤佳。  相似文献   

3.
郝文川  程建华 《中国油脂》1990,(6):16-20,15
本文研究了菜籽油中V_E及其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变化。菜籽油V_E的构成为:a—V_E,丫—V_E和S—V_E,以及p-生育三烯醇。54个样品统计V_E含量为586.4±82.7pg/g油,o—V_E占近45%,丫—V_E为40%,再次为p—T,6一V_E不足1%,其比率在不同样品中差异较大。菜籽油储藏中V_E始终是下降的,温度,光线和装具对V_E的变化均有影响,近一年储藏,因条件不同,下降范围为14.7~65.3%。  相似文献   

4.
采用Schaal烘箱法结合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研究在不同添加量(50、100、150 mg/kg)下,3种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对菜籽油储藏过程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国家允许添加量范围内,添加150 mg/kgα-生育酚的菜籽油货架期最长,储藏稳定性最好,色泽最为接近空白油样;α-生育酚在菜籽油中比较稳定,能更有效地延缓菜籽油氧化酸败,其效果优于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毛油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气体(Ar、N2、CO2)、不同体积分数(95%、98%)气调储藏过程中主要品质变化规律,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和验证,为毛油安全储藏及品质预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储藏期间N2、Ar、CO2气调油脂POV分别比CK显著降低了72.7%~91.5%、74.2%~92.2%和75.7%~89.9%,气调处理抑制POV效果显著,且Ar效果最好,其次为N2和CO2;Ar和N2气调抑制AV效果显著,CO2处理则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三种气体体积分数98%气调储藏大豆毛油POV和AV不同程度低于体积分数95%。基于POV,运用一级氧化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 方程建立储藏期预测模型,拟合精度高(R2>0.95),验证效果好,预测储藏期相对误差为8.3%。结合实测和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得出,25、40、50、60℃情况下,CK组储藏期分别为69、38、26、19 d,Ar 98%和N2 98%组储藏期分别为155、104、83、66 d和129、92、76、63 d,Ar气调处理对维持大豆毛油储藏品质效果好于N2气调,但差异不显著,且体积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62份菜籽油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储藏期的变化以及对油脂储藏品质的影响。二级菜籽油β——胡萝卜素含量为30~60ppm。室温储存一年β——胡萝卜素分解率为14%,储存二年其分解率为20%左右。随着β——胡萝卜素分解,油脂品质降低。此外,对于榨油机型、储油装具、储存温度等因素对储油品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谢婧  徐俐  吴浪  夏晓峰 《中国油脂》2012,37(8):84-87
以菜籽毛油和精炼菜籽油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顶空取样,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菜籽毛油的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硫甙降解产物、氧化挥发物(醛、醇、酮等)及杂环类物质,其中硫甙降解产物以2-甲代-1-丙烯基-氰、4-甲硫基-丁腈、3-苯基丙腈及4-异硫氰基-1-丁烯为主,氧化挥发物以1,5-己二烯-3-醇和反-2-反-4-癸二烯醛为主要成分,杂环类物质则以吡嗪类化合物为主;精炼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为氧化挥发物,以反-2-反-4-庚二烯醛、反-2-反-4-癸二烯醛、反-2-癸烯醛为主,其菜籽油特征性风味不足,主要源于精炼过程中硫甙降解产物及杂环类芳香物质的减少.  相似文献   

8.
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的一级菜籽油为原料,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为监测指标,在模拟家庭食用期储藏条件下,探讨了充氮储藏的菜籽油(2. 5 L/桶)在3个月食用期内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充氮储藏的菜籽油在3个月的食用期内酸价(KOH)未超过一级菜籽油的限量值0. 2 mg/g;充氮储藏的菜籽油比空白对照组的过氧化值达到5. 0 mmol/kg的时间延长了20 d;充氮储藏的菜籽油p-茴香胺值的变化较为平缓,在前30 d内变化不大。充氮储藏提高了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该储藏方法可以成为菜籽油的一种新型绿色的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9.
以常温储藏的4种市售浓香菜籽油为研究对象,对其酸价、过氧化值、风味和感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酸价呈增加趋势,过氧化值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维生素E含量呈现缓慢降低趋势。4种浓香菜籽油中杂环类化合物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醛类化合物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浓香菜籽油在2个月内风味相对稳定,为寻找最佳风味食用期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交变电场处理对食用毛油氧化的影响规律以及潜在的内在因素,采用交变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研究其储藏期间的主要酚酸含量变化及其与氧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交变电场处理可显著抑制油脂POV升高,减缓氧化;在储藏期间电场处理 大豆和菜籽毛油的主要酚酸总量显著降低了20.1%和25.2%;大豆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显著降低了18.4%、6.5%、46.8%和21.4%,菜籽毛油分别降低了56.0%、42.5%、3.0%和23.6%。对照组大豆和菜籽毛油POV与各酚酸组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电场处理几乎相反,尤其是大豆毛油POV与芥子酸和香草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菜籽毛油POV与芥子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交变电场处理促进了毛油中酚酸的消耗,延缓了油脂的氧化。本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电场对油脂氧化的影响机理和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验表明,一定含水量对油脂氧化酸败具有抑制作用,储存过滤毛菜油含水量控制在0.2~0.3%为宜;含水量0.12%左右,毛菜油中磷脂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磷脂含量高毛菜籽油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高等植物中叶绿素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为酯类化合物,仅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遇酸,碱及光不稳定,如果菜籽油中叶绿素含量过高,会对精煤造成困难,影响精制调和油的品质,毛菜籽油一般贸易合同项下的叶绿素含理规定不高于30mg/kg,目前国内尚无此检验标准,为了更好地完成进出口油脂的检验任务,本文提出一种分光光度法检测毛菜籽油中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粮食与油脂》2016,(2):23-26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水分、温度和光照对菜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温度时,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基本不变,但酸值和过氧化值逐渐升高,水分含量越高,升高越明显;同一水分时,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其酸值和过氧化值不断增加,温度越高,增加越明显。方差分析表明,菜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与水分、温度和储藏时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光照与避光保藏相比,菜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增加明显。菜籽油适宜低温、干燥和避光储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奇亚籽油储藏稳定性,以液压法制备的奇亚籽油为原料,探讨储藏温度、氧气和光照条件对奇亚籽油过氧化值、酸价、K232、K268和TBA的影响,并应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过氧化值、酸价两个氧化指标随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变化的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奇亚籽油货架期。结果表明:奇亚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受光照、氧气和温度的影响,在避光、密封、低温的储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过氧化值、酸价等的增长速率,延长储藏时间;通过模型推算得出密封、避光条件下奇亚籽油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为94 d。  相似文献   

15.
将水分为0.1%、0.5%、1.0%的小桐子毛油,以棕色塑料瓶、白色塑料瓶和透明玻璃瓶密封包装后在20、30、40℃的条件下储藏160 d,每20 d测定1次酸值和过氧化值,研究小桐子毛油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小桐子毛油水分的增加以及储藏时间的延长,小桐子毛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增加。采用正交实验得到小桐子毛油适宜的储藏条件为:棕色塑料瓶密封包装,水分0.1%,储藏温度15℃;在此条件下,小桐子毛油储藏180 d后,其过氧化值上升,酸值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热榨澳洲坚果油为原料,以酸价、过氧化值、K232值、K268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氧化稳定性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研究60℃下不同储藏阶段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研究储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和总酚、总甾醇等脂质伴随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酸价从0.36 ± 0.05 mg KOH/g升高至1.78 ± 0.09 mg KOH/g,升高4.94倍;过氧化值从0.0047 ± 5.72 × 10-5 g/100 g升高至0.0196 ± 2.52 × 10-4 g/100 g,升高4.17倍;K232值从0.41 ± 0.01升高至0.47 ± 0.01,K268值变化不明显;氧化诱导时间从4.37 h下降至2.59 h,缩短1.68倍。储藏过程中澳洲坚果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未发生变化;总酚含量从33.45 μg GAE/g减少至20.94 μg GAE/g,减少1.59倍;总甾醇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因此,澳洲坚果油储藏过程中,品质和稳定性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多酚在澳洲坚果油中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虽然澳洲坚果油的氧化稳定性逐渐降低,但较大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植物油相比,其仍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这些结果有助于澳洲坚果油的开发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橄榄油储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莉  王若兰  孙海燕 《食品科技》2007,32(1):182-185
将橄榄油和3种常用油脂储存在高温、常温、低温、光照和避光等6种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其储藏稳定性。通过分析储藏期间油脂的过氧化值,表明橄榄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同时高温光照条件下,橄榄油中生育酚的含量降低最快。常温避光和低温避光下,橄榄油的品质变化不明显,是橄榄油储藏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全麦粉储藏稳定性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提高全麦粉储藏稳定性的方法,以期为全麦粉的加工生产和储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顶空-气质联用分析一级菜籽油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顶空-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一级菜籽油及其储藏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一级菜籽油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醛类、烷烃类、醇类、酮类、有机酸类、酯类以及杂环类等,经2个月储藏后,醛类、醇类、杂环类挥发性物质增加,烷烃类、酯类挥发性物质减少,含量变化较为明显的挥发性物质是:丙烯醛、己醛、庚醛、壬醛、(E)2,4-庚二烯醛、二丁基羟基甲苯、庚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决明子储藏的适宜条件,保证决明子的储藏稳定性。方法以山东产地决明子为原料,通过分析储藏期间决明子水分、多糖及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考查了储藏环境的温度及湿度对决明子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燥的决明子储藏过程主要需要控制环境温度在10~25℃,环境湿度在30%~70%。在该温度与湿度范围内储藏,决明子的品质稳定,未见黄曲霉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结论在室温和中等湿度条件下,决明子易于储藏且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