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环氧化合物-中性盐体系处理柞绸的浸轧-预烘-焙烘工艺中的泛黄和浸轧液稳定性进行了研讨,并对五种环氧化合物处理的柞绸的性能进行了测试。NaH_2PO_4作为缚碱剂能抑制柞绸在整理过程中的泛黄。将环氧化合物与中性盐分步浸轧,可以避免浸轧液稳定性降低。环氧化合物TEG、DEE能提高柞绸抗日晒、防皱、抗酸碱等性能,使水迹减轻或基本消失,而强度和亲水性均无损失。  相似文献   

2.
用漂白柞绸做成的服装,经一段时间服用之后,便会泛黄。同时,纤维发生脆化,强力降低,逐渐失去光泽。这是当前柞绸产品质量方面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河南柞绸有其独特的“珠宝光”、柔和的观感而驰名中外。但柞丝绸本身易产生水迹、泛黄等病疵,降低了柞绸作为高档商品的身价,使其在国內外的销售中受到影响饩鲎跛砍裾庖槐撞?国家科委于1981年给我厂下达了“柞丝绸防水整理研究”的课题。二年多来,经过多次的小样和大样试验,现已基本完成,并通过了鉴定。经整理后的柞绸拒水效果好,能防止水迹,柞绸质量有所提高。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伟凤 《丝绸》1989,(1):35-37
改进后的柞绸后整理工艺,即采用有机硅整理剂,并以锆盐作催化剂,采取低温汽蒸工艺,解决了柞绸原整理工艺中轧浆不匀,手感不一致,产品酸味较重,耐气候牢度差,操作繁复等问题,提高了防水和防水迹效果。  相似文献   

5.
《丝绸》1975,(2)
河南柞绸6111、6311等品号,系手工缫丝,手工织绸,丝条非常不匀,经纬粗细,横竖互相交错,构成了不规则的花纹。河南柞绸经炼漂、染色后,丝光比较好,比较明亮。这种花纹和光泽是商品的特点和风格,因此在染色和整理中就要突出这一特点和风格。我们为了发挥河南柞绸的特点,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工艺路线上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提高鲜艳度。提高染色的鲜艳度,  相似文献   

6.
目前,柞蚕丝绸的精练工艺,还是广泛应用皂碱法.这种工艺与酶法精练比较,有耗能多、污染、车间温度高、练绸质量差等弊病.虽然在近年来有些蛋白酶制剂可借用作柞绸精练剂,但因专一性差,又带来“发缸”、耗双氧水量大、耗水量大等问题,致使酶法精练柞绸仍未广为应用.针对这一情况,辽宁丝绸研究所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辽宁丝绸》2013,(1):2
<正>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8.
《辽宁丝绸》2012,(3):F0002-F0002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9.
环氧整理剂在真丝绸上应用,国外已有半个世纪,国内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但至今在国内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环氧整理剂一环氧缩水甘油醚品种少,性能不稳定,价格太高(8万元/吨)。在改善真丝绸实用性的后加工中,环氧整理剂加工柞丝绸其效果显著表现在防皱、防缩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湿弹提高更大,基本上达到洗可穿的功能。同时缓解了作丝绸泛黄和增加了柞绸的重量。环氧整理剂在柞绸加工上之所以有这些功能,这和环氧整理剂的化学结构有关。环氧缩水甘油醚易与含活泼氢的肢、醇、按酸基反应,而丝素多肤有大量的…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我国丝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桑蚕生产中心南移后,河南成为重要的柞蚕生产基地。柞蚕生产的全盛时期是在1901~1931年间,主要集中在南阳、许昌、洛阳等地区,尤以南阳为最。河南柞绸具有独特的风格,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丝绸》1975,(2)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2001柞绸所用的原料由过去的干缫丝改为水缫丝。其目的是提高柞绸白度,增加丝条的抱合力,减少起毛现象,提高生产效率。但水缫丝丝胶较干缫丝多,因而其成品的手感硬。在伟大批林批孔运动中,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厂广大职工彻底批判了刘少奇和林彪所鼓吹的“唯生产力论”“上智下愚”等反动谬论,树立了“实践第一”观点,发扬了敢想、敢干的彻底革命精神,经过反复试验,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丝绸》2011,(1):F0002-F0002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丝绸》2012,(2):1-F0002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丝绸》2011,(2):F0002-F0002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干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  相似文献   

15.
丝绸产品施行高档整理,是进一步发挥我国真丝绸国际优势的关键环节。其中降低缩水、改善手感又是外商对我出口柞绸呼声较大的项目。我厂生产的色织出口柞丝绸,过去成品缩水率一般在6—9%,有的超过10%,手感也比较糙硬。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我厂对原有后整理设备进行了必要的技术改造,加强了对产品的机械防缩整理和化学整理,使产品整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79年以来,出口柞绸的缩水率基本上稳定在3—5%,达到了部定标准水平。而且根据客户要求,对某些交货合同进行了优级防缩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柞蚕丝绸存在着局部着水干燥后形成水迹印的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服用美观。本文就柞蚕丝绸存在的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脱胶和漂白方法,水迹形成过程以及理化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柞绸水迹与练漂方法和水溶性蛋白无关,而形成水迹的本质原因在于柞丝纤维的物理形态和结构等特点所决定。解决柞绸水迹的途径可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增强纤维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提高纤维对变形的抵抗力和疏水性,制止纤维遇水后所发生的卷曲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依托丹东这片柞蚕丝绸的沃土,以振兴中国柞蚕丝绸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依托丹东这片柞蚕丝绸的沃土,以振兴中国作蚕丝绸为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丝绸》2013,(2):2
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依托丹东这片柞蚕丝绸的沃土,以振兴中国柞蚕丝绸为已任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族放养柞蚕、服用柞绸始于西周时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柞蚕丝绸以其珠宝般的光泽、柔软的手感、粗犷的风格而闻名天下,素有软黄金之称。辽宁柞蚕丝绸科学研究院依托丹东这片柞蚕丝绸的沃土,以振兴中国作蚕丝绸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