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就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为满足人们对通信和信息与日俱增的需求,电信业务已不仅仅局限于语音通信,诸如移动数据、移动因特网接入、移动办公等应用以及"人与机"甚至"机与机"之间的通信,也将成为无线移动通信网中的主要业务.如今,应运而生的"蓝牙"技术,可让人们在不使用电线或电缆的情况下,方便而快捷地将各种办公设备甚至家用电器、电子设备连接起来,更加轻松地进行通信和工作.面向未来,蓝芽技术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蓝芽(Blue tooth)是一项热门技术吗?或许可以放心大胆地回答,没有哪一地区能比蓝芽通信技术汇集更多的电话呼叫和查询,它在许多便携设备诸如蜂窝电话、膝上型机和PDA等方面,大有取代线缆之势。当真正开展应用后,人们还可能在做梦也没想到的地方见到它。在手机和PDA或膝上型机、或者PDA和膝上型机等等之间通过蓝芽技术的一般通信,人们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也是当前研发的重心。但当我听说蓝芽技术还可获得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覆盖区时,我不禁担心起来。我说,应先让蓝芽的基本应用首先出门,把故障排除干净,使用户不断熟悉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蓝芽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本文对蓝芽技术中的基带协议和网络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也简单介绍了蓝芽所采用的高层应用协议、软件结构。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蓝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指出了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按:蓝芽应用在国外正如火如荼,我国也正在加紧研究和开发应用,今后几年蓝茅技术和产品将普及到整个信息家电、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及网络领域.半导体制造厂家为加速批量生产蓝芽芯片,正在集中力量解决应用技术和价格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蓝芽标准的由来、其通信的范围和蓝牙组成的网络特点、蓝芽是如何工作的、各种节电模式、为没计师提供的蓝芽内核的评估系统、蓝芽产品的多种解决方案、以及所需软件的要求和特点.这是一篇难得的比较全面介绍蓝茅技术及应用的文章,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蓝芽通信规范与技术的有关问题,包括系统组成、协议模型、应用与安全问题等,最后介绍了蓝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开发未来世界大大小小的电子设备其成功关键是 都将经空中进行无缝连接。人们寄与很高期望的蓝芽(Bluetooth)技术已开始在市场上掀起波浪。蓝芽技术使用短距无线电技术,在30英尺的范围内传输语音和数据。经由所谓的“个人局域网络”(personal-area network),蓝芽可使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连接移动电话、PC和其他设备。领导蓝芽向前冲的有重量级公司Ericsson、Nokia、IBM、Microsoft、3com等,他们正努力工作,开发蓝芽技术的应用产品和元部件。据市场调查公司In-Stat预测,2005年前蓝芽设备可望缤纷登场、活力四射而达到14亿台。世纪之交…  相似文献   

7.
Internet和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电脑以外的各种数据源和网络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蓝芽作为一个全球开放性无线应用标准,通过把网络中的数据和语音设备用无线链路连接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实现个人区域内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交换与传输,从而实现快速灵活的通信。一、蓝芽出现的背景早在1994年,瑞典的Ericsson公司便已经着手蓝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意在通过一种短程无线链路,实现无线电话用PC机、耳机及台式设备等之间的互联。1998年2月,Ericsson、Nokia、Intel、Toshiba和IBM共同组建特别兴趣小组。在此之后,3Com、L…  相似文献   

8.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3,(14):39-39,41
解决短距离无线传输问题的蓝芽(Bluetooth)科技,是目前边缘设备最受瞩目的亮点,虽然该项无线技术起源自1998年,但直到2001年,几家手机大厂推出各自的蓝芽手机及耳机,蓝芽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业内普遍认为,只有10米有效范围的蓝芽技术,比辐射方圆300米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用性差多了,而且,蓝芽技术也不支持漫游功能。应用没有成气候,造成蓝芽技术的收益模式很难清晰,最终导致市场不振。  相似文献   

9.
<正> “COMDEX/Fall 2000”展览会于2000年11月13日~1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本次展览会的主题是“蓝芽”技术(Bluetooth)和“无所不在的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 “蓝芽”技术产品琳琅满目 在“蓝芽”技术领域一直按兵不动的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COMDEX上同时展示了7种与“蓝芽”技术有关的设备样机。这7种设备是机顶盒、个人数字助理(PDA)(图1)、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10.
<正> 在2001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爱立信公司以252平方米面积的展台,浓墨重彩地集中展示包括eONE解决方案、MMS(多媒体信息服务)、MPS(移动定位服务)、蓝牙、Mobitex系统等在内的一大批实用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方案,将“移动互联网”真正地带到了人们的身边。爱立信通过产品、技术展示以及技术研讨等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广移动互联网和3G。  相似文献   

11.
一、蓝芽技术的特点监芽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标准 ,它工作在2 4GHz频段、数据速率为1Mbit ,使用扩频和跳频技术 ,即使在噪声环境中也可以正常地工作 ,其通信范围约10米。它是利用短程无线电链路取代专用电缆 ,可将移动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6,(12):164-166
为了更好地对通信技术进行研究,以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为研究目的,通过对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网络协议的设计、网络拓扑的设计、网络接口电路功能设计等进行,进行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实现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提升,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且满足人们对通信系统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蓝芽技术提供短距离的对等通信,它在应用层和链路层上都采取了保密措施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所有蓝芽设备都采用相同的认证和加密方式。在链路层,使用4个参数来加强通信的安全一阵,即蓝芽设备地址BD-ADDR、认证私钥、加密私钥和随机码RAND。  相似文献   

14.
10月底,字源公司与香港富士高签下了三年的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向后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蓝芽(Bluetooth)参考设计方案。富士高将字源公司新的设计方案与其在机械及音响设计方面的专门技术配合使用,制造具有蓝芽功能的无线耳机。蓝芽的无线语音和数据传送范围可达100米,把用户从电缆和线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该荐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音响等信息家电、个人通讯及电脑产品中。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在今后的六年中,蓝芽技术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六十三。作为音响设备生产商,富士高专为多媒体电脑及音响器材设计生产音箱、耳机、扩音器…  相似文献   

15.
蓝芽(Bluetooth)是一种已经迅速地成为移动PC、移动电话、PDA和其他便携器件之间的小尺寸、低价位、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领先标准。蓝芽技术使得可在很短的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为短距离连接产品市场带来革命  相似文献   

16.
学会动态     
关于征集“黑龙江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的通知根据省通信学会2004年工作计划,拟定于2004年3季度召开“黑龙江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会议将邀请国内、省内通信行业专家、学者、科技和管理人员到会,围绕我省通信业的发展,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项通知如下:一、论文范围:(一)通信与信息技术发展综述;(二)固定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与应用;(三)移动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与应用;(四)数据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与应用;(五)传输网技术、业务发展与应用;(六)增值电信业务发展与应用;(七)专用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与…  相似文献   

17.
无线产品正在成为很多厂商大力开发的目标,包括各种移动的、便携的计算、通信或消费电子器件。它们能够在办公楼内、家庭内以及户外建立无线的连接,由于体积小、功耗低可以集成到其它设备中或随身携带;它们可以传输和处理数据、声音、图象和视频信息。为了使这类产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通用,必须建立共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目前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通信标准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代码为“Bluetooth”(蓝芽)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方案就是这样一种规范,它可把多个电子、电脑、电信产品同步联系起来,传输话音和数据,而无需利用任何电缆连接线与插头。“蓝芽”由爱立信公司发起,目前参与发展的电子、电  相似文献   

18.
林超 《通讯世界》2016,(16):1-2
移动无线基站是通信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正常通信的关键环节,如果移动无线机基站信号传播过程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通信,因此,保障移动无线基站信号传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移动无线基站信号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晓岩 《通信世界》2007,(20B):14-15
目前,全球电信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业务创新、网络技术、通信终端、家庭网络、通信运营管理支撑技术等方面。在业务创新方面,业务应用空前丰富和个性化,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业务应用开发和提供技术与模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传统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通信服务价值链进一步拉长、细分和开放,形成新的、开放式的良性生态环境。通信方式从传统的人-人通信方式,逐渐向人一机通信、机一机通信方式转变;在网络技术方面,传统的电路交换将逐渐被IP替代,  相似文献   

20.
陶然亭 《电信快报》2001,(4):3-4,11
移动定位业务是一种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信息提供的增值业务。在无线世界的“何人、何事、何时和何地”四要素中,最具挑战性的历来就是确定位置信息。加入位置信息后,能够极大地扩展移动业务的应用范围,无论这种移动业务是基于SMS还是WAP,甚至是基于移动多媒体画板。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正迅速改变着人们对定位技术的认识,目前业界人士都在关注定位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移动业务中加入位置信息,不仅能够创建新的应用空间,而且能够提高应用价值: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生产力和信息质量。通常,依赖于位置信息的应用程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