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大豆膳食纤维的湿法超微粉碎与干法超微粉碎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实验以大豆膳食纤维的超微粉碎为基础,研究了膳食纤维先经微射流作用的湿法超微粉碎再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性质(平均水分蒸发速率、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等)的变化,同时对经研磨式干法超微粉碎后的膳食纤维进行以上物理性质测定,通过测定结果比较两种超微粉碎方法对膳食纤维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法超微粉碎能使物料平均粒径达到200nm以内,使膳食纤维的平均水分蒸发速率、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分别从粉碎前的0.188g/min、5.89ml/g、5.42g/g、12.55g/g增大到0.475g/min、9.02ml/g、13.50g/g、25.00g/g。而干法超微粉碎能使物料平均粒径达到200~300nm以内,平均水分蒸发速率、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分别增大到0.562g/min、8.13ml/g、12.06g/g、24.45g/g。可见干法粉碎对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的影响不及湿法粉碎的大,却更有助于水分蒸发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豆浆粒径为考察指标优化酶法制备全豆豆浆的工艺。试验采用脱皮大豆为原料,使用纤维素酶对豆浆进行酶解,通过响应面法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加酶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温度为50.00℃,酶解时间为3.50 h,加酶量为底物干物质的2.50%。结果表明采用最优工艺获得全豆豆浆中位径(D50)为16.09μm,90%通过率(D90)为(57.17±0.31)μm。与未加酶的全豆豆浆(D5063.54μm,D90115.70μm)比较,D50缩小了3.95倍,D90缩小了2.02倍。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处理原料玉米蛋白粉,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加酶量、微粉粒度、微波功率为自变量,并以玉米黄色素的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最大吸收峰为447 nm,最陡爬坡试验表明响应中心为:加酶量1%、微粉粒度300目、微波功率300 W,最后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建立了3个关键影响因素的三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Y=0.57+0.026X1+0.046X2-0.015X3+8.25×10-3X1X2-8.00×10-3X1X3+5.00×10-4X2X3-2.71×10-3X12+8.29×10-3X22+9.04×10-3X32,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酶量1.25%,微粉粒度400目,微波功率200 W。模型预测结果提取率为0.688 mg/g,验证试验结果提取率达0.672 mg/g,与预测值吻合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蓝莓果汁制备工艺,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湿法超微粉碎结合复合酶法制备蓝莓汁,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并分析蓝莓汁抗氧化活性。结果:不同液料比、粉碎时间、复合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下蓝莓汁出汁率及活性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酶解时间对出汁率和花色苷含量影响最显著;湿法超微粉碎—复合酶法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1.7 (g/g)、粉碎时间8.00 min、复合酶添加量0.15%、酶解时间127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蓝莓出汁率为87.89%、花色苷含量为612.04 mg/L、总黄酮含量2.96 g/L、总酚含量3.43 g/L,样品量为1.6 mL时其抗氧化能力与0.3% 维生素C相当。结论:湿法超微粉碎—复合酶法可提高蓝莓汁的出汁率、最大限度保留其活性物质,使其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9.
采用超微粉碎物理破壁技术对杜仲雄花进行破壁,以杜仲雄花破壁率为指标,研究了粉碎时间、雄花水分含量和投料量对杜仲雄花破壁率的影响,并应用响应面曲线法对超微粉碎破壁杜仲雄花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定破壁前后总黄酮、京尼平苷、桃叶珊瑚苷和绿原酸的浸出率。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破壁条件为:粉碎时间8 min,投料量为100 g,雄花水分含量为6%,破壁率可达100%,通过对超微粉碎破壁处理前后花粉液显微镜下观察,表明超微粉碎具有很好的破壁效果,能促进总黄酮、绿原酸等内容物的释放,提高得率。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因素对发酵豆粕制备的影响,以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粗蛋白质含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通过优化,发现发酵豆粕生产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料层厚度2.0 cm、基质含水量40%及发酵时间67 h,此条件下发酵豆粕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可达56.29%,比单因素优化提高了2.92个百分点,而比原始豆粕(46.82%)提高了9.47个百分点.并对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异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异黄酮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从豆粕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乙醇体积分数79%,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52℃.在此条件下,异黄酮得率这0.412%,纯度为54.2%.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喷射流空化-机械研磨协同设备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喷射流空化-机械研磨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工艺条件,测定了喷射流空化-机械研磨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水溶液的表面活性性能。结果表明:喷射流空化-机械研磨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溶解最优工艺条件为喷射流空化压力0. 42 MPa、喷射流空化时间62 min、喷射流空化温度55℃、喷射流装置入口角度30°-出口角度40°、料液比1. 5∶100、机械研磨转速2 000 r/min、机械研磨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大豆蛋白溶解度为1. 808 mg/m L;喷射流空化-机械研磨协同强化大豆粕蛋白水溶液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研究脱脂豆粕渣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脱脂豆粕渣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碱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对脱脂豆粕渣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为1∶8,碱浓度0.68%。此时膳食纤维提取率为59.48%,持水力为5.3767g/g,溶胀性为6.35mL/g。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豆粕蛋白酶解制备降糖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初始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酶解产物抑制活性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9.5,酶解温度49.0 ℃,酶解时间5.5 h,料液比1:20(w:v),加酶量2%(w:w)。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实际抑制率为14.82%±0.23%,而预测抑制率为14.80%。研究结果为豆粕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提取油脂之后的茶叶籽粕为原料,研究从茶叶籽粕中提取茶多糖的工艺,对提取工艺中液料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以考察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RSM)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4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对各因素和因素交互作用进行方差分析,从而确定茶叶籽粕提取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乙醇浓度64%、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1.25h。实际得率为6.43%。优化后工艺茶多糖浸出得率高、安全可靠,可为茶多糖在食品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