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浸渍法制备氟化钾/凹凸棒(KF/ATP)固体碱催化剂,催化丙烯醇与环氧乙烷(EO)反应合成乙二醇烯丙基醚。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KF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ammett指示剂法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400℃,KF负载量为30%时,生成的活性组分K2MgF4均匀分散在ATP表面,K2MgF4与KF的协同作用使得催化剂对烯丙醇和EO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KF/ATP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合成乙二醇丙烯基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为0.20~0.35 MPa,催化剂用量为1.5%,n(丙烯醇):n(EO)为5:1,反应时间为2 h,EO转化率达97.5%。  相似文献   

2.
胡学一  方云  赵权 《精细化工》2012,29(10):952-954,964
以Al-Mg基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尝试采用环氧乙烷(EO)分子插入γ-丁内酯(GBL)的新反应合成内酯冠醚,用FTIR和ESI-MS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表明,LE-4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对反应温度和压力的优化实验进一步表明,当使用质量分数1%的LE-4催化剂,EO与GBL的摩尔比为5时,优化反应温度和体系压力分别为160℃和0.65 MPa,GBL转化率达到75.2%。  相似文献   

3.
借助于铜配合物的多相催化作用,研究环氧乙烷(EO)和CO2一步合成碳酸乙烯酯(EC)的反应,探索制备催化剂的溶剂种类、制备温度、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80~90℃制备温度下,回流60min制备的CuBr2-(NY),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原料中添加EC(n(EC)/n(EO)=5.5±0.5)时,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2.5%,反应温度为(110±10)℃,反应压力为(3.5±0.5)MPa,n(H2O)/n(EO)=0.5.在此条件下,EO的转化率达到98.16%,EC的选择性达到87.64%.  相似文献   

4.
磷钨酸催化混合C4合成醋酸仲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C4资源,以磷钨酸为催化剂,研究了混合C4(含1-丁烯、正丁烷、异丁烷)和冰醋酸合成醋酸仲丁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烯酸摩尔比对醋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h,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5.3MPa,w(催化剂)=22.9%(相对于酸质量),n(1-丁烯)∶n(醋酸)=3.5∶1;在该条件下,醋酸转化率为91.4%,酯化选择性为90%。  相似文献   

5.
在自行建立的管式反应器上,采用实验室开发的NY-2催化剂,以环氧乙烷(EO)吸收溶液和CO2为原料,进行合成碳酸乙烯酯(EC)连续过程研究.考察液空速、吸收溶液中EC与乙二醇(EG)摩尔比、EC与EO摩尔比、水含量、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较佳的连续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25±5)℃、反应压力为(3.5±0.5)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不小于2%、吸收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少于1.2%、EC与EO摩尔比为5、EG质量分数小于30%、空速小于0.67h^-1。在此条件下,EO的转化率大于98%,EC的选择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6.
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碳酸乙烯酯水解制备乙二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SiO2为载体的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其首次用于催化碳酸乙烯酯(EC)水解制备乙二醇(EG)的反应. 结果表明,固载化碱性离子液体S-[bpim][HCO3]对碳酸乙烯酯水解制EG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EG选择性,克服了非均相催化剂活性不高与均相催化剂难以分离的不足. 在催化剂浓度为0.0511 g/mL、温度140℃、压力0.4 MPa及EC/H2O=1:2(摩尔比)、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EC转化率达99.7%,EG选择性为100%. 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EC转化率无明显下降,EG的选择性始终接近100%.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出更加温和高效的EO氢甲酯化催化剂,用于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在100 m L的反应釜中考察了不同催化体系下环氧乙烷的氢甲酯化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种类、配体、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溶剂、助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以MeOH作溶剂,摩尔分数2%Co_2(CO)_8作催化剂,摩尔分数3%胺基酚作配体的催化体系。在4.1 MPa和50~55℃下反应4 h得到的反应转化率与选择性分别为90.8%和91.0%,这是迄今最为温和条件的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催化体系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铌酸为催化剂,冰醋酸(HAc)和含有1-丁烯的混合C4为原料合成醋酸仲丁酯。探讨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醋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在反应进料中1-丁烯与冰醋酸摩尔比为4.0∶1,铌酸用量为醋酸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160℃、反应压力为5.0 MPa的条件下反应8 h,醋酸的转化率可达86.5%,酯化选择性为91.2%。  相似文献   

9.
张业  周海军  陈小平 《精细化工》2012,29(8):816-819
以Co2(CO)8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在一定CO压力下,催化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合成3-羟基丙酸甲酯。考察了不同配体、催化剂/配体的摩尔比、温度、CO压力、甲醇用量对环氧乙烷氢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咪唑为配体、n(催化剂)∶n(配体)=1∶1.5、反应温度75℃、反应压力6.0 MPa、V(甲醇)∶V(环氧乙烷)=5∶1。在该优化条件下,环氧乙烷转化率为92.24%,3-羟基丙酸甲酯收率达84.35%。  相似文献   

10.
乙二醇苯醚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二醇苯醚。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规律 ,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苯酚投料质量的 0 4 %~ 0 6% ,n(环氧乙烷 )∶n(苯酚 ) =1 0 5∶1 0 0 ,反应温度 10 0~ 110℃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较小 ,可在常压下操作。苯酚的转化率达 99 4 % ,乙二醇苯醚的选择性达 98 6%。  相似文献   

11.
An ionic liquid system of [Bmim]X/[Bmim]OH (X Cl, BF4, and PF6,) was developed for the hydrolysis of ethylene carbonate to ethylene glycol.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ariety of ionic liquids, molar ratio of [Bmim]X to [Bmim]OH, amount of ionic liquid, molar ratio of water to ethylene carbonate, reaction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Excellent yield (>93%) and high selectivity (99.5%) of ethylene glycol were achieved.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ionic liquid system could be reused at least five times and the selectivity of ethylene glycol remained higher than 99.5%.  相似文献   

12.
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在特殊酸/碱双活性位催化剂催化下环氧乙烷(EO)嵌入乙酸乙酯(EA)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EGEEA)的一步法反应,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AB-5具有较高的单EO选择性,在催化剂用量为1.1 g/100 g EA,体系初压0.1 MPa,反应温度145~150℃,n(EA)∶n(EO)=51∶,EO加料速度为0.25 g/m in的优选条件下,单EO选择性达到w(EGEEA)=51.5%。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维拟均相反应器数学模型对国产 YS 型银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和反应器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操作分析,并与工业实际数据及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和分析表明,相同反应操作条件下,提高乙烯和氧的浓度可加速反应的进行,增加环氧乙烷的产量,其中氧浓度的影响更大,其浓度提高可明显增加 EO 的选择性;二氧化碳对主、副反应均有抑制作用,其浓度提高对生产不利;适当增加抑制剂 EDC 的量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提高操作空速有利于改善反应状况和提高 EO 产量。分析表明,甲烷致稳较氮气致稳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利于改善催化剂床层的温度分布、提高反应器运行的热稳定性和 EO 生成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乙二醇为原料,胺化合成哌嗪。对催化剂活性组分及载体进行了筛选,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乙二醇空速、氨醇物质的量之比和氢醇物质的量之比等对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Cu复合金属是合成哌嗪较好的活性组分,丝光沸石作为载体哌嗪选择性较高。在反应温度230℃,压力10 MPa,乙二醇液时空速0.2 h~(-1),氨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0,氢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条件下,乙二醇胺化合成哌嗪反应性能较好,乙二醇转化率为42%,哌嗪选择性为75%。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新的乙氧基化工艺,提出和建立了三段管式反应器中试装置,用于乙醇乙氧基化反应合成乙二醇单乙醚(EGMEE)的模型开发和实验研究,并在Aspen Plus软件平台上开展了装置运行的模拟研究。考察了环氧乙烷(EO)加料位置、进料流量、醇烷比和换热方式等关键操作条件对环氧乙烷转化率、目标产物选择性及反应器热点温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优化的操作模式和操作参数。研究表明:管式反应器内反应和换热呈现复杂的耦合行为,沿管EO浓度分布是影响原料转化率、乙二醇单乙醚选择性、反应热移出和装置安全性的关键因素,采用EO多段加料和反应器多段冷却是提高装置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环氧乙烷与CO2合成法是一种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碳酸乙烯酯生产方法,有必要对其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加以研究。文中假设CO2与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按照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分3步进行,其中催化剂溴化四乙铵作为亲核试剂。在一定温度和一定的压力下,碳酸乙烯酯的合成反应速率正比于催化剂和环氧乙烷浓度。提出了动力学方程,通过实验对假设机理进行了验证,并回归得到动力学方程参数。所得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反应动力学方程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TiO_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其催化二甲醚(DME)与环氧乙烷(EO)一步法合成乙二醇二甲醚(DMG)的性能,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BET)、氨气化学吸附和氨气傅立叶红外(NH_3-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ZrO_2质量分数为25%时,催化剂呈现无定形态,最可几孔径分布为7.5 nm,NH_3吸附酸量670μmol/g,表面分布B酸与L酸。在反应温度80℃,压力0.6 MPa,DME与EO物质的量之比为3,气体空速(GHSV)为1 800.0 h~(-1)的条件下,EO转化率100.0%,DMXG(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和多乙二醇二甲醚)选择性89.5%以上。催化剂连续使用720 h,EO转化率99.7%,DMG选择性为71.7%。  相似文献   

18.
赵小全 《广东化工》2011,38(7):242-243,246
对国内外乙二醇合成技术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催化水合法、碳酸乙烯酯法(EC)、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其中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法具有EO转化率高、EG选择性高等优点,是最有前途的工业化方法。合成气合成法和甲醛/甲醇合成法具有原料价格低、工艺流程短、能耗低等优点,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提出了我国乙二醇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碳酸乙烯酯和水配比液为吸收剂吸收环氧乙烷的方法,结果表明其吸收效果要好于以水为吸收剂的吸收效果。同时,增加吸收塔塔顶压力,降低吸收温度,提高液气质量比,可以提高吸收剂的吸收效果,有效降低尾气中EO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