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支板导纳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简支板结构导纳分析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手段,研究了简支板的内阻尼对结构输入导纳及传递导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系统结构传统研究中,通常默认成立的前提假设"结构的传递导纳远小于结构的输入导纳"并非无条件的成立,而只有在板内阻尼达到一定值时,该假设才成立,当板内阻尼很小或为零时,传递导纳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两端剪力薄膜支撑各向同性圆柱壳体的动力响应问题,基于多种经典薄壳理论及模态叠加原理,考虑到非径向振动惯性项的贡献,同时计入正余弦模态的响应,推导了圆柱壳体同时受简谐集中力与力矩激励下的力导纳、力矩导纳以及耦合导纳的完整解析表达式。算例表明,圆柱壳体运动方程中的非径向振动惯性项对各阶模态及导纳幅频的预估精度影响显著;耦合导纳实部具有可负性规律,对输入壳体的振动能量起着重要作用。旨在为两端剪力薄膜支撑圆柱壳体结构的减振降噪和以其为支承基础的主被动隔振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区段波磨发生机理及与轮轨系统参数影响规律。首先基于现场测试的钢轨波磨特征,分析波磨典型波长及其通过频率;其次建立轮对和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轮轨共振模态与浮置板轨道钢轨导纳特性,探讨钢轨扣件刚度、浮置板隔振器刚度与轮对振动模态对钢弹簧浮置板区段钢轨波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钢轨扣件刚度对波磨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钢轨扣件刚度越低,将激发钢轨较大的振动,在特定频段上过大的钢轨振动会导致对应波长的波磨加剧,进而加速波磨的发展。(2)从轮轨系统模态分析,358 Hz的钢轨横向弯曲变形频率与测试线路产生特征波长为31.7 mm波磨引起的轮轨振动频率较为接近;可通过采取减振措施来抑制轮轨系统在358 Hz处的横向振动响应,会相应地减缓钢轨磨耗。  相似文献   

4.
多筋板振动特性的导纳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结构内部的能量传递规律是研究复杂系统结构间能量传递的基础.研究了单加筋板和多加筋板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筋的存在改变了板振动能量对称分布的特性,加筋处振动能量呈阶梯状衰减,加强筋阻碍了振动能量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某城市地铁线路使用科隆蛋扣件,波磨现象严重。为了研究钢轨打磨对轨道振动的影响,分别在钢轨打磨前后对同一轨道断面进行振动测试。同时在该断面打磨后换装上部自锁式双层非线性扣件,并对其进行振动测试,对比分析科隆蛋扣件与上部自锁式双层非线性扣件的减振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打磨之后有效地控制了钢轨波磨,打磨后的振幅显著低于打磨之前,其中低轨垂向的减振效果最好,达到了9.2 dB;打磨之后新安装的上部自锁式双层非线性扣件对钢轨波磨发展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减振效果与科隆蛋扣件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CRTS 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环境振动特点,对成灌铁路某桥梁段地面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不同测点地面振动加速度时程特点、频谱特征,并进行1/3倍频程分析和Z振级的衰减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180 km/h速度通过时,地面振动持续时间约6 s,距线路中心10 m处振动峰值加速度为60 mm/s2;在10 m处振动频谱分布范围在20~90 Hz,高频振动随距离衰减更快,大于20 m处振动主要以15~45 Hz为主;地面振动Z振级的衰减符合对数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线衔接下耦合结构振动传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等效机械导纳方法。以铺板与圆柱壳线衔接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计算各结构的平均振动响应,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一致性良好。研究表明:提出的等效机械导纳法能够有效地计算板壳耦合结构的振动响应特性,且求解过程简单,适于复杂耦合系统振动分析。  相似文献   

8.
复杂结构都是由各种不规则子结构组成,一般采用动力学试验或者仿真分析方法获得其振动特性。而为了快速获取复杂结构振动响应规律,指导结构声学设计,常需开展子结构参数化建模。导纳反映了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以导纳作为等效建模基本参数,对发动机中泵结构建立矩形空心梁等效模型,通过改变激励位置及材料参数,并结合试验测试结果,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及建模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多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分析中高频域动力总成-车身系统振动传递特性,导出悬置传递力、连接点速度与各部件结构导纳的关系,对振动单元参数进行修改分析得出影响系统传递特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进行动力总成振动传递系统动力学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弹性轨枕轨道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用较为广泛的轨道类型,钢轨是弹性轨枕轨道主要的振动和声辐射结构,通过研究钢轨的振动特性能够为控制振动和辐射噪声提供相关数据指导。在频域角度研究弹性长轨枕和弹性短轨枕轨道钢轨的垂向振动特性,分析不同轨枕结构及结构参数对钢轨垂向振动的影响,包括轨枕支撑刚度,轨枕质量以及轨枕尺寸对钢轨垂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轨枕轨道轨枕结构及结构参数的改变只会影响钢轨的0-400Hz范围内的垂向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对6种阻尼结构钢轨进行谐响应分析,通过比较加速度-频率响应曲线以及结构的损失因子,确定最佳阻尼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约束阻尼处理技术制成的减振型钢轨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在较宽的频率范围(0-5000Hz)内获得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再综合经济、加工难易等因素,得到约束层厚度为3cm、阻尼层厚度为2cm以及约束材质为铝材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环境激励下,运用跨点导纳法识别大型工程结构模态参数的一种方法。叙述了跨点导纳法理论的基本定义和原理,跨点导纳法运用结构的输出自功率谱求出结构的主频率,运用结构的输出响应谱比值确定结构的振型,从而识别出环境激励下工程结构的模态参数。并结合传统模态试验原理,对一个平面薄板进行了两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跨点导纳法识别结构的模态参数与传统的模态试验是一致的。分析表明跨点导纳法能够准确有效地辩识工程结构的模态参数。  相似文献   

13.
某型小客车仪表板制动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号小客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制动时仪表板出现的强烈振动现象,采用模态试验和频谱分析方法对其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该客车在制动过程中仪表板异常振动的振源与各通道上零部件的振动水平,为正确识别振源与仪表板异常振动的原因提供实验依据,为设计人员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因地铁列车运行时钢轨产生的振动,研发了一种改进型高刚度的谐振式浮轨扣件系统,它充分利用其谐振及弹性元件的动力吸振和隔振特点,能有效地减少钢轨及道床的振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试验中采用的轨道变形及振动、道床及隧道壁振动的测试方法,以及在成都地铁一号线路上分别采用DTVI2型扣件和谐振式浮轨扣件的减振效果。对比试验表明谐振式浮轨扣件具有较好的钢轨减振能力,取得了很好的减振及隔振综合效果,道床及隧道壁的振动水平在改进型谐振式浮轨扣件道床相对DTVI2型扣件道床降低8-9dB左右,谐振式浮轨扣件的轨道变形也满足线路安全设计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试验研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进行振动测试与隔振性能分析,将加速度计安装在隔振平台上进行锤击法振动测试,得到隔振系统的振动加速度、振幅以及通频带,并与地面振动参数相比较。另外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隔振系统效果最佳时的区域位置及空气弹簧内压。试验表明该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能有效隔离来自地面的振动,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异步电动机是船用设备一个重要振动噪声源,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异步电动机的气隙长度、槽配合、转子槽形等主要电磁参数对电动机电磁振动的影响,为研制低噪声船用电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磁流变阻尼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原理和阻尼力简化模型,对不同激励振幅、激励频率、控制电流下的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特性、耗能特性、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分析得出,磁流变阻尼器具有极强的减振耗能作用,且耗能能力随着控制电流、激振振幅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大。磁流变阻尼器的响应时间随控制电流的变化不太明显,但是随着激振速度的增加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某城际车工作状态下模态贡献问题,首先用激振器对该城际车进行了静态台架实验,利用LMS. Test. Lab软件识别其模态参数。然后对该城际列车进行线路实验,测试其不同速度级下的加速度振动响应。根据ODS FRF概念,给出了城际车在ODS FRF包络曲线峰值处的工作变形。最后根据模态叠加原理,得出不同速度级下,该城际车不同频率下工作变形主要由车体沉浮、车体点头及车体1阶垂弯贡献的结论。同时结果显示,不同速度级下,同一频率下工作变形可能由不同固有模态贡献;不同速度级下,同一工作变形频率可能会发生偏移。  相似文献   

19.
爆破振动频谱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范磊  沈蔚 《爆破》2001,18(4):18-20
通过在基岩上测量爆破振动,并进行FFT变换和频谱分析,得到爆破振动频谱随距离的变化规律以及传播路径、炸药量,装药位置对爆破振动频谱的影响特征,为爆破工程安全设计和地震波动作用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