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采用石墨空腔电离室NE2561测量了中能X射线标准辐射场各点的剂量率,结果显示在非均匀性不大于1%的条件下,离X射线管焦斑1 200 mm处得到直径约为45 mm的均匀场。采用内插法测量80 kV能量点过滤X射线参考辐射束的第一半值层和第二半值层。结果显示辐射场均匀性和辐射质均符合ISO 4037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胶片剂量计测量了低能X射线辐射装置距X射线光管焦斑不同距离辐射野的大小,得出在距离光管焦斑1 000 mm的参考面辐射野大小及均匀性,并与二维矩阵电离室扫描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距X射线光源焦斑1 000 mm处,在保证直径为100 mm的均匀野的条件下,非均匀性不大于1.5%。在保证非均匀性不大于5%和50%条件下,均匀野大小分别为130 mm和145 mm,满足了低能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基准装置量值复现,国际比对和向下量值传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由微机控制的,用于核物理实验中的步进电机光电定位自动控制系统,并对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为精确测量X射线衍射角度,并使测量过程逐步智能化,开发了以8031为基础的单片机光编码角度测量系统,用以代替原有的机械角度测量系统,测角精度为10,无往复调整误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医用乳腺X射线标准装置的设计及参考辐射场的测量。装置设计方面包括:使用了常用于乳腺诊断的两种靶型,配置了不同大小限束光阑,装备了光学平台和移动导轨装置。实验测量方面包括:辐射束准直性测量、辐射野均匀性测量和半值层测量。结果:辐射束满足准直性要求、辐射野满足均匀性要求,半值层测量结果显示辐射质达到既定要求;该标准装置能够满足用于乳腺X射线计量仪表的检定和校准。 相似文献
7.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计量测试部研制了一款用于校准现场固定式X、γ辐射剂量仪的便携式X射线照射装置。首先利用蒙特卡罗软件建立模型,对出射口准直光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随后,对所建参考辐射场射束范围、均匀性及散射辐射进行模拟计算,并利用TW32005电离室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本研究所选辐射质、管电流及参考点-焦斑距离条件下,所建立的辐射场能量范围为60~164 keV,空气比释动能率在0.08~565 mGy/h,周围剂量当量率在0.13~892 mSv/h,为后续利用便携式X射线照射装置开展现场校准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经优化设计后的准直光阑在满足准直限束需求的同时有效减轻了自身重量,便携式X射线参考辐射场特性满足GB/T 12162.1—2000要求,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及蒙特卡罗方法用于便携式X射线参考辐射场特性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脉冲辐射在新型探测器研制、工业探伤、X射线诊断、核事故应急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辐射剂量(率)测试难度极大。本文基于稳态X光机、脉冲X光机和便携式X光机研究建立了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并基于脉冲X射线次级标准电离室和脉冲时间测量系统对辐射场的脉冲时间、脉冲剂量和瞬时剂量率等剂量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的脉冲时间在50 ns~10 s之间可调,瞬时剂量率范围为2.5×10-3~6.7×105 Sv/h。本文所建立的脉冲X射线参考辐射场涵盖了环境水平、防护水平、诊断与治疗水平、核应急水平和核临界水平等剂量率水平范围,可用于主动式脉冲辐射剂量仪、个人剂量计和核临界事故探测与报警系统的脉冲响应特性研究,对于解决脉冲辐射剂量监测仪器的校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电技术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小型医院在进行输液治疗时,都是采用人工调整滴速,这种方式不够准确和方便,并且输液异常、结束时也不易被及时发现,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而通过布设线缆实现滴液监控耗费人力物力.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光电技术、单片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研究设计了一套分布式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采用光电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液滴速度及滴液高度的测量,单片机实现输液速度计数和显示,通过键盘实时设定点滴速度,并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控制点滴速度,输液结束时自动报警提示.系统网络通信较好,可有效消除了环境光干扰,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详细介绍了智能输液现场监控子站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11.
~(211)At的色层分离和放射性扫描色谱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211)At的色层分离及其在FJ-2109型自动扫描色谱仪上的放射性测量方法。为了使测量达到最佳化,在二维“窗图”上选择道宽和扫描速度,有一个测量条件的狭窄区域给出好的放射性计数。这种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既简便、快速且准确,适用于β或γ放射性核素的扫描色谱测量。 还研究了在1.2m回旋加速器上用27MeVα粒子束辐照Bi靶产生的~(211)At的吸附色层。在特制的石英蒸馏器中干法蒸馏,并经硅胶柱分离纯化使~(211)At得到最佳分离。~(211)At放射性薄层色谱和纸色层表明,二甲基甲酰胺的纸色层R_f大于用氯仿-乙醇以硅胶G,硅胶H或氧化铝为固定相的R_f。游离态的~(211)At或氧化Na~(211)At能制得~(211)At-屎嘧啶标记化合物,放射性产额依赖于~(211)At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