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安城区特殊观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探区是一个勘探程度很高的地区,但在一些城区还存在许多地震空白区,采用三维线束状特殊观测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工作。本文阐述了过乾安城区的特殊观测系统设计及其效果。由于城区内炮点缺失,必然造成小炮检距缺失,浅层资料不完整,采用正常观测系统难以达到采集目标。通过在城区加密接收线.可以有效弥补由于城区炮点缺失造成的小炮检距缺失,保证浅层资料的完整.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覆盖次数,压制城区内的环境噪声;由于城区内小药量激发造成的深层反射能量较弱,因此采用在城外加密炮点,可以有效增加深层反射能量。该方法有利于城内、城外地震资料的衔接,有利于资料处理,便于野外施工,采用这种特殊观测系统可以取得较好的地震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鄂尔多斯南部的黄土高原,黄土巨厚,干燥疏松,厚度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且相干干扰、次生干扰、黄土谐振干扰极其严重,加之地形复杂,黄土塬区一直被视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技术,即采用二维测线三维观测方法采集,利用相邻道面元叠加处理,增加了优选炮点的条件,保证了全线均匀的高覆盖次数,有效地压制了干扰,剖面质量大幅度提高。该项技术已可在黄土复杂区做正规测网,与黄土塬区高分辨率沟中弯线、黄土塬山地网状三维共同组成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系列,服务于黄土塬不同的勘探目标。黄土塬区多线地震采集方法,是压制干扰,提高剖面信噪比的有效方法,可在地表复杂区、低信噪比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SN地区三维资料采集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区块进行地震勘探采集,因为多方面条件制约,采集质量和施工效率常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后续的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SN地区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实践中,在炮点设计、检波器布设、激发药量设计和三维观测系统平面图的绘制方面,采用了几项关键技术,在提高采集质量和施工效率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地表及地下条件异常复杂,以往地震资料难以满足油气勘探的需要。全面总结归纳库车坳陷复杂山地地震勘探近年的技术进展及实际应用效果:一是形成基于复杂构造深度域成像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明确参数设计时应优先选择较小线距,其次是较宽方位,最后是适中面元;二是形成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物理点布设及变观设计技术,实现按设计精准施工,保证三维属性的均匀性;三是形成井炮与高精度可控震源联合激发及配套技术,实现在提高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高效采集施工;四是形成基于节点仪器的因地制宜现场接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采集技术及施工方案应用的灵活性;五是形成基于多信息的“两步法”野外表层建模技术,相对准确地建立山地、山前带近地表结构模型。这些系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构造落实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沙窝地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高精度地震勘探对地震采集参数和观测系统的要求较高,通过地震勘探设计与评价技术(SED)可以给出适合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的采集参数,以提高野外采集资料的品质。给出了SED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准噶尔盆地沙窝地探区利用SED技术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参数的设计和论证。首先建立地震地质模型,模拟野外单炮记录;然后对覆盖次数、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最大/最小偏移距、最大非纵距、记录长度及采样间隔等进行了设计与论证;最后结合仪器因素优选了8线14炮细分面元观测系统。对观测系统的属性分析表明,该观测系统在保持主测线方向覆盖优势的同时,实现了较宽方位角的激发和接收,这对压制侧面和散射干扰十分有利;均匀分布的近、中、远炮检距对速度分析十分有利;而合理的覆盖次数和相对较少的炮数,降低了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6.
弯线地震勘探可以避开各种障碍物、因地制宜地优选激发与接收条件以提高采集资料品质,在复杂地区油气勘探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①黄土塬区采用弯线地震勘探技术,沿沟谷布设炮、检点,避开巨厚黄土层对地震波激发和接收的影响;②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交互出露地区,采用弯线避开裸露灰岩而选择在碎屑岩中进行激发、接收;③采用弯线布设可避开村镇、悬崖、水库等大型地表障碍物,有利于落实构造和施工安全;④弯线地震施工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炮、检点分布,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勘探成本。但另一方面,弯线施工中炮检中点分散,对共面元道的可叠加性和剖面的可信度构成威胁。本文从满足弯线共中心点面元叠加的时间、空间条件出发,从采集和处理两个环节分析控制炮检中点分散范围的具体方法,以便在充分发挥弯线地震勘探优点的同时,保证成果剖面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尹成  赵虎  李华科  董良国 《石油物探》2011,50(3):288-294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区及西部前陆盆地边缘探区,均面临着地表起伏剧烈和地下构造高陡的双复杂地震勘探问题。为了准确勘查地下构造形态,野外地震采集中应尽可能降低起伏地表的复杂性及优选最佳的激发参数,从而获得高信噪比的地震单炮记录。在保证沟谷平坦区有利激发的前提下,通过最优化反演进行弯曲接收排列的设计,使得最终得到的二维地震剖面具有直线反射面元的特征,通过加入局部宽线的采集措施,使弯线地震采集的每个中心面元的覆盖次数和炮检距能够均匀分布。进行了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巴地区复杂山地不规则观测系统的设计和属性分析,证明了基于CMP直线分布的不规则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地表影像的分辨率就越来越高。高分辨率影像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现物探工区的地表概况,为物探生产业务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本文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辅助地震勘探GIS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地表信息的提取应用、测线的管理、炮点偏移设计、障碍物分析、路线设计等物探专业功能,有效地辅助地震队提速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面对的地质目标越来越复杂,进而对地震成像质量和地震数据观测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实际地震勘探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并不能满足空间规则性采样的要求,进而导致空间假频、采集脚印以及偏移画弧等现象。五维数据规则化基于空间真实坐标,充分利用数据的五个维度信息,在炮检域加密炮线、炮点、检波线和检波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采集不足的问题。该方法通过五维插值增加炮道密度,改善面元属性,解决由野外采集因素导致的采集脚印问题,可有效地压制噪声、抑制空间假频。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的三维数据规则化技术,利用五维规则化技术,假频现象得到明显削弱,资料同相轴连续性也得到增强,弥补了采集不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准噶尔工地油气勘探目的层较深、构造平缓、地表条件复杂和地震反射资料信嗓比低等特点,将三维地震勘探共中心点面元扩大到50m×100m。面元扩大,不仅避开了施工障碍、保证了原始资料的质量、为提高覆盖次数改善数据质量创造了条件,而且还减少了采集处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周期,使大面元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及时指导油藏评价和开发井冈的部署,减少了大量钻井费用。  相似文献   

11.
"采集脚印"是三维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地震噪声,是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固有属性,严重影响采集资料的振幅保真度及处理和解释效果。本文论述的三维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定量分析技术可定量描述三维观测系统接收、激发参数及施工方式与采集脚印的关系,综合考虑道距、接收线距、炮点距、炮线距、排列滚动线数、地层深度及变观方式等因素对形成采集脚印的影响,提供了从设计源头压制采集脚印、优化三维观测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在地震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策划与部署、设计与采集的能效,从勘探部署、地震采集工程设计、勘探经济效率等方面入手,对三维地震勘探设计的多项指标及其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地震采集的满覆盖区域面积必须占地震资料面积的60%以上,且目标层越深,则勘探部署区域面积应越大。勘探部署区域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区域拐点数,既有利于与相邻勘探区块的对接,又能减少成本;采集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布设区域的纵横比大于1时,地震资料面积、未满覆盖区域面积逐渐减小,勘探效果较好。且三维地震测线应尽量沿部署区域的长边方向布设,减少接收线的条数,提高采集效率。做三维地震滚动勘探部署的整体规划设计时,在边缘处理中应尽量接纳相邻工区和以往的炮点、检波点数据,减少重复采集、消除地震资料空白区,降低勘探费用。  相似文献   

13.
 在干扰源、障碍物等广泛分布的复杂地表区进行地震采集施工困难,主要表现为固定干扰源及障碍物等引起的空炮或空道形成剖面缺口深度及对目的层有效覆盖次数、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本文讨论了复杂地表条件对地震资料影响程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干扰的衰减分析方法、给地震数据加载噪声的分析方法、信噪比比值法,并分析了障碍物引起的空炮或空道对地震资料的影响程度。文中认为:①通过定量化分析手段可准确确定外界固定干扰源及障碍物等造成的空炮或空道对地震资料的影响程度,也是进行科学变观设计的基础;②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障碍物的分布情况,以尽可能减少恢复距离、剖面缺口及使恢复后的炮点分布尽量均匀为原则,将纵、横向恢复性变观方法结合起来灵活应用;③当检波点无法布设或检波点被严重干扰、炮点可以选择性布设时,根据炮、检射线路径互换原理,可以采用以炮补道的变观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文中所述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地震采集难度,保证了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14.
钟绍华 《石油物探》1991,30(4):89-101
针对山区地表地形复杂,难于钻炮井和正常埋没检波器的情况,在地震勘探技术规范要求允许范围内,可采用灵活加井、适当扩大偏移矩、变方向观测等方法,设计并实施各种灵活观测系统,达到在某一地段内不设炮点只设检波点,或只设炮点不设检波点,或炮点、检波点皆不设置,也能准确获取其地下地震信息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0引言 地震勘探施工现场,每放完一炮都要认真检查监视记录,查看采集的地震数据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以便迅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炮。也就是要进行现场质量监控,这是地震勘探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仪器现场质量监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地震道、辅助道工作状况;干扰背景;反射波能量;物理点位等等。本文给出的计算方法可以在二维地震勘探中点放炮组合激发时,计算某一边缘井没有爆炸而造成监视记录上相邻炮点初至时差的量值,为现场根据监视记录判断组合井是否全部起爆提供量的概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二维地震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及其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二维地震勘探中,为了避免因地表障碍物使地震反射剖面出现间断现象,需要改变观测系统设计,跨越障碍物(江河、城镇等),以保证反射同相轴能连续追踪对比。在以往地震勘探中,有时因过障碍观测系统设计不合理,不但增加勘探费用,而且影响采集质量。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和参数,才能保证地震测线顺利通过障碍物,得到较好的障碍物下方的地震资料并降低勘探成本。为此本文在调查和研究大量野外实际的过障碍观测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成三大类过障碍观测系统模式,并分析其特点和应用范围。采用图解法,推导出主要模式的跨越宽度、最小炮检距及最大炮检距等参数公式。采用这套过障碍观测模式不仅可以得到和障碍区两侧等质量的地震资料,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勘探成本。  相似文献   

17.
孙健彰 《石油仪器》1998,12(5):50-50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仪采集速度大大提高,采集成本逐年增加。据野外生产经验及研究发现,制约野外地震作业速度和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炮点的钻井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现代钻机设备多为车载,一些施工地区如沼泽、树林、坑洼等无法钻井施工;二是车载钻机重、耗油多和施工占地面积大,成本高;三是钻井速度较低,特别是如遇到胶泥层等复杂情况时,泥浆泵返水压力不足,容易造成泥沙、岩屑沉淀,从而影响炸药下井深度,造成废炮或地震数据采集记录不合格。而自行研制成功的人工泥浆泵钻机以其结构简单、轻便灵活…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效果差、采集施工难度大。为了支撑该盆地复杂地表地震勘探项目的高质量运行,近年来针对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攻关,通过技术创新有效地推进了采集技术与施工作业能力升级,形成了一系列复杂地表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该系列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1)基于声波方程正演和实际资料与叠前偏移成像相结合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不同采集方案对复杂目标叠前成像效果的影响,地震采集方案更加经济有效;(2)通过智能提取地形风险及地表障碍物信息,结合野外精细踏勘,开展地形风险识别与分级评价、室内智能优化布设井炮物理点,形成了复杂地表区GIS+炮点智能布设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施工作业风险;(3)采用降低爆炸脉冲初始压力和延长炸药爆炸作用时间的空腔激发技术,可以提高岩石激发能量的有效弹性波能量转化率、提高反射能量和地震单炮资料品质;(4)研发所形成的山地地震野外资料质量自动评价技术与KL-GMLiveQC 1.0软件相结合,可以提高评价效率、节约评价成本,保证了复杂地表地震资料的高质量获取。结论认为,上述系列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为精细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确保了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页岩气藏、火山岩气藏、浅层致密砂岩气藏4大领域的天然气立体勘探开发工作持续取得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9.
宽线加大组合地震技术在库车坳陷中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车坳陷中部石油地质条件优越,但由于地震资料品质差,制约了勘探进程。地震勘探难点主要表现在:地面高大山体发育,地形条件复杂,地表类型多,地震采集困难;表层结构复杂,调查建模不准,求准静校正难;激发接收条件差,资料信噪比低,构造落实难等。针对库车中部地震勘探面临的诸多难题,开展了地震技术攻关,形成了宽线加大组合观测方法及高精度遥感信息选线选点等地震采集技术,从而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改善了地震成像质量,为发现和落实钻探目标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复杂地表地震采集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开发了复杂地表观测系统设计软件,其中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炮点片与排列片布设与编辑;障碍区定义与处理;模板定义与自动放炮;三维的二维设计;面元计算分析和图件的显示输出。软件根据野外生产的需要,除满足常规地震采集方法设计外,更能在生产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方法调整和完善,满足复杂地表生产实际需要。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高效率、功能强、效果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