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PIC18F97J60的以太网通信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单片机PIC18F97J60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单片机PIC18F97J60及其内嵌以太网控制模块的主要特性,然后给出了以太网通信接口的硬件设计电路。通过在单片机上移植Microchip公司的TCP/IP协议栈,建立了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了以太网的通信接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硬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单相多功能电能计量芯片ATT7053AU和Microchip的PIC18F66J60采样电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ATT7053AU对电路的总电流、总电压和漏电电流等参数进行采集,通过SPI总线与单片机PIC18F66J60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此设计的采样电路具备低功耗、高准确度、易实现、低成本且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所设计的面向LonWorks网络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可以在管理信息网络中以Web方式实现对LonWorks网络内的设备和数据的访问。给出了系统的整体实现方案。在硬件设计中,利用SX52单片机和RTL8019AS以太网控制芯片实现服务器与信息网络的接口,利用Neuron3150神经元芯片作为服务器与LonWorks网络的接口,两者通过并口以主从方式交换数据。在软件设计中,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对TCP/IP协议进行了裁剪,通过B/S模式和套接字编程相结合的Web访问方式,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对于2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给出了基于虚拟令牌传递协议的软件实现方法。该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其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和以太网协议芯片W5300的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接口开发方案,详细介绍了W5300的硬件设计、芯片初始化以及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并通过优化DSP配置实现了W5300通信速度的提升。该方案开发周期短,成本低,经实验验证,能够简单、灵活地实现基于TCP协议、UDP协议以太网通信,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硬件平台以STM32F103VCT6嵌入式芯片作为控制核心,选择以太网控制器ENC28J60作为网络数据传输媒介。阐述了在该硬件平台下,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支持下,通过LwIP轻型协议栈,实现ENC28J60的网络数据处理,并移植FatFs文件系统,实现SD卡中Web网页的读取和存储,最后描述了通过Http协议访问Web服务器系统实现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于PIC18F458的CAN模块及CAN总线接口设计,具体介绍了CAN总线接口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此种设计可用于各种电气设备形成CAN接口实现通讯,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对设备进行总线化智能化改造。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壁纸机烘房温度远程检测,设计了一个温度数据采集传输的以太网通信接口。以 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并设计了PT100的输入调整电路,经主控制器 STM32F103进行 A/D转换得到温度数据,以此构建了温度信号采集系统。采用新型网络芯片 W5500作为以太网网络接口芯片,通过新的高速 SPI接口方式实现了 STM32F103与W5500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利用 W5500内部集成的的TCP/IP协议栈实现了以太网的通信,省去了在主控制器上的协议栈移植,使系统实现更加简单。试验结果表明,该接口能实现温度数据的可靠、快速传输。  相似文献   

8.
基于C8051F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C8051F120和CP2200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介绍了C8051F120和CP2200的功能,给出了以C8051F120和CP2200为核心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设计了适合CP2200的嵌入式TCP/IP协议及CP2200的驱动程序,并结合模拟有毒气体监测系统平台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以太网监测系统运行正常,实时性较好,数据传输稳定。  相似文献   

9.
交通信息采集的UDP通信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中对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以太网通信的实现方案,采用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微处理器,通过连接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来实现系统与以太网的接口功能.主要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阐述了采用UDP协议在实时通信中的优势,并通过实验实现了相应的数据实时传输功能.结合相关道路交通理论,对道路现场进行了模拟,设计了相应的交通应用数据,并通过上位机界面实现了对交通状态的远程监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完全适用于该系统对于实时通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变电站嵌入式以太网通信平台,硬件设计基于TMS320F2407DSP,软件设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阐述了以太网接口的实现与操作系统的移植过程,然后对嵌入式TCP/IP协议栈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通信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网动态监测系统中的通信网关。针对监控系统具有多种通信介质、互联不方便的情况,提出开发数字通信网关。首先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讨论了数字通信网关的研发方案。硬件设计采用高性能的CPU、高速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太网光接口和电接口,高速光串行接口;软件设计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驱动程序开发,以太网接口驱动针对所采用的以太网控制芯片开发,光串行接口链路层驱动采用了高级数据链接控制(HDLC)协议;第2部分应用程序开发,主要介绍了以太网接口的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最后从网络组成模式、软件设计、通信协议的角度详细讨论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智能电网网关中本地通信接入方式单一且本地通信IPv6技术应用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多接入智能电网新型网关。网关基于STM32F107高速处理器和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IPv6协议栈,实现了支持IPv6的多种本地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433 MHz、470 MHz、780 MHz、2.4 GHz)接入以及以太网、GPRS远程输出,支持数据的保存与网关动态参数配置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网关设计方案可行,可实现多种本地通信方式的IPv6接入,能够适应多种通信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网关的运行功耗,提高网关的通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蓝牙4.0与IEEE 1888协议的低功耗物联网网关。该网关采用Arduino为硬件平台,集成了以CC2541芯片为核心的蓝牙4.0模块以及基于W5100芯片的以太网模块,支持搭载有蓝牙4.0芯片设备的传感器数据接入网关,实现了基于IEEE 1888协议的网关与服务器和应用单元之间的双向通信。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网关具有功耗低、通用性强、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串行通信方式不能满足电气设备在线检测和继电保护的现实,提出了采用TCP/IP技术的实时信息传输方案。系统采用MC9S12NE64芯片构成嵌入式以太网解决方案。该单芯片集成有FreescaleCPU12内核和10/100Base-T以太网,只需1片MC9S12NE64芯片、1个以太网变压器、1个RJ45接口就能构成最小系统。系统工作在内嵌以太网控制器的驱动的基础上,通信协议采用经改造的TCP/IP协议,且设计实现了一个串口(RS-232)转以太网的网关和一个内嵌Web服务器。详细讨论了其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实时通信和发电机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以太网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边界扫描测试技术应用于远程测试,可实现仪器设备的远程测试与故障诊断。研制了一种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案,采用C8051F021单片机可编程外部存储器接口与网络接口芯片RTL8019实现总线连接,提高了RTL8019的访问速度,设计了网络接口电路和硬件底层驱动程序,并组建基于网络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硬件平台。通过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以太网接口可以很好地完成网络数据通信,使测试系统具有远程测试功能,提高了边界扫描测试技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