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阐述风能和太阳能是丰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重要的后续能源,将为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做出巨大贡献。介绍国内外风能与太阳能资源,分析国内外风力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论述其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风能与太阳能的特点,指出风力与太阳能互补发电比单一发电方式更优越,并介绍风力与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所要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我国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并分别详细介绍我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的能源分布特点及其在发电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发展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各类非水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发电规模小,以综合利用为主;风力发电技术最成熟、最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前景,应是近期发展的重点;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及效率的不断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望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风能和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趋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是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合起来所构成的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交流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阐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特点,提出了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炜 《上海电力》2008,21(2):134-138
由于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局限性,需要能满足大部分地区使用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文章从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的角度分析论证适合大规模发展的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全球的风能发电市场发展迅速,我国也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提升了风能发电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居世界前列。针对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及其相关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旨在使我国的风力发电行业整体有一个合理,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8月7—8日"2014中国风能太阳能并网会议"将在北京举办。会议将为广大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工作的科研、管理、技术工作人员提供便利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国际交流平台,探讨大规模风能、太阳能接入对电力系统分析、运行、调度与安全稳定的新挑战,推动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促进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的解决。会议由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  相似文献   

7.
白广 《大众用电》2013,(3):20-21
1风电、太阳能发电真的不可能具有经济竞争力吗据媒体报道,科学联盟和英国亚当·斯密研究所针对政府雄心勃勃的绿色电力计划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无市场操纵情况下,太阳能和风能不可能成为经济型可用能源。报告的主要观点是:"由于风能、太阳能能量来源的不稳定性以及缺乏有效的能源储备技术,风能和太阳能无法取代煤炭、天然气及核能;风力发电需要后续设备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了达到2020年风  相似文献   

8.
鞠佳 《电气应用》2012,(13):6-11
太阳能热发电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产业化发展。当前存在产业链不健全、关键技术仍不能自主化和成本高等问题。如何降低成本及掌握关键技术成为这一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开始进入风力发电领域,2002年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2009年又进入太阳能热发电领域。2000年成立了新能源工程部,是较早进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的专业设计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业务涉及风能及太阳能资  相似文献   

9.
《电器工业》2018,(11):69-70
新能源发电技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先进信息技术等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可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新能源发电技术 新能源不仅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传统可再生能源,还包括页岩气和小堆核电等新型能源或资源。新能源发电技术包括各种高效发电技术、运行控制技术、能量转换技术等。在新能源发电技术方面,研究规模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集热发电技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商业化开发,微型燃气轮机分布式电源技术,以及燃料电池功率调节技术、谐波抑制技术、高精度新能源发电预测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研究动力与能源转换设备、资源深度利用技术、智能控制与群控优化技术和综合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由于具备清洁污染小可再生等显著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光照资源,但由于风向大小以及光照强弱的不确定性,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单独的供电系统不能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就成为野外设备最佳的供电电源.大力研究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对缓解能源紧张减小环境污染解决...  相似文献   

11.
苏仿 《电气制造》2008,(10):36-38
风能是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的清洁能源,海南省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利用风能发电不会带来水、气及渣等污染物,有关单位将在海南沿海地带兴建若干个大型风力发电场。风电场用组合变压器作为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需要考虑风力发电的技术特点,也需要考虑风电场的使用条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胡立业 《上海电力》2010,23(3):176-180
风能是最有开发利用前景和技术相对较成熟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风能利用的发展方向。介绍了风机的多种形式,包括海上风电、风电并网与对电网的影响、压缩空气蓄能发电技术,提出了解决调峰蓄能问题、大中小型风机共同发展是今后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建议建设小容量压缩空气蓄能燃气轮机发电与小型风力发电结合的示范装置。  相似文献   

13.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目前我国新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并在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尤其在风能领域发展非常迅速。近期国家出台了新能源发展规划,风力发电作为重点扶持行业,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风力与太阳能发电对于解决我国许多农业与边远无电地区的电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二十一世纪电力的持续发展和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又将发挥重大作用,从七十年代起,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风能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持续努力,在研究发展,应用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对发展太阳能与风力发电的需求,其发展与应用的现状,并展望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球都面临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风力发电作为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各国都得到迅猛的发展。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风电并网、最大风能扑捉、低电压穿越等技术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电气时代》2013,(8):94
《环境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作者:(美)卡里,(美)奥纳著闫怀志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42184-9定价:88.00元《环境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和海洋能》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波浪能、海洋潮汐能、热能和海洋热能发电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能源结构变化促进风电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短缺、大气污染、水环境恶化与矿物质能源枯竭的今天,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和开发。故此,风能开发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价值和发展前景。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而风力发电正是利用自然界气候变化引起大气环境过程中的风能造福人类发电,使用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消耗,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各国纷纷在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其中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首推风能的利用——风力发电.风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它储量非常丰富.目前,利用风力发电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19.
庚晋 《华通技术》2007,26(1):23-28
一、风电发电行业前景广阔 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风力发电技术成熟,建设周期短,完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从长远看,风电技术进步不断深化,不论工程投资还是发电成本,都会逐步接近火电成本。风力发电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宏伟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我国能源与电力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着重阐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最后建议加快规划与部署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综合能源基地,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