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为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之一 ,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采用隔震技术。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位于福州市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 ,场地类别为Ⅲ类 ,该建筑为矩形规则体系 ,长、宽、高分别为 38 0米、2 0 0米、38 0米 ,建筑面积 (包括地下室 )近 10 0 0 0平方米。做为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使用功能的乙类建筑 ,该建筑决定采用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橡胶支座布置在一层梁板下 ,共配置GZY6 0 0V4J型支座 31个 ,GZP80 0V4A型支座 2 1个。根据分析 ,采用隔震技术后 ,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为减小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采用隔震技…  相似文献   

2.
防震减灾指挥大楼示范隔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位于福州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根据福建省地震局的要求.该大楼采用隔震技术。这个工程也是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3.
市县地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县地震部门是防震减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防震减灾系统中的基础单元。汶川大地震后,如何确定和突出工作重心,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位于地震区的城市,必须充分考虑防震减灾的对策,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拟就防震减灾方面所涉及的某些理论、概念、措施进行讨论,并明确指出:现行抗震规范关于地震作用及设防三水准要求的阐述应当修正;主张"优化设防烈度"的观点没有意义;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是反映结构安全度的不同要求,与地震概率无关;建筑使用年限的长短,并不能代表使用功能的重要性;避免人员伤亡和减轻经济损失是抗震设防的目标;震害预测是为抗震设防服务的,只有预测设防烈度作用下的震害情况才有意义;震害预评估并非评估城市抗震能力的依据;震前防震减灾对策及震后启动救灾的应急手段是编制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城市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从时序上看,“黄金24小时”是指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天。属于紧急救助阶段的即时救助阶段,是震后恢复颇有特殊性的一个阶段。在这一天扒救埋压在建筑物废墟中的灾民救活率最高。“黄金24小时”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时域贵如黄金,应倍加珍惜。时间就是生命,扒救必须争分夺秒。但由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启示与城市防震减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  万泽青 《四川建筑》2004,24(3):66-67
城市是一个地区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地震灾害的放大效应很明显,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不可忽视。根据历史上几个重大城市的地震灾害的启示,提出了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地震预报对策、工程结构抗震减震对策、地震救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建筑技术》2005,36(7):553-553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是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该建筑为矩形规则体系,长、宽、高分别为38m、20m、38m,建筑面积约1万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作为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使用功能的乙类建筑,采用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抗震性能设计,是最基本的抗震性能设计。《抗规》~([1])3.10节、《高规》~([2])3.11节等规范条文提到的抗震性能设计,它们是超越了三水准的更高抗震设防目标的抗震性能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对抗震性能设计的认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该理论要求建筑物在未来遭遇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预定的抗震性能水平,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界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加固中,这对既有结构的抗震评估和抗震加固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方法的基本思想、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该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旭  张奔牛 《重庆建筑》2010,9(10):21-24
本文就作者赴四川灾区援建所察和对玉树地震救灾的调查,引起联想,谈了抗震设防目标修订、标准提高的设想及理由,论述了抗震设防的理念、发展方向、遵循原则以及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事项,对工程建设颇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的调查,从地表破裂带、地质灾害、地面震动三方面对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建议了减轻建筑物震害的有关对策,以期为今后建筑选址及抗震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燃气管网的震害分析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地震对城市燃气管网的破坏作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给出了燃气管网的震害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震动强度、场地条件、管道特性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包括加强燃气工程设施的抗震设计,对燃气管网实施腐蚀监测和剔旧更新,设置燃气紧急自动切断系统与分区域供气,开展受损管网故障排查与恢复供气,建立地震实时监测和震害快速分析系统,制定能反映震后真实情景模式的应急反应预案,建立城市燃气管网震害风险评价和模拟仿真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整理了历年来多个典型地震对燃气管网设施破坏的资料,分析了燃气管网的地震灾害特点和统计规律,回顾了地下管道抗震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燃气设施抗震的国家规范、法律法规的历程。介绍了日本东京燃气企业应对地震的主要对策,提出我国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遭受超强台风袭击时,村镇民房建筑大量破坏的调查资料,对村镇民房建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予以分析探讨,并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加强农民建筑知识培训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这类建筑的工程质量与抗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据遭受超强台风袭击时,村镇民房建筑大量破坏的调查资料,对村镇民房建筑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予以分析探讨,并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构造措施、加强农民建筑知识培训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这类建筑的工程质量与抗灾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震保险是各级政府、地震部门和保险公司相结合,共同推进综合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大措施,目的在于,在发生地震后能够为参加财产保险的单位或家庭提供及时、充分的经济补偿,支持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而且还能起到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本文针对地震保险的现实意义,分析讨论了国外国内开展地震保险的情况和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并对其中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还对今后地震保险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分析了防震减灾思路的扩展,意在通过对建筑造型、结构体系的选择和整体规划等方面的研究来应对地震,鼓励采用隔震、减震等抵御手段。  相似文献   

20.
工程抗震展望——寄语200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的地震灾害情况和工程抗震科学发展的历史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对地震危险的长期存在及其破坏性和工程抗震科学的发展提出看法 ,认为在新世纪 ,工程抗震科学应向“避、抗、减、用”震等方面外延 ,工程抗震科研领域应扩展到和包容灾害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政管理学、金融学等多科领域 ,才能取得更多成果 ,更好地达到抗震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